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31, 2020

光榮十字聖架 9月14日

 被誤解的標記


費爾南多‧阿梅利尼神父(Fr. Fernando Armellini)的福音的釋義。 

 

十字架是基督徒顯示自己信仰的外在標記。然而,在初期教會的首三個世紀,基督徒有意識地不用十字架作為信仰的外在標記。他們採用了另外一些認可的標記:魚、麵包、鴿子、牧人,是因為他們不願意描繪十字架,喚起了他們主人的壞名聲的死亡,為奴隸和強盜保留的死亡,這是他們被外邦人嘲笑的動機。

 

約於公元180年,哲學家塞爾蘇斯(Celsius)認為故事裡的神總是顯得美麗,穿著華麗。他反對基督徒,說:「如果天主的神降生成人,他至少是在所有的人中是最美麗、最有能力、最有威嚴、最有聲音和最有口才的人。相反地,耶穌與別人相比,他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他是一位流浪者,別人看到他都感到驚愕,困惑;他在名聲不好的稅吏和的漁夫中穿越全國。我們知道他是如何結束的:我們知道他的門徒的叛逃,他受譴責,虐待,侮辱,遭受酷刑的痛苦......以及當他在十字架上時,從內心所發出向天主的呼喊。

 

在柏拉丁學校(Palatine school)發現的一幅雕刻畫,是用來教授那些在朝廷服役的頁面,是著名的。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00年,是描繪了一個年輕人用驢頭朝拜一個釘在十字架上的人。銘文上寫著:「Alexamenos朝拜他的天主。」 是一幅典型諷刺基督徒崇拜的漫畫,可能是一個奴隸,想要嘲笑一個皈依新信仰的同事。

 

「我們所宣講的,卻是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這為猶太人固然是絆腳石,為外邦人是愚妄」(格前1:23)保祿這樣宣講。但是十字架卻是基督徒表達真理的外在標記。

 

於公元335914日這一天,十字架正式成為基督信仰的外在標記。這一天,在聖城耶路撒冷聚集了很多來自各地的朝聖者,共同慶祝由君士坦丁堡皇帝在耶穌的墳墓上所建造的聖殿落成典禮。在加爾瓦略山上,皇帝豎立起一個非常壯觀與宏偉的十字架,目的是為紀念耶穌在此的犧牲。從那一天起,十字架就成為基督徒信仰外在的壯麗而莊嚴的標記,並且往往是用很珍貴的金屬所鑄造而成,在教堂頂部、在旗幟上、在士兵們的頭盔上、在錢幣上都可以看到十字架;而且都是用很珍貴的珍珠鑲嵌在一起的。不幸的是,幾個世紀以來,從愛情的象徵和拒絕所有暴力的標誌來看,它有時被改為強制施加天主的名字的「政治」權力,並經常被淪為護身符,項鍊 ,迷信的姿態。

今天的節日就是讓我們明白十字架真正的意義。

 

基督徒團體愛這個標記已經有十七個世紀了,但並不將它偶像化。我們意識到展示的十字架並沒有使一個社會成為基督徒,而是基督徒的生活。基督徒是「被釘」與受迫害,是因為他們拒絕崇拜財物與權力的偶像,並使自己成為和平的建設者。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樣的信息,現在讓我們重複以下的話:「願任何遇見基督徒的人,總能在基督徒身上,看到他是願意獻身的釘十字架的人。」

由黎國榮兄弟用粵語配音福音釋義。 

 

讀經一:戶21:4-9

他們由曷爾山沿紅海的路起程出發,繞過厄東地;在路上人民已不耐煩,抱怨天主和梅瑟說:「你們為什麼領我們由埃及上來死在曠野﹖這裡沒有糧食,又沒有水,我們對這輕淡的食物已感厭惡。」上主遂打發火蛇到人民中來,咬死了許多以色列人。人民於是來到梅瑟前說:「我們犯了罪,抱怨了上主和你;請你轉求上主,給我們趕走這些蛇。」梅瑟遂為人民轉求。上主對梅瑟說:「你做一條火蛇,懸在木竿上;凡是被蛇咬的,一瞻仰它,必得生存。」梅瑟遂做了一條銅蛇,懸在木竿上;那被蛇咬了的人,一瞻仰銅蛇,就保存了生命。」


 

那些行走在西乃曠野中的人,常有指引建議他們,不要光著腳走;因為在沙裏潛伏著敏捷和有毒的蛇,時常準備攻擊任何靠近牠們的東西。人只要被咬一口,就可能在半小時內死亡。即使是馬看到這些蛇時,也很躁動,難以駕馭。

 

以色列子民在出埃及時,在曠野中常經歷過一個特別蛇肆虐的地區,常常受到蛇的侵襲。聖經中的文字稱為「燃燒」的灼痛,可能就是因為毒蛇咬傷所帶給人灼傷的痛苦所造成的。這樣的受傷者也不計其數。

.

今日的讀經一,就是一群埋怨與反對的人所發生的事,他們因為厭倦行程的疲勞,缺少食物與水,沒有人照顧,因此對上主發出令人厭倦的控訴:在路上人民已不耐煩,抱怨天主和梅瑟說:「你們為什麼領我們由埃及上來死在曠野﹖這裏沒有糧食,又沒有水,我們對這輕淡的食物已感厭惡(4-5節)。」

 

與古代人一樣,以色列人對天主的印象也很模糊。他們認為被毒蛇咬傷是天主對他們犯罪的懲罰。其實並不是這樣,只是一個偶然的事情。在這裡,作者只是要喚醒讀者,要將全部的目光放在天主身上,並且只有天主可以為人帶來救恩。梅瑟做了一條銅蛇,高高的舉起來;並且相信,凡是那些被毒蛇咬傷的人,只要一仰望它,就可以得到痊癒。

古代的人,對蛇的形象是神秘而模糊:牠是死亡的標記,也是生命的象徵;牠可以作為毒藥注射,也可以提供健康和不朽。牠代表癒合人們認為,皮膚的剝落會給牠帶來多年的青春活力。

 

梅瑟所完成的動作,就是受到這樣可以帶來益處的標記思想所吸引,可能會有魔術的意義與古代偶像崇拜在內。甚至在耶路撒冷的聖殿內,有一條由銅所做的蛇,人們朝拜牠已有很長時間了,並且認為這是由梅瑟在曠野所高舉過的蛇。希則克雅王打碎了蛇,因為他認為這代表一種偶像崇拜(列下18:4

.

聖經作者在這裡想為我們提供什麼信息呢?

