Wednesday, September 27, 2017

放棄才能獲得

甲年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




有些人並未明白別人的意思就以「是」來回應別人所說的話,但也有些人是懷著真誠的心,向別人說「不」,因為他們並未相信,且想多些了解別人所說的一切。他的「不」是有禮貌的回答,他們想請求解釋,並希望可以將事情看得更清楚與透徹。如果誰在天主前迅速回答「是」,這樣的人也許還沒有明白天主是誰,不知道天主的想法和建議。

在我們生活的社會裏,有能力創造財富的人總是受到尊重。雖然老年人、病人、殘疾人士也受到尊重,但是他們的內心卻時常感到自己是負擔,對於他們所存在的價值與貢獻往往欠缺考慮;沒有意識到他們對社會的重要性,他們曾經做過的貢獻,使社會可以更符合人性。通常人只獎勵具有效率及能幹的人,尊重靠自己能力成功的人士,以報酬給工人;而天主卻從最低微的人開始,特別憐愛他們,並幫助他們。這些都是天主白白的禮物。

上星期日的福音使人感到驚訝,也許在這個星期,我們反思了那個主人言行的不一致,他給最後工作的與最先來工作的人一樣工資。要人放棄「賞善罰惡」 的宗教思想,相信天主對我們的愛是白白的恩賜,這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今天的讀經可以回答這樣的異議:「你們或說:上主的作法不公平!以色列家族,請聽我說:是我的作法不公平嗎﹖豈不是你們的作法不公平”(則18:25 )﹖

對天主說「是」,意味著要放棄自己的思想與意志,並接受天主的思想。天主使如飢似渴的人得到溫飽,卻沒有使富有的人得到滿足(路1:53)。天主從高位上推下權貴,卻高舉弱小卑微(路1:52)。他沒有獎賞自以為正義的人,卻使受人輕視的弱小者、稅吏與娼妓先進入天國(瑪21:13)。只有甘居末位,自認為是罪人,並感覺需要天主助佑的人,才能體會被救贖的喜悅。
為了更好的理解這樣的信息,讓我們重複以下的話:天主向謙卑,窮苦與罪人顯示救恩的道路。

讀經一:則18:25-28

25你們或說:上主的作法不公平!以色列家族,請聽我說:是我的作法不公平嗎﹖豈不是你們的作法不公平﹖ 26若是義人離棄正義而行惡,因而喪亡,是因為他所行的惡而喪亡。 27若惡人遠離他所行的惡事,而遵行法律和正義,必能保全自己的生命,28因為他考慮之後,離棄了所行的一切惡事,他必生存,不至喪亡。

被充軍到巴比倫的人終日談論的是甚麼?無非就是他們所住的城市怎樣被毀滅,誰應該對這場災難負責等的話題。他們攪盡腦汁,但總是有著同樣的結論:。別人犯罪,而我們卻是受害者;我們的祖先們犯了罪,而我們現在卻承受著後果。就像是因果報應一樣,總是在重複一句諺語:「祖先吃了酸葡萄,而子孫的牙酸倒」(則18:2)。

他們對未來的預測是昏暗的。他們遠離耶路撒冷,沒有聖殿、也不能在聖殿裡向天主祈求寬恕及及獻上贖罪祭。故此他們覺得一切都被毀滅,沒有任何希望了。

在被充軍的人中,也有厄則克爾先知。他反對人們的這種思想。他說:真的,罪過的後果不單對犯罪的人,也會影響無辜的,甚至影響後代的人。但這種影響並不是無可避免的命運。只要每人對過去的歷史有一個明確的悔改,斬斷這種犯罪的傾向,罪惡後果的鎖鍊也可以被斬斷。誰如果犯了罪,做了錯誤的事,不能歸罪於自己的父母,這種責任是不能掩飾與轉移的。 「是因為他所行的惡而喪亡」(26節)。

要從罪惡中解救出來並不能通過一些禮儀行動。重複地說是無用的:「目前我們沒有元首,沒有先知,沒有領袖,沒有全燔祭,沒有祭祀,沒有供物,沒有馨香祭,沒有地方可以給你薦新,好蒙受你的仁愛」(達3:38)。只有悔改才可以改變罪惡帶來的悲劇:「若惡人遠離他所行的惡事,而遵行法律和正義,必能保全自己的生命」(27節)。

厄則克爾先知所帶來的信息是安慰人心的:人對天主說「不」孕育著很多的事情,但不是最後的結局,也不是​​最後的話。在任何一個時刻都有可能改變成為「是」:「因為他考慮之後,離棄了所行的一切惡事,他必生存,不至喪亡」(28節)。

讀經二:斐2:1-11

1所以,如果你們在基督內獲得了鼓勵,愛的勸勉,聖神的交往,哀憐和同情,2你們就應彼此意見一致,同氣相愛,同心合意,思念同樣的事,以滿全我的喜樂。 3不論做什麼,不從私見,也不求虛榮,只存心謙下,彼此該想自己不如人;4各人不可只顧自己的事,也該顧及別人的事。 5你們該懷有基督耶穌所懷有的心情:6他雖具有天主的形體,並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為應當把持不捨的,7卻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形狀也一見如人;8他貶抑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9為此,天主極其舉揚他,賜給了他一個名字,超越其它所有的名字,10致使上天、地上和地下的一切,一聽到耶穌的名字,無不屈膝叩拜;11一切唇舌無不明認耶穌基督是主,以光榮天主聖父。

保祿為斐理伯的基督徒團體感到非常自豪,因為他們很虔誠。然而,就像我們今天一樣,會引起其他基督徒團體的嫉妒。在斐理伯的基督徒團體中,有人想引起別人的注意,將焦點放在自己身上,想成為團體的主人,並將自己的意志加於團體內。保祿面對這種情況,在他書信的第一部分,真誠地叮囑他們:「你們就應彼此意見一致,同氣相愛,同心合意,思念同樣的事,以滿全我的喜樂。不論做什麼,不從私見,也不求虛榮,只存心謙下,彼此該想自己不如人;各人不可只顧自己的事,也該顧及別人的事」(斐2:2-4)。

保祿用基督的例子,是為了使他們能夠從內心反省自已的行為。這首對基督的讚美詩,在初期的很多基督徒團體中己存在。

 

