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才能獲得
有些人並未明白別人的意思就以「是」來回應別人所說的話,但也有些人是懷著真誠的心,向別人說「不」,因為他們並未相信,且想多些了解別人所說的一切。他的「不」是有禮貌的回答,他們想請求解釋,並希望可以將事情看得更清楚與透徹。如果誰在天主前迅速回答「是」,這樣的人也許還沒有明白天主是誰,不知道天主的想法和建議。在我們生活的社會裏,有能力創造財富的人總是受到尊重。雖然老年人、病人、殘疾人士也受到尊重,但是他們的內心卻時常感到自己是負擔,對於他們所存在的價值與貢獻往往欠缺考慮;沒有意識到他們對社會的重要性,他們曾經做過的貢獻,使社會可以更符合人性。通常人只獎勵具有效率及能幹的人,尊重靠自己能力成功的人士,以報酬給工人;而天主卻從最低微的人開始,特別憐愛他們,並幫助他們。這些都是天主白白的恩腸。
上星期日的福音使人感到驚訝,也許在這個星期,我們反思了那個主人言行的不一致,他給最後工作的與最先來工作的人一樣工資。要人放棄「賞善罰惡」 的宗教思想,相信天主對我們的愛是白白的恩賜,這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今天的讀經可以回答這樣的異議:「你們或說:上主的作法不公平!以色列家族,請聽我說:是我的作法不公平嗎﹖豈不是你們的作法不公平」(則18:25 )﹖
對天主說「是」,意味著要放棄自己的思想與意志,並接受天主的思想。天主使如飢似渴的人得到溫飽,卻沒有使富有的人得到滿足(路1:53)。天主從高位上推下權貴,卻高舉弱小卑微(路1:52)。他沒有獎賞自以為正義的人,卻使受人輕視的弱小者、稅吏與娼妓先進入天國(瑪21:13)。只有甘居末位,自認是罪人,並感覺需要天主助佑的人,才能體會被救贖的喜悅。
為了更好的理解這樣的信息,讓我們重複以下的話:天主向謙卑、窮苦與罪人顯示救恩的道路。
讀經一:則18:25-28
25你們或說:上主的作法不公平!以色列家族,請聽我說:是我的作法不公平嗎﹖豈不是你們的作法不公平﹖ 26若是義人離棄正義而行惡,因而喪亡,是因為他所行的惡而喪亡。 27若惡人遠離他所行的惡事,而遵行法律和正義,必能保全自己的生命,28因為他考慮之後,離棄了所行的一切惡事,他必生存,不至喪亡。
被充軍到巴比倫的人終日談論的是甚麼?無非就是他們所住的城市怎樣被毀滅,誰應該對這場災難負責等的話題。他們攪盡腦汁,但總是有著同樣的結論:。別人犯罪,而我們卻是受害者;我們的祖先們犯了罪,而我們現在卻承受著後果。就像是因果報應一樣,總是在重複一句諺語:「祖先吃了酸葡萄,而子孫的牙酸倒」(則18:2)。
他們對未來的預測是昏暗的。他們遠離耶路撒冷,沒有聖殿、也不能在聖殿裡向天主祈求寬恕及及獻上贖罪祭。故此他們覺得一切都被毀滅,沒有任何希望了。
在被充軍的人中,也有厄則克爾先知。他反對人們的這種思想。他說:真的,罪過的後果不單對犯罪的人,也會影響無辜的,甚至影響後代的人。但這種影響並不是無可避免的命運。只要每人對過去的歷史有一個明確的悔改,斬斷這種犯罪的傾向,罪惡後果的鎖鍊也可以被斬斷。誰如果犯了罪,做了錯誤的事,不能歸罪於自己的父母,這種責任是不能掩飾與轉移的。 「是因為他所行的惡而喪亡」(26節)。
要從罪惡中解救出來並不能通過一些禮儀行動。重複地說是無用的:「目前我們沒有元首,沒有先知,沒有領袖,沒有全燔祭,沒有祭祀,沒有供物,沒有馨香祭,沒有地方可以給你薦新,好蒙受你的仁愛」(達3:38)。只有悔改才可以改變罪惡帶來的悲劇:「若惡人遠離他所行的惡事,而遵行法律和正義,必能保全自己的生命」(27節)。
厄則克爾先知所帶來的信息是安慰人心的:人對天主說「不」孕育著很多的事情,但不是最後的結局,也不是最後的話。在任何一個時刻都有可能改變成為「是」:「因為他考慮之後,離棄了所行的一切惡事,他必生存,不至喪亡」(28節)。
讀經二:斐2:1-11