猶太經師們說以色列人獲得治癒,不是因為他們注視銅蛇,而是因為他們將他們的心高舉到天主那裡。是天主拯救了他們,不是這條銅蛇。智慧書中這樣評論說:「凡轉向這標記的,並不是因著所瞻望的記號得救,而是因著你,萬民的救主」(智16:7)。這就是為什麼基督徒必須將目光放在被釘的那位身上。

 

讀經二:斐2:6-11

他雖具有天主的形體,並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為應當把持不舍的,卻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形狀也一見如人;他貶抑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為此,天主極其舉揚他,賜給了他一個名字,超越其他所有的名字,10 致使上天、地上和地下的一切,一聽到耶穌的名字,無不屈膝叩拜;11 一切唇舌無不明認耶穌基督是主,以光榮天主聖父

 


當保祿給斐理伯的基督徒團體寫信時,保祿是被關在監裡。可能我們會想到保祿是充滿了怨言,失去信心與勇氣;而事實卻恰恰相反,他充滿了喜悅與平靜。在他的書信中,他十六次強調自己的這種心情。他高興,因為在他心中充滿了和平,雖然鎖鏈阻止他向別人宣講福音,但卻變成了一個見證,成了一份很寶貴的禮物,他可以向那些與他一同坐監的人宣講基督的福音。他感到高興,因為他再一次感受到了斐理伯人對他的溫情及感激。

 

斐理伯基督徒團體的良善與慷慨大方,在馬其頓都遠近聞名,保祿也很欣賞他們的慈愛大方。當然,與其他基督徒團體一樣,在斐理伯的團體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但是並不嚴重:在團體中有的長老對別人充滿嫉妒,有的人充滿野心,想佔據首位;還有兩個女人,雖然很盡心地在團體內服務,也非常樂意,但是卻常常吵架。

 

在這封書信中,保祿懷著關心他們的心情,向他們說出自己擔心的事情。他首先列舉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原則:「不論做什麼,不從私見,也不求虛榮,只存心謙下,彼此該想自己不如人;各人不可只顧自己的事,也該顧及別人的事」(斐2:3-4)。然後,列舉出基督的例子,提出他所要指出的中心倫理思想:「你們該懷有基督耶穌所懷有的心情」(斐2:5)。

 

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保祿在這裡發出令人讚歎的讚美詩,在厄弗所團體與整個小亞西亞傳開(弗5:19;哥3:16)。尤其是在聖週六晚上,舉行聖洗聖事時,就誦讀這段經文。這段經文記敘耶穌的三個歷史時段。第一個反映耶穌的先存性:基督並不是在瑪利亞胎中受孕的時刻才存在,而是從永恆,他成人之前就以天主的形象存在。這就是我們信德的中心思想:基督的神性。

基督做了什麼?他是否自私地將自己置於神聖的地位?在與天主同樣的性體中是不是也有嫉妒的成份呢?

這個讚美詩回答基督的第二個時刻(7-8節):就是基督降生成人。基督並沒有自恃與天主同等,卻空虛自己,放下自己天主性的尊嚴,而取了軟弱的人性。當說基督降生成人時,最大的挑戰不是否認基督的神性,而是認為基督怎樣取了一個物質的生命,在基督塵世生命結束的時候,會認為基督像人一樣,脫去自己物質上的衣服而回到自己神性生命中去。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基督就沒有完全與人一樣,就沒有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為了顯示天主對人的愛,基督向人顯示了一個不可理解與超過人想像的決定:「空虛自己,取了人性,與人一樣,並成為人。」基督就是天主無窮的人的化身,使自己無限成了有限,與我們人一樣有著同樣的身體,就像地上的塵土一樣,使不朽的成為可朽的;全能變成了與我們人一樣是軟弱的,並認識到我們的痛苦、無知,與我們分享了人類所有的命運。正如我們所經驗到的懷疑、喜悅與恥辱,他都經歷過。這樣,是要我們分享基督的生命並獲得希望。

 

基督在我們眼中並沒有以天使的形象出現,高高在上,顯示尊貴;而是與我們人一樣,度著軟弱與痛苦的生活。即使在這種降生成人的生活中,基督也並沒有顯示自己的高貴,他並沒有與那些有權勢,渴望獲得財富的人為伍,向別人顯示財富與權力。他並沒有獲得世界的認同,而認為基督該是一個成功的人士。相反,他卻取了奴僕的形象,而正是這樣,羅馬人就將他釘在十字架上了。

 

這是一個衝突,是不是一個失敗呢?如果按照世界的標準,肯定是失敗。但為天主呢?在天國內,耶穌,這位人而天主,怎樣評價自己的生命呢?這就是第三段要告訴我們的(9-10節)。重複對這個世界的審判標準,基督被高舉。基督就是一個完人與可以為人帶來希望的人,是新亞當。在基督前,天上地下所有的都要屈膝朝拜。

 

這種勝利的意義又是什麼呢?在這裡,保祿用了大家所熟悉的,就是在皇宮內的生活,解釋這種勝利的意義。皇帝們通常由他們的大臣與軍隊統率獲得尊重與尊敬,皇帝命令自己的臣子們坐在自己的左邊與右邊;對那些戰俘,卻用羞辱、刑具對待他們。在天國是不是也存在著這樣的情景?亞納斯,蓋法,所有公議會的成員,黑落德.....是不是在基督前將會受到羞恥呢?.

如果是,這將是一場悲劇;如果真的存在,就是要告訴人,福音中的喜訊全部都是假的與謊言,並且承認在天國認為成功或失敗的標準完全與這個世界是相同的。這樣,就是告訴我們天主的來臨為我們來說是一場可怕的災難與不幸,而不是一個光榮的時刻,而這個光榮的時刻,就是天主向人顯示自己對人的大愛的時刻。世界終結的歷史也是不同的:所有的人都向基督屈膝跪拜。在一種新而偉大的標準裡,真正的偉大就是像基督一樣,彎下自己的腰去為所有人洗腳。在天國這樣的秩序也一樣:天主將繼續為人洗腳。

 

當天主來到我們中間時,耶穌也沒有改變這樣的序幕,沒有自己獨佔高位,而是與僕人一樣,並向我們顯示自己;他取了人性,時刻為愛而付出自己,服務是他唯一要做的事情。

 

福音:若3:13-17


13 沒有人上過天,除了那自天降下而仍在天上的人子。14 正如梅瑟曾在曠野裡高舉了蛇,人子也應照樣被舉起來,15 使凡信的人,在他內得永生。16 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至喪亡,反而獲得永生,17 因為天主沒有派遣子到世界上來審判世界,而是為叫世界藉著他而獲救。

 

在若望福中所描寫的人物形象,都是真實而具體的。作者描繪他們的方式清楚地表明希望將他們呈現為人物類型,作為生命選擇的象徵,接受或拒絕基督之光的象徵;代表著在面對基督奧跡時,一個具體與典型靈修生活的例子。

 

 撒瑪黎雅婦人就是以色列的代表,是不忠的新娘,天主卻對她付出很大的愛(若4)。瑪爾大是門徒的代表,慷慨樂意為弟兄服務;瑪利亞是向天主回報無償的愛,願意借著這種回報,向世界宣報基督徒團體因著耶穌所散發出的芬香。猶大代表不知感恩報愛,是門徒形象的反見證。他不明白天主的禮物,想用財富購買,並將之賣給別人,想將屬於兄弟們的那一部分弄到手,並看作是自己的財富(若12:1-8)。多默,為了證實自己所相信的,需要一個確實的證據(若20:24-29)。.