讚美詩用了兩部份的環節敘述耶穌的故事。
基督在降生成人前就已存在:衪降生成人是為了空虛自己,這樣便可以使自己的天主性與人性相結合,並可以經歷人的死亡。基督,因著自己的人性,並不失落自己的天主性,衪的人性並不是一件遮蔽天主性的外衣。這樣才能更好地相似我們:衪和我們一樣軟弱、無知、脆弱、慾望,以及我們的心情和存在的條件。在人的眼中受到鄙視,成了一個卑微的人,最後成了一個為人受罪的人,最後在屈辱和羞愧中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但是十字架並不是衪生命的最後旅程和結局。 

這段讚美詩的第二部分(9-11節),是對基督被高舉的讚美,天父使衪從死者中復活,成為每人的典範,並將管理世界的權柄交給了衪,整個人類只有在衪內才能合而為一。在這個時刻,透過基督,天父的計劃完滿實現。

福音:瑪21:28-32

28你們以為怎樣?從前有一個人,有兩個兒子,他對第一個說:孩子!你今天到葡萄園裡去工作吧!29他回答說:主,我去。但他卻沒有去。 30他對第二個也說了同樣的話,第二個卻答應說:我不願意。但後來悔悟過來,而又去了。 31二人中哪一個履行了父親的意願?」他們說:「後一個。」耶穌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稅吏和娼妓要在你們以先進入天國,32因為若翰來到你們這裡履行了正義,你們仍不相信他。稅吏和娼妓倒相信了;至於你們,見了後,仍不悔悟去相信他。」

天主對以色列子民所許諾的福地,不僅是流奶流蜜的地方,也是充滿多種生命果實。如:水果、橄欖、葡萄的地方(申8:610)。「你們必要互相邀請自己的鄰里,到葡萄樹和無花果樹下」(匝3:10)。這是每個以色列人的夢想。1

 

在一個充滿機械化年代如我們今天一樣,人們通常關注的只是出產的數量與商業價值。若要說主人與葡萄園之間有愛的關係,聽起來有些幼稚與荒謬;但是在以色列卻不是這樣。有一些描寫主人與葡萄園關係的詩歌,描述農民懷著激動與溫柔的心情愛護自己的葡萄園,主人將自己的葡萄園當成自己所愛的人。一些詩歌經常頌揚這樣的愛情,而天主與自己子民的關係也被描述成這樣(依5:1-7):「以色列是天主心愛的葡萄園。到那一天,你們要唱那《可愛的葡萄園》歌:我,上主,親自作它的護守者,時加灌溉;我要日夜護守,免得受人侵害」(依27:2-3)。

 

耶穌也很多次重複這樣的圖像:他講了在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工人應邀到葡萄園工作(瑪20:1-5),那些惡僕們不願意交租而將主人的兒子殺害(瑪21:33-40),耶穌特別介紹自己就是真葡萄樹(若15:1-8)。

今日的福音為我們介紹了三位人物:父親與他的兩個兒子。
耶穌的聽眾迅速明白這位父親就是代表天主,但是感到不明白的是,天主卻有兩個兒子。實際上天主的兒子只有一個,就是以色列。藉著歐瑟亞先知的宣講,天主這樣說:「當以色列尚在童年時,我就愛了他;從在埃及時,我就召叫他為我的兒子」(歐11:1)。在法郎面前,天主說:「以色列是我的長子」(出4:22)。經上也這樣記載:「只有猶太人才是至高天主的兒子」(厄8:12)。「他們的確是我的百姓,不行虛偽的子民」(依63:8)。以色列子民如果聽到天主說有兩個兒子,他們會感到困惑的。但這只是開始,比喻接下來的部分還有很多挑戰的地方。
當父親要求長子去葡萄園工作時,長子熱忱地、已準備地回答:「是」。(這相當於說:主,有我在,不要派遣別人,有我足夠了);「但是卻沒有去」(29節)。他沒有去,並不是因為不感興趣或被朋友的計劃所引誘而改變了想法;而是因為當他說「是,我願意」的時候,並沒有與父親所派給他的任何計劃配合,只是一句空口講白話。
這裡想起了耶穌的另外一句話:「不是凡向我說『主啊!主啊!』的人,就能進入天國;而是那承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天國」(瑪7:21)。

這個大兒子明顯是代表以色列。關於他們,梅瑟這樣說:「那不堪稱為子女的,自趨墮落,背叛了他,實在是個邪惡敗壞的世代!說我要掩面不顧他們,要看他們的結局如何;這實在是敗壞的一代,毫無信實的子女」(申32:520)。然而,不是所有的以色列子民都是這樣,而那些對天主的盟約與許諾只是用言語,然後用外在的禮儀形式去回應的人,那些外在的禮儀沒有任何價值,他們認為向上主奉獻祭獻、贖罪祭與祈禱,便能與上主獲得同等的讚頌。這樣的敬禮在耶穌的時代是由在聖殿中的司祭和貴族們所做的。他們並不想結出天主所願意的果實:「萬軍上主的葡萄園就是以色列家,而猶大人即是他鍾愛的幼苗。他原希望正義,看,竟是流血;他原希望公平,看,卻是冤聲」(依5:7!「他們的敬禮徒有外表,而沒有果實」(瑪21:18-22)。
這個比喻給人的挑戰還沒有結束。父親也要第二個兒去葡萄園工作。第二個兒子的答覆是:我不願意去。然後後悔了,結果去了(30節)。

這是暗示因為外邦人受到以色列人的輕視,現在被提升到兒子的地位。在他們的實際生活中好像並沒有做太多與天主的旨意相配合的事情,現在卻比以色列人提前進入天國。當瑪竇寫這段福音的時候,已大概是耶穌死而復活、升天後五十年了。先知們的宣講也實現了:就是基督徒團體就是由那些外邦人所組成的,而同時大部分亞巴郎的後裔,卻沒有承認耶穌是默西亞,還沒有進入上主的葡萄園內。

這樣的發現也可能帶來危險的暗示,認為這個比喻中的兩個兒子都是歷史人物,對現在的我們沒有任何意義。基督徒將是「第三個兒子」,就是對父親說「是」並承行父親旨意的人。他們自稱有一個明確的信仰及沒有神學錯誤。 他們承諾遵守誡命和訓誡,用歌詠及祈禱讚美上主。