1所以,如果你們在基督內獲得了鼓勵,愛的勸勉,聖神的交往,哀憐和同情,2你們就應彼此意見一致,同氣相愛,同心合意,思念同樣的事,以滿全我的喜樂。 3不論做什麼,不從私見,也不求虛榮,只存心謙下,彼此該想自己不如人;4各人不可只顧自己的事,也該顧及別人的事。 5你們該懷有基督耶穌所懷有的心情:6他雖具有天主的形體,並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為應當把持不捨的,7卻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形狀也一見如人;8他貶抑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9為此,天主極其舉揚他,賜給了他一個名字,超越其它所有的名字,10致使上天、地上和地下的一切,一聽到耶穌的名字,無不屈膝叩拜;11一切唇舌無不明認耶穌基督是主,以光榮天主聖父。
保祿為斐理伯的基督徒團體感到非常自豪,因為他們很虔誠。然而,就像我們今天一樣,會引起其他基督徒團體的嫉妒。在斐理伯的基督徒團體中,有人想引起別人的注意,將焦點放在自己身上,想成為團體的主人,並將自己的意志加於團體內。保祿面對這種情況,在他書信的第一部分,真誠地叮囑他們:「你們就應彼此意見一致,同氣相愛,同心合意,思念同樣的事,以滿全我的喜樂。不論做什麼,不從私見,也不求虛榮,只存心謙下,彼此該想自己不如人;各人不可只顧自己的事,也該顧及別人的事」(斐2:2-4)。
保祿用基督的例子,是為了使他們能夠從內心反省自已的行為。這首對基督的讚美詩,在初期的很多基督徒團體中已存在。
讚美詩用了兩部份的環節敘述耶穌的故事。
基督在降生成人前就已存在:衪降生成人是為了空虛自己,這樣便可以使自己的天主性與人性相結合,並可以經歷人的死亡。基督,因著自己的人性,並不失落自己的天主性,衪的人性並不是一件遮蔽天主性的外衣。這樣才能更好地相似我們:衪和我們一樣軟弱、無知、脆弱、慾望,以及我們的心情和存在的條件。在人的眼中受到鄙視,成了一個卑微的人,最後成了一個為人受罪的人,最後在屈辱和羞愧中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但是十字架並不是衪生命的最後旅程和結局。
這段讚美詩的第二部分(9-11節),是對基督被高舉的讚美,天父使衪從死者中復活,成為每人的典範,並將管理世界的權柄交給了衪,整個人類只有在衪內才能合而為一。在這個時刻,透過基督,天父的計劃完滿實現。
福音:瑪21:28-32
28你們以為怎樣?從前有一個人,有兩個兒子,他對第一個說:孩子!你今天到葡萄園裡去工作吧!29他回答說:主,我去。但他卻沒有去。 30他對第二個也說了同樣的話,第二個卻答應說:我不願意。但後來悔悟過來,而又去了。 31二人中哪一個履行了父親的意願?」他們說:「後一個。」耶穌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稅吏和娼妓要在你們以先進入天國,32因為若翰來到你們這裡履行了正義,你們仍不相信他。稅吏和娼妓倒相信了;至於你們,見了後,仍不悔悟去相信他。」
天主對以色列子民所許諾的福地,不僅是流奶流蜜的地方,也是充滿多種生命果實。如:水果、橄欖、葡萄的地方(申8:6、10)。「你們必要互相邀請自己的鄰里,到葡萄樹和無花果樹下」(匝3:10)。這是每個以色列人的夢想。1
在一個充滿機械化年代如我們今天一樣,人們通常關注的只是出產的數量與商業價值。若要說主人與葡萄園之間有愛的關係,聽起來有些幼稚與荒謬;但是在以色列卻不是這樣。有一些描寫主人與葡萄園關係的詩歌,描述農民懷著激動與溫柔的心情愛護自己的葡萄園,主人將自己的葡萄園當成自己所愛的人。一些詩歌經常頌揚這樣的愛情,而天主與自己子民的關係也被描述成這樣(依5:1-7):「以色列是天主心愛的葡萄園。到那一天,你們要唱那《可愛的葡萄園》歌:我,上主,親自作它的護守者,時加灌溉;我要日夜護守,免得受人侵害」(依27:2-3)。
今日的福音為我們介紹了三位人物:父親與他的兩個兒子。