別的一些人物,只在若望福音中稍微提及。拉匝祿,經歷過死亡後,坐在由天主所提供的團體的婚宴桌上,因為生命的主人帶他進入復活的世界。(若12:1)耶穌「所愛的門徒」是一個體現真正門徒所有態度的匿名人物,福音的作者建議他作為團體的榜樣。

 


現在我們看看尼苛德摩,他在法利塞人中是卓越的,也許他也是公議會的成員。他對耶穌的傳統也不理解,在一個黑夜裡走向耶穌,願意從黑暗中得到光明。是什麼力量使他要去與耶穌相遇呢?他在若望福音中出現另外兩次。在帳蓬節,出現了一個非常激烈的爭辯,就是在人群中,守衛士兵、大司祭及一些法利塞人中激起了爭辯。他仔細耐心的聽他們爭辯,並給他們一個諷刺的回應:「如果不先聽取人的口供,和查明他所做的事,難道我們的法律就許定他的罪嗎」(若7:51)?回答也令人可笑:「難道默西亞能來自加里肋亞嗎」(若7:41)?另外一次是在加爾瓦略山上,與阿黎瑪特雅人若瑟(若19:39-43),將耶穌的遺體用殮布包裹起來,並敷上香料,將耶穌的遺體放在墳墓裏。

他誠實、負責任也很勇敢,耶穌對他印象深刻。他認識耶穌是「由天主而來的師傅」,他明白如果天主不與他在一起,誰也不能完成所做的奇跡(若3:2)。

他所指的是什麼樣奇跡?耶穌公開生活的開始,並且是第一次來耶路撒冷撒冷過節。耶穌在聖城還沒有行什麼奇跡。福音中這樣說:「當耶穌在耶路撒冷過逾越節慶節時,有許多人看見他所行的神跡,便信從了他」(若2:23)。

 

聖史所敘述的唯一片段與在耶路撒冷所發生的事情,就是潔淨聖殿。耶穌的這個行動,為猶太人和尼苛德摩來說,都是具有挑戰性的行為,是驚醒他們內心的不安因素,並要求他們重新看天主,就是他們的宗教敬禮與制度﹖這是有可能的,而原文也為我們指出有這種可能。一個純潔的以色列人,「以色列的老師」 — 耶穌稱他 — 因此知道他認識聖經,他意識到先知所宣講的內心真正的敬禮,與伴隨著猶太人的充滿虛假的敬禮,以及與不公正和壓迫之間,是不相容的。

 

因為猶太人的敬禮充滿不義、壓榨與對窮人的剝削。人進入聖殿時本該是尋找天主真正的面貌,而耶穌看到的卻是做生意的場景。

 

納匝肋耶穌是誰?有勇氣去糾正褻瀆聖殿的行為?我們有必要去認識這位耶穌,明白正在發生的事情,瞭解所發生的一切,以及別人對他的偏見與看法。

 

在若望福音中,尼苛德摩代表懷著真誠的心尋找真理的人。表明一個人在黑暗中摸索的狀況,這象徵在黑暗中努力尋找光明的人,雖然很辛苦與辛勞,但卻明白在哪裏、以及誰才可以賜予這樣的光明。


今日的福音片斷是耶穌對尼苛德摩單獨說話部分的結束。首先再次以銅蛇開始(13-15節),正如我們在第一篇讀經中所看到的。耶穌用這樣的圖像比喻要在自己身上所發生的事。是一個標記:人子將被高舉在十字架上,瞻仰祂的,將會有永恆的生命。

 

尼苛德摩是一位忠實的法律遵守者,是不是他也像那位富少年一樣(瑪19:20),還缺少什麼,來承受永生呢?耶穌聲明,為了獲得永生,需要從上而生,而他卻誤解了其意義,他想有必要再一次由母腹而生。現在他更不能明白人子將被高舉的話語。他不能明白:因為他缺少復活的光照。耶穌的話語為他來說是一個謎語。現在還有一段時間為他來說是不可理解的。只有在基督復活逾越的奧跡事件後,他才開始明白那天晚上與耶穌的相遇,才明白耶穌那天晚上所說的。

 

耶穌對尼苛德摩的講話,今天對我們來說非常容易理解:注視被高舉的耶穌意思是說相信耶穌(15節),將目光盯在耶穌在加爾瓦略山上為我們所奉獻的愛。救恩來自信德,就是將自己生命的計畫與十字架上的耶穌結合起來。在十字架上受戲弄的那位,向我們顯示天主對我們是何等的大愛,並顯示人,人怎樣可以在人的身上回應天主對我們的愛。

注視著十字架上的基督,使我們明白蛇為人所帶來的邪惡是多麼毒辣:可以殺害那些無辜的人。但是在耶穌所賜予的生命中,也讓人明白用什麼來防止這個毒蛇的解毒劑:白白與無條件的愛,即使對那些迫害我們的人也一樣,沒有條件的去愛他們。

 

十字架不是懸掛在胸口的護身符,也不是獲取領土的標記,更不是使所處環境得到聖化的工具;對所有信徒來說,它是我們信仰反思的材料。在這個十字架上,所有由基督所建議的生命計畫與實現,都可以在這裏找到答案。

 


在十字架上,奴隸獲得自由與釋放,只是奴隸。由十字架的高處,耶穌宣佈人將按照天主的計畫復活,而只有那些心甘情願為愛而成為愛的奴隸的人,才能復活。十字架上的愛,使人可以為了自己的兄弟而犧牲自己的生命中,即使為了仇人也是一樣。

 

在每個時刻我們都與蛇所留下的毒素作鬥爭,這樣的毒素可以污染與威脅我們的生命與存在。我們要與外在的陷阱鬥爭,更要與內在的:就是對財富的貪婪,權力的渴望,與獲得高位的願望。只有將目光放在那位被高舉者的身上,才能治癒這條蛇所帶給我們的死亡,而牠卻時刻準備污染與殺害今天每個人的心靈。福音作者保證:有一天,所有的人都將瞻仰被刺的那位(若19:37),並且獲得救恩。

 

在今日福音的第二部分(16-21節),是對天主派遣基督使命的神學反思:天主並沒有派人來審判世界,而是藉著他而得到救贖。瑪竇與若望不同:瑪竇為了強調今日選擇的重要性,所以強調了世界末日的審判;而在若望福音中,採用一種與瑪竇不同的語言,用了一種更適合與更可以理解今日的語言:並不講世界末日的審判,只是強調審判的現世性,而這種審判就是救恩的實現。表面上看,瑪竇與若望的神學反思互相衝突,但是實際上卻是表達著同樣的真理。天主的審判並不是判罪與懲罰,而是一種祝福;並不是在世界終結的時候實現,而是在今日的時間中,而且是救恩的審判。面對著每種召叫,要我們去做選擇。天主都會在我們身邊響起他的聲音,向我們指示哪些是符合天上的智慧,並使我們在面對這個世界的愚蠢時,保持警惕。