現在讓我們問問自己,我們每日生活的切入點是什麼?(去,今天你到我的葡萄園工作吧!)我們每天習慣的生活方式、我們的立場、每日生活的禮儀對我們有甚麼影響?我們是否已結束仇恨,戰爭,虐待?當我們宣稱自己為基督徒的身份時,難道我們不容易放棄自己陷入妥協的生活嗎?難道我們不會常按世界的標準行事而討人好感嗎?難道我們不會在不公義、不平等及種族歧視下生活嗎?
第三個兒子存在,但我們不是這個兒子。保祿這樣寫:只有天主的兒子耶穌基督,「並不是『是』而又『非』的,在他只有一個『是』(格後2:19)。耶穌是唯一常對天主說「是」的兒子:「父啊,你原來喜歡這樣」(瑪11:26)。

這個比喻的結束部分(31-32節)也許就是耶穌給人帶來很大挑戰的部分:「稅吏和娼妓要在你們以先進入天國」。他所用的動詞是現在式,這是事實:那些稅吏和娼妓,是大家所公認的罪人,他們並沒有什麼可以用來遮擋的宗教藉口,並沒有裝模作樣,因為他們所處的環境是所有人都看到的,他們自己也很清楚,而他們卻比那些自認為正義的人更獲得天主的同情,在天主前獲得更多的憐憫。反之,那些自認為時刻實踐各種宗教敬禮,比別人更忠信於上主的法利塞人,正在一步一步地遠離上主的葡萄園;與別人相比,他們離上主的葡萄園更遠。

稅吏與娼妓自覺離上主很遠,並沒有承行上主的旨意。他們明白自己在上主面前說「不」,他們不想自欺欺人;他們的良知使他們意識到自己沒有實踐真正的宗教敬禮,沒有實踐由經師和法利塞人所定的誡命與規矩,沒有什麼可以與別人相比的。他們自覺是罪人、在精神上貧困的人、有需要的罪人、軟弱的人,因此他們就是首先接受天主為他們帶來的恩寵。

 另一個兄弟,當他放棄自認為正義,放棄自以為做了善事的驕傲,認識到自己的虛偽和厭惡自己的經歷,他就可以進入葡萄園。只有放棄了自認為可以由「是」的說話所帶來的確定性,才能感覺到天主白白的愛所帶來的救恩而喜樂。
   



Wednesday, September 20, 2017

天主論功行賞:愛的墓誌銘

甲年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


「感恩聖祭」或「聖體聖事」是大家所熟悉的名稱詞,它是由希臘文而來,意思是仁愛、恩賜,可以帶來喜悅的禮物,使人感到愉快。
當我們經歷了很多的工作,多夜的不眠,終於獲得畢業文憑時,我們感到很大的滿足。然而,在這一刻,一個我們愛的人獻上簡單的花,宣稱他的愛帶來巨大的快樂。這份禮物為我們產生了獨特的興奮,因為它是別人想念和愛我們的標記,也同時感到他在溫柔地讀出我們的名字。

我們與天主的關係,如果按照報酬正義、問責、獎賞與懲罰、威脅與奉承、記功與違反天主的規定的原則來衡量,這是對信仰有極大錯誤的理解。猶太經師們將人分為四個類別:義人,遵守法律者;邪惡的人,常常違反法律的人;普通的人,就是功與過相互平等的人;悔改的人,就是為自己的罪過祈求寬恕的人。他們理解天主對人的原則是:「獎賞只是給那些做得好的人。」他們結束了天主與人愛的關係。其實天主與人的對話只建基於相遇、恩賜、無條件的互愛。那付出愛而不求回報,別無所求,只希望自己所愛的人擁有微笑與幸福,這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那些有權威的猶太經師們這樣向天主說:「在這樣的事情上顯示天主的救恩:天主對那些沒有善行的人顯示自己的仁慈,你對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你的恩寵,因為我們並沒有值得你憐憫的善行」。耶穌就是向人顯示了在天主內的這種正義與仁慈。

為了更好的理解這樣的信息,現在讓我們重複以下的話:天主,我感謝你,因為你接納和愛了整個的我。


    讀經一:依55:6-9

6趁上主可找到的時候,你們應尋找他;趁他在近處的時候,你們應呼求他。 7罪人應離開自己的行徑,惡人該拋棄自己的思念,來歸附上主,好讓上主憐憫他;來歸附我們的天主,因為他是富於仁慈的。 8因為我的思念不是你們的思念,你們的行徑也不是我的行徑:上主的斷語。 9就如天離地有多高,我的行徑離你們的行徑,我的思念離你們的思念也有多高。

以色列子民在巴比倫充軍已經50年了。遠離自己的故土,他們憂傷與哭泣(詠137),其中一些比較年老的人還記得拿步高國王攻陷聖城耶路撒冷,用火將耶路撒冷焚燒,並使城內血流成河的情形。他們含淚向子孫後代述說這段歷史與經歷,並懷著希望等待著上主的救恩。由這些年長者的敘述中,他們的子女們明白天主是正義的:天主獎賞義人,懲罰惡人。他們相信天主將要為自己的子民伸冤。為以色列子民來說,唯一要做的就是在希望中等待著天主向那些惡人伸張自己的正義。在這樣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下,出現了一位先知,宣講的信息卻令人感到困惑:天主不是這樣的,天主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樣。我們必須要改變這種想法,這是一種邪惡的想法,對天主的計劃是褻瀆。以色列子女等待著邪惡的人受到報復,但是天主卻說:「罪人應離開自己的行徑,惡人該拋棄自己的思念,來歸附上主,好讓上主憐憫他;來歸附我們的天主,因為他是富於仁慈的」(7節)。
在離開自己邪惡的行徑之前,先知所要求的悔改,首先是糾正人們對天主的形象,不再按照人的想法與標準衡量天主。天主要改變人對祂這種天真的認識:「因為我的思念不是你們的思念,你們的行徑也不是我的行徑:上主的斷語。就如天離地有多高,我的行徑離你們的行徑,我的思念離你們的思念也有多 高。」(8-9)
由天主這樣的啟示,人應該重新思考自己。如果人在思想中放棄報復的觀念,就會慢慢地與天主的觀念和思想相吻合,就會經歷成長及健康地放棄自己的狹隘與脾性。