耶穌的聽眾迅速明白這位父親就是代表天主,但是感到不明白的是,天主卻有兩個兒子。實際上天主的兒子只有一個,就是以色列。藉著歐瑟亞先知的宣講,天主這樣說:「當以色列尚在童年時,我就愛了他;從在埃及時,我就召叫他為我的兒子」(歐11:1)。在法郎面前,天主說:「以色列是我的長子」(出4:22)。經上也這樣記載:「只有猶太人才是至高天主的兒子」(厄8:12)。「他們的確是我的百姓,不行虛偽的子民」(依63:8)。以色列子民如果聽到天主說有兩個兒子,他們會感到困惑的。但這只是開始,比喻接下來的部分還有很多挑戰的地方。
當父親要求長子去葡萄園工作時,長子熱忱地、已準備地回答:「是」。(這相當於說:主,有我在,不要派遣別人,有我足夠了);「但是卻沒有去」(29節)。他沒有去,並不是因為不感興趣或被朋友的計劃所引誘而改變了想法;而是因為當他說「是,我願意」的時候,並沒有與父親所派給他的任何計劃配合,只是一句空口講白話。
這裡想起了耶穌的另外一句話:「不是凡向我說『主啊!主啊!』的人,就能進入天國;而是那承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天國」(瑪7:21)。
這個大兒子明顯是代表以色列。關於他們,梅瑟這樣說:「那不堪稱為子女的,自趨墮落,背叛了他,實在是個邪惡敗壞的世代!說我要掩面不顧他們,要看他們的結局如何;這實在是敗壞的一代,毫無信實的子女」(申32:5,20)。然而,不是所有的以色列子民都是這樣,而那些對天主的盟約與許諾只是用言語,然後用外在的禮儀形式去回應的人,那些外在的禮儀沒有任何價值,他們認為向上主奉獻祭獻、贖罪祭與祈禱,便能與上主獲得同等的讚頌。這樣的敬禮在耶穌的時代是由在聖殿中的司祭和貴族們所做的。他們並不想結出天主所願意的果實:「萬軍上主的葡萄園就是以色列家,而猶大人即是他鍾愛的幼苗。他原希望正義,看,竟是流血;他原希望公平,看,卻是冤聲」(依5:7)!「他們的敬禮徒有外表,而沒有果實」(瑪21:18-22)。
這個比喻給人的挑戰還沒有結束。父親也要第二個兒去葡萄園工作。第二個兒子的答覆是:我不願意去。然後後悔了,結果去了(30節)。
這是暗示因為外邦人受到以色列人的輕視,現在被提升到兒子的地位。在他們的實際生活中好像並沒有做太多與天主的旨意相配合的事情,現在卻比以色列人提前進入天國。當瑪竇寫這段福音的時候,已大概是耶穌死而復活、升天後五十年了。先知們的宣講也實現了:就是基督徒團體就是由那些外邦人所組成的,而同時大部分亞巴郎的後裔,卻沒有承認耶穌是默西亞,還沒有進入上主的葡萄園內。
這樣的發現也可能帶來危險的暗示,認為這個比喻中的兩個兒子都是歷史人物,對現在的我們沒有任何意義。基督徒將是「第三個兒子」,就是對父親說「是」並承行父親旨意的人。他們自稱有一個明確的信仰及沒有神學錯誤。 他們承諾遵守誡命和訓誡,用歌詠及祈禱讚美上主。
現在讓我們問問自己,我們每日生活的切入點是什麼?(去,今天你到我的葡萄園工作吧!)我們每天習慣的生活方式、我們的立場、每日生活的禮儀對我們有甚麼影響?我們是否已結束仇恨,戰爭,虐待?當我們宣稱自己為基督徒的身份時,難道我們不容易放棄自己陷入妥協的生活嗎?難道我們不會常按世界的標準行事而討人好感嗎?難道我們不會在不公義、不平等及種族歧視下生活嗎?
第三個兒子存在,但我們不是這個兒子。保祿這樣寫:只有天主的兒子耶穌基督,「並不是『是』而又『非』的,在他只有一個『是』(格後2:19)。耶穌是唯一常對天主說「是」的兒子:「父啊,你原來喜歡這樣」(瑪11:26)。
稅吏與娼妓自覺離上主很遠,並沒有承行上主的旨意。他們明白自己在上主面前說「不」,他們不想自欺欺人;他們的良知使他們意識到自己沒有實踐真正的宗教敬禮,沒有實踐由經師和法利塞人所定的誡命與規矩,沒有什麼可以與別人相比的。他們自覺是罪人、在精神上貧困的人、有需要的罪人、軟弱的人,因此他們就是首先接受天主為他們帶來的恩寵。
另一個兄弟,當他放棄自認為正義,放棄自以為做了善事的驕傲,認識到自己的虛偽和厭惡自己的經歷,他就可以進入葡萄園。只有放棄了自認為可以由「是」的說話所帶來的確定性,才能感覺到天主白白的愛所帶來的救恩而喜樂。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