 

今天的節日也顯示天主怎樣實現自己的審判:祂並不宣佈可怕的審判,也不定人的罪;而是邀請人注視被高舉在十字架上的耶穌,並邀請人反思自己如何將生命建立在耶穌身上。按照世界的標準,十字架是失敗與衝突的標記,是生命失敗的記號;但按照天主的智慧,十字架是天主全部愛的表達。對這個,並不要感到奇怪,保祿給格林多教會寫道說:「原來十字架的道理,為喪亡的人是愚妄,為我們得救的人,卻是天主的德能」(格前1:17-25)。



Thursday, August 13, 2020

甲年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

放棄才能獲得

費爾南多‧阿梅利尼神父(Fr. Fernando Armellini)的福音的釋義。 


有些人並未明白別人的意思就以「是」來回應別人所說的話,但也有些人是懷著真誠的心,向別人說「不」,因為他們並未相信,且想多些了解別人所說的一切。他的「不」是有禮貌的回答,他們想請求解釋,並希望可以將事情看得更清楚與透徹。如果誰在天主前迅速回答「是」,這樣的人也許還沒有明白天主是誰,不知道天主的想法和建議。在我們生活的社會裏,有能力創造財富的人總是受到尊重。雖然老年人、病人、殘疾人士也受到尊重,但是他們的內心卻時常感到自己是負擔,對於他們所存在的價值與貢獻往往欠缺考慮;沒有意識到他們對社會的重要性,他們曾經做過的貢獻,使社會可以更符合人性。通常人只獎勵具有效率及能幹的人,尊重靠自己能力成功的人士,以報酬給工人;而天主卻從最低微的人開始,特別憐愛他們,並幫助他們。這些都是天主白白的恩腸。

 

上星期日的福音使人感到驚訝,也許在這個星期,我們反思了那個主人言行的不一致,他給最後工作的與最先來工作的人一樣工資。要人放棄「賞善罰惡」 的宗教思想,相信天主對我們的愛是白白的恩賜,這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今天的讀經可以回答這樣的異議:「你們或說:上主的作法不公平!以色列家族,請聽我說:是我的作法不公平嗎﹖豈不是你們的作法不公平」(則18:25 )﹖

 

對天主說「是」,意味著要放棄自己的思想與意志,並接受天主的思想。天主使如飢似渴的人得到溫飽,卻沒有使富有的人得到滿足(路1:53)。天主從高位上推下權貴,卻高舉弱小卑微(路1:52)。他沒有獎賞自以為正義的人,卻使受人輕視的弱小者、稅吏與娼妓先進入天國(瑪21:13)。只有甘居末位,自認是罪人,並感覺需要天主助佑的人,才能體會被救贖的喜悅。

為了更好的理解這樣的信息,讓我們重複以下的話:天主向謙卑、窮苦與罪人顯示救恩的道路。

由黎國榮兄弟用粵語配音福音釋義。 

 

讀經一:則18:25-28

25你們或說:上主的作法不公平!以色列家族,請聽我說:是我的作法不公平嗎﹖豈不是你們的作法不公平﹖ 26若是義人離棄正義而行惡,因而喪亡,是因為他所行的惡而喪亡。 27若惡人遠離他所行的惡事,而遵行法律和正義,必能保全自己的生命,28因為他考慮之後,離棄了所行的一切惡事,他必生存,不至喪亡。


 

被充軍到巴比倫的人終日談論的是甚麼?無非就是他們所住的城市怎樣被毀滅,誰應該對這場災難負責等的話題。他們攪盡腦汁,但總是有著同樣的結論:。別人犯罪,而我們卻是受害者;我們的祖先們犯了罪,而我們現在卻承受著後果。就像是因果報應一樣,總是在重複一句諺語:「祖先吃了酸葡萄,而子孫的牙酸倒」(則18:2)。

 

他們對未來的預測是昏暗的。他們遠離耶路撒冷,沒有聖殿、也不能在聖殿裡向天主祈求寬恕及及獻上贖罪祭。故此他們覺得一切都被毀滅,沒有任何希望了。

 

在被充軍的人中,也有厄則克爾先知。他反對人們的這種思想。他說:真的,罪過的後果不單對犯罪的人,也會影響無辜的,甚至影響後代的人。但這種影響並不是無可避免的命運。只要每人對過去的歷史有一個明確的悔改,斬斷這種犯罪的傾向,罪惡後果的鎖鍊也可以被斬斷。誰如果犯了罪,做了錯誤的事,不能歸罪於自己的父母,這種責任是不能掩飾與轉移的。 「是因為他所行的惡而喪亡」(26節)。

 

要從罪惡中解救出來並不能通過一些禮儀行動。重複地說是無用的:「目前我們沒有元首,沒有先知,沒有領袖,沒有全燔祭,沒有祭祀,沒有供物,沒有馨香祭,沒有地方可以給你薦新,好蒙受你的仁愛」(達3:38)。只有悔改才可以改變罪惡帶來的悲劇:「若惡人遠離他所行的惡事,而遵行法律和正義,必能保全自己的生命」(27節)。

 

厄則克爾先知所帶來的信息是安慰人心的:人對天主說「不」孕育著很多的事情,但不是最後的結局,也不是​​最後的話。在任何一個時刻都有可能改變成為「是」:「因為他考慮之後,離棄了所行的一切惡事,他必生存,不至喪亡」(28節)。

 

讀經二:斐2:1-11

1所以,如果你們在基督內獲得了鼓勵,愛的勸勉,聖神的交往,哀憐和同情,2你們就應彼此意見一致,同氣相愛,同心合意,思念同樣的事,以滿全我的喜樂。 3不論做什麼,不從私見,也不求虛榮,只存心謙下,彼此該想自己不如人;4各人不可只顧自己的事,也該顧及別人的事。 5你們該懷有基督耶穌所懷有的心情:6他雖具有天主的形體,並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為應當把持不捨的,7卻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形狀也一見如人;8他貶抑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9為此,天主極其舉揚他,賜給了他一個名字,超越其它所有的名字,10致使上天、地上和地下的一切,一聽到耶穌的名字,無不屈膝叩拜;11一切唇舌無不明認耶穌基督是主,以光榮天主聖父。


 

保祿為斐理伯的基督徒團體感到非常自豪,因為他們很虔誠。然而,就像我們今天一樣,會引起其他基督徒團體的嫉妒。在斐理伯的基督徒團體中,有人想引起別人的注意,將焦點放在自己身上,想成為團體的主人,並將自己的意志加於團體內。保祿面對這種情況,在他書信的第一部分,真誠地叮囑他們:「你們就應彼此意見一致,同氣相愛,同心合意,思念同樣的事,以滿全我的喜樂。不論做什麼,不從私見,也不求虛榮,只存心謙下,彼此該想自己不如人;各人不可只顧自己的事,也該顧及別人的事」(斐2:2-4)。

 

保祿用基督的例子,是為了使他們能夠從內心反省自已的行為。這首對基督的讚美詩,在初期的很多基督徒團體中已存在。

 