讀經二:斐1:20-27
20所以現在和從前一樣,我反而放心大膽,我或生或死,總要叫基督在我身上受頌揚。
21因為在我看來,生活原是基督,死亡乃是利益。 22但如果生活在肉身內,我還能獲得工作的效果:我現在選擇那一樣,我自己也不知道。 23我正夾在兩者之間:我渴望求解脫而與基督同在一起:這實在是再好沒有了;24但存留在肉身內,對你們卻十分重要。 25我確信不疑:我知道我必要存留,且必要為你們眾人存留於世,為使你們在信德上,得到進展和喜樂,26並使你們因著我再來到你們中,同我在基督耶穌內更加歡躍。 27你們生活度日只應合乎基督的福音。

連續四個星期日的第二篇讀經都是選自《致羅馬人書》,今天第二篇讀經是《斐理伯書》。在公元49年,保祿與弟茂德、息拉,也許還有路加,一齊來到了瑪其頓的一個城市,名為斐理伯。這個城市因著經濟與文化的影響,以及地處戰略要道,所以在當時非常出名。保祿宗徒在那裡只停留了短暫的幾天,卻建立了歐洲的第一個基督徒團體。在那裡,當上主打開里狄雅一家的心並使他們聽從了保祿的話後,里狄雅使她的整個家庭都悔改並接受洗禮(宗16:11-15)。
在保祿與他所建立的基督徒團體成員中存在著意見不和與摩擦,而他與斐理伯團體之間的關係卻非常和諧,他們的友誼充滿希望與相互尊重。保祿只從他們那裡接受幫助與賙濟:「就連我在得撒洛尼時,你們不只一次,而且兩次曾給我送來我的急需」(斐4:16)。
因著福音的緣故,保祿在獄中給厄弗所的團體寫信。斐理伯與厄弗所兩個城市之間的交通往來非常方便、快捷,人員來往與消息互通非常頻繁。這兩個城市因著頻繁的人員往來,商業利益與基督徒之間的交往變得非常重要。在斐理伯的基督徒,因知道保祿宗徒所處的困境,表明彼此之間的友誼,他們願意向保祿提供實際的幫助與鼓勵:於是斐理伯的基督徒們收集了他們的捐款,並委託厄帕洛狄托帶給保祿。 
在接受了這份充滿友情的禮物與見證後,保祿給斐理伯的團體寫了這封信。在這封信中,他向他們表達自己內心充滿和藹的感激之情。對為他帶來的捐獻,他內心很受感動。「我以為必須把我的弟兄、同事和戰友,即你們派來為供給我的急需的使者,厄帕洛狄托給你們打發回去」(斐2:25),並且這樣叮囑他們說:「所以你們應該在主內滿心喜歡接待他;像這樣的人,你們應當尊敬,因為他為了基督的工作,曾冒性命的危險,接近了死亡,為彌補你們未能事奉我的虧缺」(斐2:29-30)。
保祿多年來都是為福音工作,他遭遇了很多痛苦,並超越了諸多挑戰。在厄弗所,在監獄中,他開始感到疲勞及多年來所遭遇的痛苦。他更經常地想到與耶穌的相遇,祂為他獻出了生命。為了基督,他願意去死;但是為了福音的緣故,他願意繼續工作,並堅強他所建立的團體的信德。
在這兩者選一的抉擇中,他願意為了基督而死,但是他感覺到那裡的基督徒團體仍然需要他,所以為了他們的益處,保祿願意放棄天主的旨意,存留在肉身內,為了弟兄們的好處,為此他願意繼續為他們工作。
這是很重要的證實:「因為在我看來,生活原是基督,死亡乃是利益」(21節),這是保祿深度信德的表白與體驗,這也是他在羅馬的墓誌銘。

福音:瑪20:1-16
1天國好像一個家主,清晨出去為自己的葡萄園僱工人。 2他與工人議定一天一個「德納」,就派他們到葡萄園裡去了。 3約在第三時辰,又出去,看見另有些人在街上閒立著,4就對他們說:你們也到我的葡萄園裡去吧!凡照公義該給的,我必給你們。 5他們就去了。約在第六和第九時辰,他又出去,也照樣做了。 6約在第十一時辰,他又出去,看見還有些人站在那裡,就對他們說:為什麼你們站在這裡整天閒著? 7他們對他說:因為沒有人僱我們。他給他們說:你們也到我的葡萄園裡去吧! 8到了晚上,葡萄園的主人對他的管事人說:你叫工人來,分給他們工資,由最後的開始,直到最先的。 9那些約在第十一時辰來的人,每人領了一個「德納」。 10那些最先僱的前來,心想自己必會多領,但他們也只領了一個「德納」。 11他們一領了,就抱怨家主,12說:這些最後僱的人,不過工作了一個時辰,而你竟把他們與我們這整天受苦受熱的,同等看待。 13他答復其中的一個說:朋友!我並沒有虧負你,你不是和我議定了一個「德納」嗎?14拿你的走吧!我願意給這最後來的和給你的一樣。 15難道不許我拿我所有的財物,行我所願意的嗎?或是因為我好,你就眼紅嗎?16這樣,最後的,將成為最先的,最先的將會成為最後的。

在這個比喻中,看來主人的行為是不公平及令人不理解的:對別人的功勞獎賞沒有做過計算,他可以將他的財富賞賜給任何人。他從最後一個工人開始結帳,直到最先僱用的工人;可以說最後的一個幾乎沒有工作,也許他並沒有做事,只是四處遊蕩,游手好閒而已,主人這樣做幾乎是不可理解的。誰才是最值得獎賞的呢?不是那個從開始一直做到最後,拼命工作的工人嗎?我們感到驚訝的是,主人這樣的做法與彼此之間的勞工合同並不吻合。在這個比喻中,那些工人的權利好像並沒有得到尊重,而主人的這種行為,正好可以為別人帶來挑戰,引起別人的爭論。現在我們來看看這些的爭論。
收穫葡萄的季節到了。當葡萄成熟後,就會被收集起來,並在適當的時候,特別是在秋高氣爽有月亮的季節被榨成酒。這樣,為農莊主人來說,必須掌握適當的時日,召集工人與僱傭,這些人都要求是沒有固定工作的,而且他們必須知道該在什麼季節採摘即將成熟的葡萄,並與主人訂立適當的協議。天亮以前,這些沒有固定工作的工人就會在廣場上等候時機,希望有人可以僱傭他們。福音的比喻就是從這點開始。
太陽還沒有升起以前,氣喘吁吁跑來了一個葡萄園主人。在廣場上至少等待了兩個小時,他明白今天該做什麼事,準備了釀酒桶、籃子、瓶子。他烤麵包,準備在中午時派發給工人。從他的臉上神情, 看到他很緊張,瞬息間緊張的手勢,全表現出他的所有關切和趕急。只是很簡單的幾句話,他與工人們就達成了工資協議。這些最早與主人達成協議的工人,已經開始在葡萄園裏工作了。
這個主人不加思索地與工人們達成協議,使人感到目瞪口呆,實際上主人曾經四次外出去尋找工人:在清早、在中午、在下午三時,而找尋到最後一組工人時,已經是下午第十七時辰了,只有一個小時就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到這裏,一切都照常進行,主人與工人都是按照他們之間的協議進行。
現在讓我們開始辨認這些人的身份:主人代表天主或基督,工人代表門徒們,在他們生命不同的階段回應上主的召叫,葡萄園就是基督徒團體,在團體內時常有工作,並且需要很緊急地工作。主人的憂心代表耶穌對那些被召的人建議:「你們不要帶錢囊,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帶鞋;路上也不要向人請安」(路10:4),因為時間不能浪費。白天就是每人的生命,晚上就是天主正義審判的時候。
現在我們開始明白比喻的核心思想與意義。法律上曾這樣說:「貧苦可憐的佣工,不論是你的一個兄弟,或是你城鎮地區內的一個外方人,你都不應欺壓他,應在當天,交給他工錢,不要等到日落;因為他貧苦,他急需工錢,免得他對你不滿而呼求上主,你就不免有罪了」(申24:14-15)。實際上,主人命令所有的工人等候,領取相應的工資,並將他們應得的部分交給他們。
現在就是不連貫與令人不解的時候了。主人由於同情與憐憫,如果是秘密的,沒有別人看見,給予那些只工作了一小時的人同樣的工資,就沒有任何人可以說三道四。現在卻是公開地,當著那些工作了十一個小時的工人的面,給予他們工資。這樣引起了工作了十一個小時的工人的憤怒,他們被太陽曬得流汗,很辛苦地工作,他們工作的強度與辛苦是那些只工作一小時的工作沒法相比的,這樣的場面使工作了全天的工人感到難以信服,他們付出的辛苦、工作、時間與那些游手好閒者是不能相提並論的;這樣的工資,與他們的付出是不成比例的。

主人出人意料的態度與令人困惑的回答,可以使我們明白比喻的中心思想與信息。主人與第一批工人所訂的協議是一個德納,而其他時辰的工人的工資也是合理的,但是與最後一組工人沒有訂立任何的協議。令人不解的是,主人所謂的「正義」是什麼?工人是按照自己理解的正義去工作,他們認為他們的標準是可以獲得他們所希望的工資。而主人卻相反,他按照另外一種標準,並完全自由地發給工人們工資。這是他完全的恩賜與禮物,他並沒有虧待任何人,只決定不看人的功勞;這樣,自然而然,「最先的就成為了最後的」(16節)。對我們來說,這是天主的驚喜,這是天主以與人不同的方式去實踐他的正義。
這個比喻的意義與信息,是對以色列精神領袖們的一種挑戰,是對他們所諄諄教訓的論功行賞的宗教思想的挑戰。這個比喻講得很清楚,天主不是這樣的天主。
由於受到以色列有特權司祭們的教訓,人民忘記了天主是慈祥的父親形像,是忠實的朋友。通過先知們的宣講,他們確信天主是一個立法者與審判者。如果是這樣,與天主的關係就不是別的,而是僕人與主人的關係。猶太經師這樣教訓說:誰實行一個很小的誡命,就獲得一個護衛者;誰如果違反一個很小的誡命,就會有一個控訴者。天主將來審判人的標準就是按人怎樣做和怎樣對待別人,並這樣完成他們的教訓:天主將每個人的善行或違反的行為都記錄在天主的書上,將來要對著書中的一切給人審判。
如果天主是這樣的,那麼天主就不能白白恩賜人所需要的一切,為了得到天主的祝福,必須要有善行。對此有人提出異議:當天主召叫亞巴郎的時候,他還是個外邦人,他那時還不是義人,因此他的被召是天主完全的恩賜與白白的禮物。而猶太經師們這樣回答說:雖然在經典中沒有明確說明亞巴郎有何善行,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他一定是個義人,行過善,因此他的召叫是相稱於他的善行的。
在這個比喻中,耶穌卻改變了法利塞人對天主的這種認識和與天主的這種關係。天主對人的愛不是商業行為,不可以買賣,不能靠善而獲得,不能按照人的標準來衡量。當人需要天主的恩寵時,是白白領受。「天主使如飢似渴的獲得飽飫,卻使富有的人空手而回」(路1:53)。
天主總是不厭其煩地與人相遇,即使人與天主沒有約定,天主也不是按照人的行為給予報酬。在天主前,沒有人配受表揚(路18:9-14),而每人都要像小孩子,必須將目光轉向天主,並希望從天主那裡得到很多的祝福。
認為自己有功受賞的概念,是確信當我們進入了上主的葡萄園 天國,相當於當我們承擔了重大的負擔後,遵守誡命與規律並不等於持守正義。這時,我們就會問:當一個人很小心謹慎地遵守了天主的法律後,那些沒有遵守的人怎麼可能也與這些人一樣享受天主同樣的慈愛與祝福呢?為什麼只有在最後的時刻天主對我們的召叫才完滿?為什麼那些違反上主誡命令的人也可以得救,而上主的僕人們卻要保持對上主終身的忠信呢?
有很多正義之士,面對那些在最後時刻悔改的人,即很幸運地只工作了很短的時間,卻可以獲得更多賞報的人,保持一種不顯露的嫉妒。這就是他們的錯誤:認為與天主保持遠距離就是幸福,和對天主的話語保持忠信就應該受到頌揚與賞報。
現在舉一個例子,可以幫助理解並明確這種模棱兩可的思維與想法。
一個從小就開始學習音樂的人,每天都練習很長時間。另一個人,七十歲時,在放棄了其他許多興趣後,並不抱多大興趣開始練鋼琴。這兩個人所希望的「獎賞或賞報」是什麼?當然是可以達到音樂的美麗與和諧。他們享受樂趣的方式不同:從小開始的那個,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品味音樂的樂趣,並跟隨音樂的節奏聽更多的音樂曲,所獲得的喜樂是由衷發出和持久的。
首先進入上主葡萄園的僕人有福的!雖然他們很辛苦,他們與上主從早上就在一起,共同度過了一天的時光。早上的工人代表那些將一天的時光都花費在與上主最親密的生命時光中,還可以聆聽天主的聖言。那些在後來才進去工作的人,卻沒有聆聽到上主對他們講的話,不理解,也不明白上主對首批人所講的,也沒有機會聽到上主的聖言,他們失去了向上主奉獻自己的機會。
 一個人,如果耽誤了進入天國的時間,就不要對上主發怒;天主不責怪那些後來進入天國的人。那天主是不是感到悲傷?是的,天主希望所有的人都可以儘早進入衪愛的護衛中,並獲得幸福。對天主邀請猶豫不決,拿不定主義,搖晃不定,都是放棄天主希望人獲得幸福的時刻,自然就會失去天國的喜樂。在新娘所度過的每個時光中,如果沒有新郎的陪伴,每一個時刻都是缺乏最深層次與最持久的愛的時刻。
在這個比喻中,福音作者是對那些汲取了法利塞人思想的基督徒團體說的,他們想將基督徒團體中的門徒置於危險的境界中。沒有任何人可以認為自己比別人高一等,而那些首先悔改的人也不能認為自己就是團體中的長老,也不能認為自己比別人實踐福音更積極、更進步。沒有任何人是葡萄園的主人,所有的人都是園丁,所有的人都是兄弟姊妹。
這個比喻還沒有結束。主人說話之後,那些私下議論的人會做什麼呢?他們接受這樣的工資嗎?他們還是繼續不斷地埋怨嗎?他們會用侮辱的話語回答主人嗎?他們會當著主人的面將所得工資扔在葡萄園嗎?他們會發誓再也不會返回主人的葡萄園工作嗎?
這些工人的反應,其實就是我們在天主的慷慨大方與慈愛前的行動表現。我們是白白地被召,在天主的葡萄園裏工作,不是為了在天國內獲得更好的位置或者賞報,對兄弟的愛德服務也並不是出於獲得獎賞。對那些自私自利的人來說,這樣是危險的,即服務窮人與那些有需要的人是為了給自己積攢功勞。