讚美詩用了兩部份的環節敘述耶穌的故事。

基督在降生成人前就已存在:衪降生成人是為了空虛自己,這樣便可以使自己的天主性與人性相結合,並可以經歷人的死亡。基督,因著自己的人性,並不失落自己的天主性,衪的人性並不是一件遮蔽天主性的外衣。這樣才能更好地相似我們:衪和我們一樣軟弱、無知、脆弱、慾望,以及我們的心情和存在的條件。在人的眼中受到鄙視,成了一個卑微的人,最後成了一個為人受罪的人,最後在屈辱和羞愧中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但是十字架並不是衪生命的最後旅程和結局。 

 

這段讚美詩的第二部分(9-11節),是對基督被高舉的讚美,天父使衪從死者中復活,成為每人的典範,並將管理世界的權柄交給了衪,整個人類只有在衪內才能合而為一。在這個時刻,透過基督,天父的計劃完滿實現。

 

福音:瑪21:28-32

28你們以為怎樣?從前有一個人,有兩個兒子,他對第一個說:孩子!你今天到葡萄園裡去工作吧!29他回答說:主,我去。但他卻沒有去。 30他對第二個也說了同樣的話,第二個卻答應說:我不願意。但後來悔悟過來,而又去了。 31二人中哪一個履行了父親的意願?」他們說:「後一個。」耶穌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稅吏和娼妓要在你們以先進入天國,32因為若翰來到你們這裡履行了正義,你們仍不相信他。稅吏和娼妓倒相信了;至於你們,見了後,仍不悔悟去相信他。」

 

天主對以色列子民所許諾的福地,不僅是流奶流蜜的地方,也是充滿多種生命果實。如:水果、橄欖、葡萄的地方(申8:610)。「你們必要互相邀請自己的鄰里,到葡萄樹和無花果樹下」(匝3:10)。這是每個以色列人的夢想。1

 

在一個充滿機械化年代如我們今天一樣,人們通常關注的只是出產的數量與商業價值。若要說主人與葡萄園之間有愛的關係,聽起來有些幼稚與荒謬;但是在以色列卻不是這樣。有一些描寫主人與葡萄園關係的詩歌,描述農民懷著激動與溫柔的心情愛護自己的葡萄園,主人將自己的葡萄園當成自己所愛的人。一些詩歌經常頌揚這樣的愛情,而天主與自己子民的關係也被描述成這樣(依5:1-7):「以色列是天主心愛的葡萄園。到那一天,你們要唱那《可愛的葡萄園》歌:我,上主,親自作它的護守者,時加灌溉;我要日夜護守,免得受人侵害」(依27:2-3)。

 


耶穌也很多次重複這樣的圖像:他講了在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工人應邀到葡萄園工作(瑪20:1-5),那些惡僕們不願意交租而將主人的兒子殺害(瑪21:33-40),耶穌特別介紹自己就是真葡萄樹(若15:1-8)。

 

今日的福音為我們介紹了三位人物:父親與他的兩個兒子。

耶穌的聽眾迅速明白這位父親就是代表天主,但是感到不明白的是,天主卻有兩個兒子。實際上天主的兒子只有一個,就是以色列。藉著歐瑟亞先知的宣講,天主這樣說:「當以色列尚在童年時,我就愛了他;從在埃及時,我就召叫他為我的兒子」(歐11:1)。在法郎面前,天主說:「以色列是我的長子」(出4:22)。經上也這樣記載:「只有猶太人才是至高天主的兒子」(厄8:12)。「他們的確是我的百姓,不行虛偽的子民」(依63:8)。以色列子民如果聽到天主說有兩個兒子,他們會感到困惑的。但這只是開始,比喻接下來的部分還有很多挑戰的地方。

當父親要求長子去葡萄園工作時,長子熱忱地、已準備地回答:「是」。(這相當於說:主,有我在,不要派遣別人,有我足夠了);「但是卻沒有去」(29節)。他沒有去,並不是因為不感興趣或被朋友的計劃所引誘而改變了想法;而是因為當他說「是,我願意」的時候,並沒有與父親所派給他的任何計劃配合,只是一句空口講白話。

這裡想起了耶穌的另外一句話:「不是凡向我說『主啊!主啊!』的人,就能進入天國;而是那承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天國」(瑪7:21)。

 

這個大兒子明顯是代表以色列。關於他們,梅瑟這樣說:「那不堪稱為子女的,自趨墮落,背叛了他,實在是個邪惡敗壞的世代!說我要掩面不顧他們,要看他們的結局如何;這實在是敗壞的一代,毫無信實的子女」(申32:520)。然而,不是所有的以色列子民都是這樣,而那些對天主的盟約與許諾只是用言語,然後用外在的禮儀形式去回應的人,那些外在的禮儀沒有任何價值,他們認為向上主奉獻祭獻、贖罪祭與祈禱,便能與上主獲得同等的讚頌。這樣的敬禮在耶穌的時代是由在聖殿中的司祭和貴族們所做的。他們並不想結出天主所願意的果實:「萬軍上主的葡萄園就是以色列家,而猶大人即是他鍾愛的幼苗。他原希望正義,看,竟是流血;他原希望公平,看,卻是冤聲」(依5:7!「他們的敬禮徒有外表,而沒有果實」(瑪21:18-22)。

這個比喻給人的挑戰還沒有結束。父親也要第二個兒去葡萄園工作。第二個兒子的答覆是:我不願意去。然後後悔了,結果去了(30節)。

 

這是暗示因為外邦人受到以色列人的輕視,現在被提升到兒子的地位。在他們的實際生活中好像並沒有做太多與天主的旨意相配合的事情,現在卻比以色列人提前進入天國。當瑪竇寫這段福音的時候,已大概是耶穌死而復活、升天後五十年了。先知們的宣講也實現了:就是基督徒團體就是由那些外邦人所組成的,而同時大部分亞巴郎的後裔,卻沒有承認耶穌是默西亞,還沒有進入上主的葡萄園內。

這樣的發現也可能帶來危險的暗示,認為這個比喻中的兩個兒子都是歷史人物,對現在的我們沒有任何意義。基督徒將是「第三個兒子」,就是對父親說「是」並承行父親旨意的人。他們自稱有一個明確的信仰及沒有神學錯誤。 他們承諾遵守誡命和訓誡,用歌詠及祈禱讚美上主。

 

現在讓我們問問自己,我們每日生活的切入點是什麼?(去,今天你到我的葡萄園工作吧!)我們每天習慣的生活方式、我們的立場、每日生活的禮儀對我們有甚麼影響?我們是否已結束仇恨,戰爭,虐待?當我們宣稱自己為基督徒的身份時,難道我們不容易放棄自己陷入妥協的生活嗎?難道我們不會常按世界的標準行事而討人好感嗎?難道我們不會在不公義、不平等及種族歧視下生活嗎?

第三個兒子存在,但我們不是這個兒子。保祿這樣寫:只有天主的兒子耶穌基督,「並不是『是』而又『非』的,在他只有一個『是』(格後2:19)。耶穌是唯一常對天主說「是」的兒子:「父啊,你原來喜歡這樣」(瑪11:26)。

 


這個比喻的結束部分(31-32節)也許就是耶穌給人帶來很大挑戰的部分:「稅吏和娼妓要在你們以先進入天國」。他所用的動詞是現在式,這是事實:那些稅吏和娼妓,是大家所公認的罪人,他們並沒有什麼可以用來遮擋的宗教藉口,並沒有裝模作樣,因為他們所處的環境是所有人都看到的,他們自己也很清楚,而他們卻比那些自認為正義的人更獲得天主的同情,在天主前獲得更多的憐憫。反之,那些自認為時刻實踐各種宗教敬禮,比別人更忠信於上主的法利塞人,正在一步一步地遠離上主的葡萄園;與別人相比,他們離上主的葡萄園更遠。

 

稅吏與娼妓自覺離上主很遠,並沒有承行上主的旨意。他們明白自己在上主面前說「不」,他們不想自欺欺人;他們的良知使他們意識到自己沒有實踐真正的宗教敬禮,沒有實踐由經師和法利塞人所定的誡命與規矩,沒有什麼可以與別人相比的。他們自覺是罪人、在精神上貧困的人、有需要的罪人、軟弱的人,因此他們就是首先接受天主為他們帶來的恩寵。

 

 另一個兄弟,當他放棄自認為正義,放棄自以為做了善事的驕傲,認識到自己的虛偽和厭惡自己的經歷,他就可以進入葡萄園。只有放棄了自認為可以由「是」的說話所帶來的確定性,才能感覺到天主白白的愛所帶來的救恩而喜樂。



甲年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

天主論功行賞:愛的墓誌銘

費爾南多‧阿梅利尼神父(Fr. Fernando Armellini)的福音的釋義。 


「感恩聖祭」或「聖體聖事」是大家所熟悉的名稱,它是由希臘文而來,意思是仁愛、恩賜,可以帶來喜悅的禮物,使人感到愉快。

當我們經歷了很多的工作,多夜的不眠,終於獲得畢業文憑時,我們感到極大的滿足。然而,在這一刻,一個我們愛的人獻上簡單的花束,宣稱他的愛帶來巨大的快樂。這份禮物為我們產生了獨特的興奮,因為它是別人想念和愛我們的標記,也同時感到他在溫柔地讀出我們的名字。我們與天主的關係,如果按照報酬正義、問責、獎賞與懲罰、威脅與奉承、記功與違反天主的規定的原則來衡量,這是對信仰有極大錯誤的理解。猶太經師們將人分為四個類別:義人,遵守法律者;邪惡的人,常常違反法律的人;普通的人,就是功與過相互平等的人;悔改的人,就是為自己的罪過祈求寬恕的人。他們理解天主對人的原則是:「獎賞只是給那些做得好的人。」他們結束了天主與人愛的關係。其實天主與人的對話只建基於相遇、恩賜、無條件的互愛。那付出愛而不求回報,別無所求,只希望自己所愛的人擁有微笑與幸福,這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那些有權威的猶太經師們這樣向天主說:「在這樣的事情上顯示天主的救恩:天主對那些沒有善行的人顯示自己的仁慈,你對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你的恩寵,因為我們並沒有值得你憐憫的善行」。耶穌就是向人顯示了在天主內的這種正義與仁慈。

為了更好的理解這樣的信息,現在讓我們重複以下的話:天主,我感謝你,因為你接納了我和愛了整個的我。

由黎國榮兄弟用粵語配音福音釋義。 

 

    讀經一:依55:6-9

6趁上主可找到的時候,你們應尋找他;趁他在近處的時候,你們應呼求他。 7罪人應離開自己的行徑,惡人該拋棄自己的思念,來歸附上主,好讓上主憐憫他;來歸附我們的天主,因為他是富於仁慈的。 8因為我的思念不是你們的思念,你們的行徑也不是我的行徑:上主的斷語。 9就如天離地有多高,我的行徑離你們的行徑,我的思念離你們的思念也有多高。

 


以色列子民在巴比倫充軍已經50年了。遠離自己的故土,他們憂傷與哭泣(詠137),其中一些比較年老的人還記得拿步高國王攻陷聖城耶路撒冷,用火將耶路撒冷焚燒,並使城內血流成河的情形。他們含淚向子孫後代述說這段歷史與經歷,並懷著希望等待著上主的救恩。由這些年長者的敘述中,他們的子女們明白天主是正義的:天主獎賞義人,懲罰惡人。他們相信天主將要為自己的子民伸冤。為以色列子民來說,唯一要做的就是在希望中等待著天主向那些惡人伸張自己的正義。在這樣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下,出現了一位先知,宣講的信息卻令人感到困惑:天主不是這樣的,天主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樣。我們必須要改變這種想法,這是一種邪惡的想法,對天主的計劃是褻瀆。以色列子女等待著邪惡的人受到報復,但是天主卻說:「罪人應離開自己的行徑,惡人該拋棄自己的思念,來歸附上主,好讓上主憐憫他;來歸附我們的天主,因為他是富於仁慈的」(7節)。

在離開自己邪惡的行徑之前,先知所要求的悔改,首先是糾正人們對天主的形象,不再按照人的想法與標準衡量天主。天主要改變人對祂這種天真的認識:「因為我的思念不是你們的思念,你們的行徑也不是我的行徑:上主的斷語。就如天離地有多高,我的行徑離你們的行徑,我的思念離你們的思念也有多 高。」(8-9)

由天主這樣的啟示,人應該重新思考自己。如果人在思想中放棄報復的觀念,就會慢慢地與天主的觀念和思想相吻合,就會經歷成長及健康地放棄自己的狹隘與脾性。

 

讀經二:斐1:20-27

20所以現在和從前一樣,我反而放心大膽,我或生或死,總要叫基督在我身上受頌揚。

21因為在我看來,生活原是基督,死亡乃是利益。 22但如果生活在肉身內,我還能獲得工作的效果:我現在選擇那一樣,我自己也不知道。 23我正夾在兩者之間:我渴望求解脫而與基督同在一起:這實在是再好沒有了;24但存留在肉身內,對你們卻十分重要。 25我確信不疑:我知道我必要存留,且必要為你們眾人存留於世,為使你們在信德上,得到進展和喜樂,26並使你們因著我再來到你們中,同我在基督耶穌內更加歡躍。 27你們生活度日只應合乎基督的福音。

 


連續四個星期日的第二篇讀經都是選自《致羅馬人書》,今天第二篇讀經是《斐理伯書》。在公元49年,保祿與弟茂德、息拉,也許還有路加,一齊來到了瑪其頓的一個城市,名為斐理伯。這個城市因著經濟與文化的影響,以及地處戰略要道,所以在當時非常出名。保祿宗徒在那裡只停留了短暫的幾天,卻建立了歐洲的第一個基督徒團體。在那裡,當上主打開里狄雅一家的心並使他們聽從了保祿的話後,里狄雅使她的整個家庭都悔改並接受洗禮(宗16:11-15)。