Wednesday, September 13, 2017

寬恕 ― 神人共慶

甲年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

「不要破壞像線一樣脆弱的友誼,因為破壞一次,即使彼此修和,也會留下一個結。」這是我還在讀小學的時候,老師教給我的一句諺語,至今仍時常保留在腦海中。當我每次遇到因誤解而造成的衝突、不和與彆扭、分歧與意見不同時,我都會認真思考,彷彿友誼即將結束。有一種友誼,按照聖經中的話說,就是忠實的朋友,是生命和永恆的妙藥:「惟有敬畏上主的人,才能尋得」(德6:16)。你拋棄了朋友,正如從你手中放走了飛鳥,莫想他再回來。「不要追趕他,因為他已遠去,他已逃走,像一隻脫了羅網的羚羊一樣;因為他的心已受了創傷」(德27:21-22)。沒有能力去寬恕,害怕對犯錯的人給予信心與勇氣,不相信別人,這些都是來自邪惡的力量,使撕裂的友誼難以治癒。
I
我們寬恕自己是有困難的:我們後悔地折磨自己,不肯接受弱點的羞辱,將所犯的錯誤拖延到一個未觸及爆炸的危險炸彈上。只有與自己內心有平安關係的人,才能認識自己的錯誤,才能從罪惡的痛苦經驗中獲得積極康復的可能。

我們不願意寬恕別人。因一些失望、背叛的妄想,亦可能害怕再受傷害太大,使人們的關係破裂,對所犯的罪行進行報復,幾乎是無法抑制。如果任由彼此猜忌的思想與情緒佔有我們的心,就會失去內心的喜樂。如果設法恢復彼此關愛時,天主也經歷百倍的快樂。 即使是一個老人,天主也會讓他重新開始,使他有充滿活力的機會。

為了更好的理解這樣的信息,現在讓我們重複以下的話:天主,求你不要看我們的罪過,但將祢生命的氣息賜給我們。

讀經一:德27:30-28:7

30作惡造孽的,自己反受其累,他還不知道禍患從何而來。 31譏笑責斥,是驕傲人的表現,懲罰卻像埋伏的獅子在等候他。 32見虔敬的人跌倒,而喜樂的人,必要陷於羅網,並且在死以前,備受痛苦。 33忿恨與生氣,二者都是可憎惡的,但罪人卻堅持不放。

1凡報仇的,必要遭遇到上主的報復,上主必要保留他的罪。 2你要寬恕你近人的過錯;這樣,當你祈求時,你的罪惡也會得到赦免。人若對人懷怒,怎能向上主求饒﹖ 4對自己同類的人沒有慈愛,怎能為自己的罪過求赦﹖ 5他既是血肉之人,竟然懷怒,而向天主求赦罪之恩,誰能赦免他的罪﹖ 6你要記得最後的結局,而停止仇恨;7你要記得腐爛與死亡,而遵照誡命生活。

誰若感到自己是不正義的受害者,本能上的反應就是認為做這些事的人應該為此事而負責,並且憤怒、急躁、仇恨自然地從內心開始。但是從內心想想,這樣的做法對阻止邪惡的蔓延有沒有好處,可不可以修復彼此的關係,或者會使情況變的更加糟糕呢?

在人類歷史中,這樣的問題有著不同的答案。在遠古時代,為補償那些受委曲的的人和為了阻止有更多的人受害,往往採取很果斷與迅速的方法:比如說報復犯錯誤的人,以惡報惡。受到這種懲罰的第一人就是加音的兒子,拉默客。他是第一個取了多個妻子的人,在自己的妻子面前說:「阿達和漆拉傾聽我的聲音,拉默客的妻子,靜聆我的言語:因我受傷,殺了一成年;因我受損,殺了一青年;殺加音的受罰是七倍,殺拉默客的是七十七倍」(創4:23-24)。

與此一致的報復思想,就是所謂的「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思想(出21:24)。但福音所說的是:不要以惡報惡,而是對別人的懲罰是適當與相符合的。

在《舊約》的思想中,對正義的要求並不只是通情達理、公道、合法的;而是要回歸到其本質與原義上。這對正義提出更高的要求。 《肋未記》中有命令:「不可復仇,對你本國人,不可心懷怨恨;但應愛人如己:我是上主」(肋19:18)。這是以色列人中有智慧的人必須達到的至高點。這段讀經的中心思想對我們今天也是很好的建議。