在保祿與他所建立的基督徒團體成員中存在著意見不和與摩擦,而他與斐理伯團體之間的關係卻非常和諧,他們的友誼充滿希望與相互尊重。保祿只從他們那裡接受幫助與賙濟:「就連我在得撒洛尼時,你們不只一次,而且兩次曾給我送來我的急需」(斐4:16)。

因著福音的緣故,保祿在獄中給厄弗所的團體寫信。斐理伯與厄弗所兩個城市之間的交通往來非常方便、快捷,人員來往與消息互通非常頻繁。這兩個城市因著頻繁的人員往來,商業利益與基督徒之間的交往變得非常重要。在斐理伯的基督徒,因知道保祿宗徒所處的困境,表明彼此之間的友誼,他們願意向保祿提供實際的幫助與鼓勵:於是斐理伯的基督徒們收集了他們的捐款,並委託厄帕洛狄托帶給保祿。 

在接受了這份充滿友情的禮物與見證後,保祿給斐理伯的團體寫了這封信。在這封信中,他向他們表達自己內心充滿和藹的感激之情。對為他帶來的捐獻,他內心很受感動。「我以為必須把我的弟兄、同事和戰友,即你們派來為供給我的急需的使者,厄帕洛狄托給你們打發回去」(斐2:25),並且這樣叮囑他們說:「所以你們應該在主內滿心喜歡接待他;像這樣的人,你們應當尊敬,因為他為了基督的工作,曾冒性命的危險,接近了死亡,為彌補你們未能事奉我的虧缺」(斐2:29-30)。

保祿多年來都是為福音工作,他遭遇了很多痛苦,並超越了諸多挑戰。在厄弗所,在監獄中,他開始感到疲勞及多年來所遭遇的痛苦。他更經常地想到與耶穌的相遇,祂為他獻出了生命。為了基督,他願意去死;但是為了福音的緣故,他願意繼續工作,並堅強他所建立的團體的信德。

在這兩者選一的抉擇中,他願意為了基督而死,但是他感覺到那裡的基督徒團體仍然需要他,所以為了他們的益處,保祿願意放棄天主的旨意,存留在肉身內,為了弟兄們的好處,為此他願意繼續為他們工作。

這是很重要的證實:「因為在我看來,生活原是基督,死亡乃是利益」(21節),這是保祿深度信德的表白與體驗,這也是他在羅馬的墓誌銘。

 

福音:瑪20:1-16


1天國好像一個家主,清晨出去為自己的葡萄園僱工人。 2他與工人議定一天一個「德納」,就派他們到葡萄園裡去了。 3約在第三時辰,又出去,看見另有些人在街上閒立著,4就對他們說:你們也到我的葡萄園裡去吧!凡照公義該給的,我必給你們。 5他們就去了。約在第六和第九時辰,他又出去,也照樣做了。 6約在第十一時辰,他又出去,看見還有些人站在那裡,就對他們說:為什麼你們站在這裡整天閒著? 7他們對他說:因為沒有人僱我們。他給他們說:你們也到我的葡萄園裡去吧! 8到了晚上,葡萄園的主人對他的管事人說:你叫工人來,分給他們工資,由最後的開始,直到最先的。 9那些約在第十一時辰來的人,每人領了一個「德納」。 10那些最先僱的前來,心想自己必會多領,但他們也只領了一個「德納」。 11他們一領了,就抱怨家主,12說:這些最後僱的人,不過工作了一個時辰,而你竟把他們與我們這整天受苦受熱的,同等看待。 13他答復其中的一個說:朋友!我並沒有虧負你,你不是和我議定了一個「德納」嗎?14拿你的走吧!我願意給這最後來的和給你的一樣。 15難道不許我拿我所有的財物,行我所願意的嗎?或是因為我好,你就眼紅嗎?16這樣,最後的,將成為最先的,最先的將會成為最後的。 

 

在這個比喻中,看來主人的行為是不公平及令人不理解的:對別人的功勞獎賞沒有做過計算,他可以將他的財富賞賜給任何人。他從最後一個工人開始結帳,直到最先僱用的工人;可以說最後的一個幾乎沒有工作,也許他並沒有做事,只是四處遊蕩,游手好閒而已,主人這樣做幾乎是不可理解的。誰才是最值得獎賞的呢?不是那個從開始一直做到最後,拼命工作的工人嗎?我們感到驚訝的是,主人這樣的做法與彼此之間的勞工合同並不吻合。在這個比喻中,那些工人的權利好像並沒有得到尊重,而主人的這種行為,正好可以為別人帶來挑戰,引起別人的爭論。現在我們來看看這些的爭論。

收穫葡萄的季節到了。當葡萄成熟後,就會被收集起來,並在適當的時候,特別是在秋高氣爽有月亮的季節被榨成酒。這樣,為農莊主人來說,必須掌握適當的時日,召集工人與僱傭,這些人都要求是沒有固定工作的,而且他們必須知道該在什麼季節採摘即將成熟的葡萄,並與主人訂立適當的協議。天亮以前,這些沒有固定工作的工人就會在廣場上等候時機,希望有人可以僱傭他們。福音的比喻就是從這點開始。

太陽還沒有升起以前,氣喘吁吁跑來了一個葡萄園主人。在廣場上至少等待了兩個小時,他明白今天該做什麼事,準備了釀酒桶、籃子、瓶子。他烤麵包,準備在中午時派發給工人。從他的臉上神情看到他很緊張,瞬息間緊張的手勢,全表現出他的所有關切和趕急。只是很簡單的幾句話,他與工人們就達成了工資協議。這些最早與主人達成協議的工人,已經開始在葡萄園裏工作了。

這個主人不加思索地與工人們達成協議,使人感到目瞪口呆,實際上主人曾經四次外出去尋找工人:在清早、在中午、在下午三時,而找尋到最後一組工人時,已經是下午第十七時辰了,只有一個小時就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到這裏,一切都照常進行,主人與工人都是按照他們之間的協議進行。

現在讓我們開始辨認這些人的身份:主人代表天主或基督,工人代表門徒們,在他們生命不同的階段回應上主的召叫,葡萄園就是基督徒團體,在團體內時常有工作,並且需要很緊急地工作。主人的憂心代表耶穌對那些被召的人建議:「你們不要帶錢囊,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帶鞋;路上也不要向人請安」(路10:4),因為時間不能浪費。白天就是每人的生命,晚上就是天主正義審判的時候。

現在我們開始明白比喻的核心思想與意義。法律上曾這樣說:「貧苦可憐的佣工,不論是你的一個兄弟,或是你城鎮地區內的一個外方人,你都不應欺壓他,應在當天,交給他工錢,不要等到日落;因為他貧苦,他急需工錢,免得他對你不滿而呼求上主,你就不免有罪了」(申24:14-15)。實際上,主人命令所有的工人等候,領取相應的工資,並將他們應得的部分交給他們。

現在就是不連貫與令人不解的時候了。主人由於同情與憐憫,如果是秘密的,沒有別人看見,給予那些只工作了一小時的人同樣的工資,就沒有任何人可以說三道四。現在卻是公開地,當著那些工作了十一個小時的工人的面,給予他們工資。這樣引起了工作了十一個小時的工人的憤怒,他們被太陽曬得流汗,很辛苦地工作,他們工作的強度與辛苦是那些只工作一小時的工作沒法相比的,這樣的場面使工作了全天的工人感到難以信服,他們付出的辛苦、工作、時間與那些游手好閒者是不能相提並論的;這樣的工資,與他們的付出是不成比例的。

 

主人出人意料的態度與令人困惑的回答,可以使我們明白比喻的中心思想與信息。主人與第一批工人所訂的協議是一個德納,而其他時辰的工人的工資也是合理的,但是與最後一組工人沒有訂立任何的協議。令人不解的是,主人所謂的「正義」是什麼?工人是按照自己理解的正義去工作,他們認為他們的標準是可以獲得他們所希望的工資。而主人卻相反,他按照另外一種標準,並完全自由地發給工人們工資。這是他完全的恩賜與禮物,他並沒有虧待任何人,只決定不看人的功勞;這樣,自然而然,「最先的就成為了最後的」(16節)。對我們來說,這是天主的驚喜,這是天主以與人不同的方式去實踐他的正義。

這個比喻的意義與信息,是對以色列精神領袖們的一種挑戰,是對他們所諄諄教訓的論功行賞的宗教思想的挑戰。這個比喻講得很清楚,天主不是這樣的天主。

由於受到以色列有特權司祭們的教訓,人民忘記了天主是慈祥的父親形像,是忠實的朋友。通過先知們的宣講,他們確信天主是一個立法者與審判者。如果是這樣,與天主的關係就不是別的,而是僕人與主人的關係。猶太經師這樣教訓說:誰實行一個很小的誡命,就獲得一個護衛者;誰如果違反一個很小的誡命,就會有一個控訴者。天主將來審判人的標準就是按人怎樣做和怎樣對待別人,並這樣完成他們的教訓:天主將每個人的善行或違反的行為都記錄在天主的書上,將來要對著書中的一切給人審判。

如果天主是這樣的,那麼天主就不能白白恩賜人所需要的一切,為了得到天主的祝福,必須要有善行。對此有人提出異議:當天主召叫亞巴郎的時候,他還是個外邦人,他那時還不是義人,因此他的被召是天主完全的恩賜與白白的禮物。而猶太經師們這樣回答說:雖然在經典中沒有明確說明亞巴郎有何善行,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他一定是個義人,行過善,因此他的召叫是相稱於他的善行的。

在這個比喻中,耶穌卻改變了法利塞人對天主的這種認識和與天主的這種關係。天主對人的愛不是商業行為,不可以買賣,不能靠善而獲得,不能按照人的標準來衡量。當人需要天主的恩寵時,是白白領受。「天主使如飢似渴的獲得飽飫,卻使富有的人空手而回」(路1:53)。

天主總是不厭其煩地與人相遇,即使人與天主沒有約定,天主也不是按照人的行為給予報酬。在天主前,沒有人配受表揚(路18:9-14),而每人都要像小孩子,必須將目光轉向天主,並希望從天主那裡得到很多的祝福。

認為自己有功受賞的概念,是確信當我們進入了上主的葡萄園  天國,相當於當我們承擔了重大的負擔後,遵守誡命與規律並不等於持守正義。這時,我們就會問:當一個人很小心謹慎地遵守了天主的法律後,那些沒有遵守的人怎麼可能也與這些人一樣享受天主同樣的慈愛與祝福呢?為什麼只有在最後的時刻天主對我們的召叫才完滿?為什麼那些違反上主誡命令的人也可以得救,而上主的僕人們卻要保持對上主終身的忠信呢?

有很多正義之士,面對那些在最後時刻悔改的人,即很幸運地只工作了很短的時間,卻可以獲得更多賞報的人,保持一種不顯露的嫉妒。這就是他們的錯誤:認為與天主保持遠距離就是幸福,和對天主的話語保持忠信就應該受到頌揚與賞報。

現在舉一個例子,可以幫助理解並明確這種模棱兩可的思維與想法。

一個從小就開始學習音樂的人,每天都練習很長時間。另一個人,七十歲時,在放棄了其他許多興趣後,並不抱多大興趣開始練鋼琴。這兩個人所希望的「獎賞或賞報」是什麼?當然是可以達到音樂的美麗與和諧。他們享受樂趣的方式不同:從小開始的那個,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品味音樂的樂趣,並跟隨音樂的節奏聽更多的音樂曲,所獲得的喜樂是由衷發出的和持久的。

首先進入上主葡萄園的僕人有福的!雖然他們很辛苦,他們與上主從早上就在一起,共同度過了一天的時光。早上的工人代表那些將一天的時光都花費在與上主最親密的生命時光中,還可以聆聽天主的聖言。那些在後來才進去工作的人,卻沒有聆聽到上主對他們講的話,不理解,也不明白上主對首批人所講的,也沒有機會聽到上主的聖言,他們失去了向上主奉獻自己的機會。

 一個人,如果耽誤了進入天國的時間,就不要對上主發怒;天主不責怪那些後來進入天國的人。那天主是不是感到悲傷?是的,天主希望所有的人都可以儘早進入衪愛的護衛中,並獲得幸福。對天主邀請猶豫不決,拿不定主義,搖晃不定,都是放棄天主希望人獲得幸福的時刻,自然就會失去天國的喜樂。在新娘所度過的每個時光中,如果沒有新郎的陪伴,每一個時刻都是缺乏最深層次與最持久的愛的時刻。

在這個比喻中,福音作者是對那些汲取了法利塞人思想的基督徒團體說的,他們想將基督徒團體中的門徒置於危險的境界中。沒有任何人可以認為自己比別人高一等,而那些首先悔改的人也不能認為自己就是團體中的長老,也不能認為自己比別人實踐福音更積極、更進步。沒有任何人是葡萄園的主人,所有的人都是園丁,所有的人都是兄弟姊妹。

這個比喻還沒有結束。主人說話之後,那些私下議論的人會做什麼呢?他們接受這樣的工資嗎?他們還是繼續不斷地埋怨嗎?他們會用侮辱的話語回答主人嗎?他們會當著主人的面將所得工資扔在葡萄園嗎?他們會發誓再也不會返回主人的葡萄園工作嗎?

這些工人的反應,其實就是我們在天主的慷慨大方與慈愛前的行動表現。我們是白白地被召,在天主的葡萄園裏工作,不是為了在天國內獲得更好的位置或者賞報,對兄弟的愛德服務也並不是出於獲得獎賞。對那些自私自利的人來說,這樣是危險的,即他們服務窮人與那些有需要的人是為了給自己積攢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