《德訓篇》的作者,一個充滿智慧、有著生活經驗的人,勸戒自己的門徒們。一個一個地試圖說服他們避免由復仇,憤怒,忿恨的慾望所決定的無謂的行為。這樣的復仇的思想與心情是令人討厭的,在天主與人之間創造不可逾越的鴻溝,阻止天人之間的對話。然後作者繼續反思,要求自己的門徒們保持正義的心情,內心向慈悲開放。向受委曲的人保持一顆良善的心,這是獲得天主憐憫與寬恕的一個必要條件:「人若對人懷怒,怎能向上主求饒」(3節)。


這些是簡單,清晰和平靜的反思,以天主的國為最後目的,耶穌所建議的通往成全的道路已在《舊約》中。

讀經二:羅14:7-9


7因為我們中沒有一人是為自己而生的,也沒有一人是為自己而死的;8因為我們或者生,是為主而生,或者死,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或生或死,都是屬於主。 9因為基督死而復生了,正是為作生者和死者的主。

在《致羅馬人書》的第十四章,保祿談論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主是怎樣解決團體內部成員之間的不同意見。在羅馬有兩種基督徒團體:其中一些被稱為「軟弱的」,他們很仔細地遵守古老的傳統和守齋的規定,度著一種很清苦的生活,遠離一些肉類食物;另一類就是所謂的「強勢者」,他們比較成熟,認為只有一種義務,就是對兄弟的愛,對於別的規定就是自由地遵守。正是因為這種所謂「保守主義」與「開放主義」之間的衝突,羅馬的基督徒團體之間氣氛緊張。那些軟弱者控訴強勢者為悲觀主義者,認為他們是沒有德行者,且不忠於梅瑟法律。而那些所謂「強勢者」,有時行動充滿強烈的動作,認為「軟弱者」的思想落後、保守,不能明白福音帶來的真正意義。如何與持有反對思想的人和平共處?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在今天,也是不容易的。)

保祿,屬於「強勢者」的團體成員,提出兩點準則:一、為兩種團體都適用,即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原則。保祿首先向所謂的「強勢者」團體要求尊重那些「軟弱者」的團體,儘管他們的敬禮與傳統有點不太適用於當時。然後,保祿叮囑那些「軟弱者」,不要濫用他們的這種習慣與傳統。在「軟弱者」的團體中,保祿要求他們不批評「堅強者」,不判斷,且不能認為他們如果不遵守舊約傳統,就是對福音的不忠信(羅14:1-6)。如果這兩個團體都能夠遵守他們的原則,而不再彼此輕視與批評,這樣就能夠和平相處,就可以避免誤解、分歧與緊張的局面出現

接下來的幾節(7-9節),就是今天的讀經二,向我們介紹了解決問題的一個原則:基督徒應該明白,我們不只是為自己而活,尋找自己的益處,而是為主而生活。在與兄弟姊妹的關係中,無論如何,不應該只按照人的標準行事,或生或生,都應該是為了主。

福音:瑪18:21-35
21那時,伯多祿前來對耶穌說:「主啊!若我的弟兄得罪了我,我該寬恕他多少次?直到七次嗎?22耶穌對他說:「我不對你說:直到七次,而是到七十個七次。23為此天國好比一個君王,要同他的僕人算賬。24他開始算賬的時候,給他送來一個欠他一萬「塔冷通」的,25因他沒有可還的,主人就下令,要他把自己和妻子兒女,以及他所有的一切,都變賣來還債。 26那僕人就俯伏在地叩拜他說:主啊!容忍我吧!一切我都要還給你。

27那僕人的主人就動心把他釋放了,並且也赦免了他的債。 28但那僕人正出去時,遇見一個欠他一百「德納」的同伴,他就抓住他,扼住他的喉嚨說:還你欠的債!29他的同伴就俯伏在地哀求他說:容忍我吧!我必還給你。 30可是他不願意,且把他下在監裡,直到他還清了欠債。 31他的同伴見到所發生的事,非常悲憤,遂去把所發生的一切告訴了主人。 32於是主人把那僕人叫來,對他說:惡僕!因為你哀求了我,我赦免了你那一切的債33難道你不該憐憫你的同伴,如同我憐憫了你一樣嗎!34他的主人大怒,遂把他交給刑役,直到他還清所欠的一切。 35如果你們不各自從心裡寬恕自己的弟兄,我的天父也要這樣對待你們。

在第一篇讀經中,我們解釋了當人受委曲和攻擊時,怎樣一步一步地保護自己、攻擊對方:就是會對別人報復,而不是寬恕,並且往往做了超出對方給我們的傷害。

在耶穌時代,人與人之間非常注重彼此間的和平相處。人們批判報復的思想,發怒,仇恨並要求彼此間的修和。那些猶太精神領袖這樣教導:如果誰犯了錯,就必須承認錯誤,並懇求別人的寬恕;而被得罪的人也必須寬恕得罪自己的人。如果拒絕寬恕別人,犯錯誤的人就必須在兩個證人前證明自己做了該做的一切,來懇求寬恕,並願意與別人和好。如果被得罪的人在與別人和好之前去世,那麼對這位得罪了人的人就應該在被得罪的人的墳墓前放一塊石板,並這樣寫道:「我對你做了惡事。」

為以色列子民來說,寬恕是他們的責任和使命,但是寬恕並不是無止境的,正如猶太經師們證實的,寬恕一個人不超過三次,到第四次,就必須訴諸於法律。

今天的福音用一個問題開始:我必須寬恕我的兄弟多少次,直到七次嗎(21節)?這裡可以看到,伯多祿明白耶穌想超越由猶太經師們所規定的寬恕次數限制。他一定記得耶穌在《山中聖訓》中所說的:「所以,你若在祭壇前,要獻你的禮物時,在那裡想起你的弟兄有什麼怨你的事,就把你的禮物留在那裡,留在祭壇前,先去與你的弟兄和好,然後再來獻你的禮物」(瑪5:23-24)。「因為你們若寬免別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寬免你們的,但你們若不寬免別人的,你們的父也必不寬免你們的過犯」(瑪6:14-15)。伯多祿所呈現的問題與耶穌的教訓有關:「你們要謹慎!如果你的兄弟犯了罪,你就得規勸他;他如果後悔了,你就得寬恕他。如果他一天七次得罪了你,而又七次轉向你說:我後悔了,你也得寬恕他」(路17:3-4)。 


伯多祿感到迷惑:「七」這個數字是完整的意思,需要無條件與無限制地寬恕,但只是想詢問與證實他所理解的意思。也許耶穌的答覆令伯多祿感到震驚:「我不對你說七次,而是七十個七次」(22節),這裡是重複拉默客帶有諷刺與輕視的話語,有條件的報復是沒有意義的。從這點出發,耶穌想要說的是,寬恕是沒有底線與限制的,必須是一直到底的,就像對待加音子女們的驕傲自大,寬恕他們沒有底線一樣。耶穌用一個比喻來解釋寬恕到底的意義(23-35節)。


一位必須向國王償還一萬塔冷通的負債者被帶來,一個塔冷通相當於36公斤金子的價值,一萬塔冷通的價值,在當時的社會中,在希臘語中的意義,是一筆價值巨額財產,相當於一個人200,000年的工資,需要用2,400000布袋來裝滿,要償還這樣一筆款,其難度是無法想像的. 

聖經使用了二十個圖像來定義罪。在基督之前的最後幾個世紀,還加上另一個圖像:就是人欠天主的債務。人們常常感到用人的方法並不能補贖自己所犯的罪。 祈禱,犧牲、奉獻、守齋、善行,這一切並不能賠補人違反法律所帶來的後果。人在天主前總感覺是負債的人。只有法利塞人在天主前可以保持正義。他們這種悲觀的想法(保祿也有這種思想):「因為所有的人都犯了罪,都失掉了天主的光榮」(羅3:23)。在天主前,人是無償還能力的負債人。

在今日福音的比喻中,這個主人就是天主,祂對這個呼求天主的負債人,顯示了自己的寬恕與大方,免除了他所有的債務。沒有天主不寬恕的罪過,沒有任何罪過超過天主的仁慈與愛的力量。對這個訊息,保祿也有同樣的感受:「天主塗抹了那相反我們,告發我們對誡命負債的債劵,把它從中除去,將它釘在十字架上」(哥2:14)。

這個人如何積累如此龐大的債務? 也許通過接受上主給他的許多禮物? 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天主給人的禮物是免費的,不會使人成為負債者。 那麼,就像經師的想法 罪惡? 這個解釋不能滿足,我們將會看到原因。

今日福音的第二部分(28-30節),介紹另外一位僕人,必須償還第一個僕人一百「德納」的負債人。一百「德納」的價值,相當於一個工人一天的工資,與國王寬恕那個欠一百塔冷通的人相比,簡直可以忽略不計。第二個負債人也向第一個負債的人懇求,希望也獲得得同樣的憐憫。這個無情的僕人卻抓住第二個僕人的脖子,開始窒息他,說:將你所欠的還給我。
這個比喻的中心訊息很明確:在兩個負債人之間那種極不平等的價值,以及天主願意隨時無限制地寬恕人的罪過;人卻相反,總是希望與人算到最後一分錢​​。這種令人感到窒息的圖像,就像那位無情的債主一樣,時常對別人提出要求。這種心理上的認識使人感受不到生命的氣息,感覺不到生命的喜悅。只要因為一點點錯誤與罪過,就會使人處於難堪的境界。

這個比喻也告訴我們,我們自己在天主前負有不可計量的罪過,而同時我們的兄弟只是對我們粗暴無禮。我們卻常常認識相反:我們在天主前只是一些小過錯,而別人所做的對我們卻帶來很大的傷害。這裡並不是在討論與計算到底承受了多少不義的事。耶穌感興趣的是:在天主的心與人的心,在衪的愛與我們的愛之間,到底有多大的鴻溝。

罪過並不只是簡單的錯誤,卻是破壞天人之間的盟約與愛的關係。如果門徒們被召叫,是要像天上的父一樣成全(瑪5:48),自然認為我們對天主的債務巨大沉重(就像不可能償還的一萬塔冷通一樣)。將聖善與罪人分開的標準是具有諷刺。

在祈禱中我們求天父寬恕我們的罪過。我們的罪過不代表我們對所欠者的所有債務,它只代表過去,也不是無限制與無止盡的。它只是我們與天主的愛分離的一個小小記號。這就是我們向天主祈求寬恕的需要。我們的祈禱「寬恕我們的罪過」,並不只是對過去的反思,也是對未來我們所犯罪的承認。

天主對我們有什麼期待呢?就是天主對我們的憐憫:天主不願意我們與祂只是僕人與主人的關係,天主不希望我們摒住自己的氣息,而願意不厭其煩地,從各種障礙中拯救我們,也希望我們幫助衪七十個七次。我們面對天主時,要放棄各種報復的思想。「天國的子女們,要像天上的父一樣,充滿仁慈」(路6:36),同時明白「愛是含忍的,愛是慈祥的,愛不嫉妒,不誇張,不自大,不作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不圖謀惡事,不以不義為樂,卻與真理同樂: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格前13:4-7 )。誰明白愛的真諦,誰就會重新準備自己,改變自己,並會忘掉自己所有的一切,樂意看到自己的兄弟從罪惡中被解救出來,獲得喜樂。

今天福音的最後部分(31-35節)使人感到戰兢。那個受到憐憫的負債人,並沒有憐憫求他的人,主人為此感到不悅。他的行為令主人感到不安,無法容忍他的這種作為:主人召喚他,當面指責他的這種惡行,將他放到監裡,直到他還清了最後一文錢,才能自由。結尾部分令每人都害怕:如果你們不各自從心裡寬恕自己的弟兄,我的天父也要這樣對
待你們」(35節)。對那些無情冷酷的債主,天主也用同樣的方法對待他們嗎?其實我們都誤解了這個比喻的意思。這個比喻是在介紹天主準備隨時隨地寬恕人,只要人願意向天主祈求寬恕。

我們面對一個具有悲劇性的圖像,這是一段敘述的歷史。在耶穌時代,那些宣講者常常用他們的宣講內容引發聽眾的反應,為了讓聽眾明白他們所宣講的意義。福音的作者並不是在介紹天主最後做了什麼,而是在介紹天主願意今天的人該如何做。為了更好理解今天福音的意義,我們需要明白兩千年前福音所用語言的環境,需要明白語言中的風俗習慣,還原其原義。如果認為今天福音中主人的態度就是在天之父的意願,那將是對天主的褻瀆與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