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29, 2020

耶穌顯聖容 (慶日) 8月6日

 

凝視耶穌顯聖容:是每一位門徒必須要經驗的


費爾南多‧阿梅利尼神父(Fr. Fernando Armellini)的福音的釋義。 

86日是耶穌顯聖容瞻禮選讀的福音與四旬期第二主日的一様。

17:1-9



對觀福音的三位聖史,在敘述耶穌顯聖容後,隨即敘述一位癲癇病的男孩被治癒的事蹟。耶穌與伯多祿、雅各伯和若翰一起從山上下來。他們看見有一個人離開人群,跑到耶穌面前請祂幫忙。他說:「老師,求祢可憐我的兒子,他是我的獨生子。看,邪靈一抓住他,他就忽然喊叫,又使他抽瘋和口吐白沬,把他折磨得很苦,還不肯離開。我懇求祢的門徒把邪靈驅走,他們卻做不到。」(路加福音938-40)。

 

 耶穌給了他們「能力和權柄,能制服一切魔鬼和治癒疾病」(路91)。為什麼他們不能執行任務?

 

原因很快就發現:因為他們沒有和老師在山上。那些沒有看到祂光榮聖容的人,不能有效地打擊那些折磨人性的邪惡勢力。

 

傳統的說法,耶穌顯聖容是在大博爾山。這座升起的山,是孤立的,位於厄斯德隆肥沃平原的中央。自古以來,以橡樹,胡蘿蔔和松樹覆蓋,被稱為聖山。在山上是異教徒崇拜的地方;現今這個地方是供人默想及祈禱,在這裏很自然地令人提升目光投向天空及想起天主。

 

不管這個經歷如何令人印象深刻,但也應指出福音不是說大博爾,而是說高山。在聖經語言中,當與上主的親密度到最高時,山並不是表示一個物質的地方,而是天主表現的內在經驗。

 

借用神秘主義的語言,我們可以稱之為靈魂的精神狀態,這些靈魂在天主中被溶解,幾乎可以識別祂的想法和感覺。

 

耶穌離開平原,帶領一些門徒到高處;把他們從人的推理和計算中解脫出來,將它們引入到天父不可思議的設計中。他讓他們上去,然後把他們帶回來,轉變,變到被要求工作的地方。

 

真正愛人類,想參與在世界建立天國,就必須首先將他們的眼睛仰望天國,調教他們的想法和計劃以配合上主。他們首先必須「看到」一個使生命成為禮物的人,不是在失敗者的黑暗的背景中,而是包裹著耀眼的光芒。

 

 在「山」上,耶穌看起來,不同於人們如何評價他。在那裡,他經歷了改變形態:他的容貌改變了,照亮失敗的黑暗,僕人的破舊的衣服變成一件個美麗的高貴長袍,死亡的黑暗溶解在復活節的黎明中。

為了更好的理解這個的信息,現在讓我們重複以下的話:

「主啊!讓我們在被毀容者的臉上,注視到改變了面容的基督。」


由黎國榮兄弟用粵語配音福音釋義。 

 

 

讀經一:達尼爾先知書7:9-10,13-14


我、達尼爾,在神視中,看見寶座安置好了,上面坐著一位萬古常存者。他的衣服潔白如雪,他的頭髮潔白如羊毛,他的寶座好似火焰;寶座的輪子,如同烈火。一道火河湧出,從他面前流下。服事他的,成千上萬;侍立在他面前的,不可勝數。審判者已坐堂,案卷已展開。

我在夜間的神視中觀望:看見一位相似人子者,乘著天上的雲彩而來,走向萬古常存者,便立即被引領到萬古常存者面前。萬古常存者便賜給那相似人子者,統治權、尊榮和國度。各民族、各邦國,及說各種語言的人民,都要事奉那相似人子者;他的王權是永遠的王權,永存不替;他的國度永不滅亡。



 這篇讀經的章節開始時帶出一個戲劇性的夜間神視。達尼爾看見四隻巨大的野獸從海洋中湧出來---這是古代中東敵對世界及混亂的象徵。四大巨獸:第一隻似獅子、第二隻似熊、第二隻似豹、第四隻是最可怕的野獸,以驚人的力量,用鐵牙破碎一切(達 72-8)。

語言和圖像有啟示性,象徵人民歷史的參考和典故並不難解碼,因為在故事的續集中,是同一位先知,他澄清了他們自己的意思(達717-27)。兇猛的動物是四大帝國,在世界上壓迫著天主的子民。

獅子表示巴比倫的血腥統治,這個死者是毀滅耶路撒冷及其聖殿的殘酷城市;熊是梅德人,貪心並隨時準備發動攻擊;有四個頭的豹是波斯人,象徵在獵物上朝著每一個方向窺視的;第四隻野獸,最可怕的,描繪了亞歷山大大帝和他的繼承人,繼業者或六位馬其頓將領的統治。

在他們當中,有一個特別險惡的是安提阿四世,是迫害忠於天主律法的信徒。在達尼爾編輯此書時,正是他掌權的時候。在歷史上,以殘酷及無情對待弱小的統治者,經常都會成功的。他們是侵犯人民權利的帝國,強加暴力和濫用權力,表現得像野獸一樣。

 

世界永遠是依靠天主力量的傲慢統治者的受害者嗎?上主對他的百姓的壓迫漠不關心?這就是達尼爾先知以天主的名義來回答令人痛心的問題。在這篇讀經的第一部份引入了這偉大的場景(9-12節)。

 

寶座在天上。一位年長者 - 代表上主自己 - 坐在審判中,這樣宣判說:野獸的統治權被剝奪,最後一隻被殺死,被撕成碎件投入火中(達7:9-12)。然後發生什麼事?先知繼續報告他的啟示:「我繼續看著夜間的視野。一個像人子的人來到了天上的雲層,他面對著一個偉大的時代,統治權、尊威和王權都給了他。」

 

 「人子」在希伯來文的表達只是簡單的解作「人」。由動物本能驅動的人一直管理世界;現在沒有了,一個人來了,一個有人心的人。這個人物是誰?他不是如四個怪物從海裡來的,而是從天而來,就是從天主而來的。

達尼爾先知書的作者並不是想及個人,而他指的是以色列民,經歷了在安提亞四世統治的大災難後,將從天主那裡得到一個從未有過的永恆的王國。所有人民都不會受到迫害而屈服於他,因為他們的國王是有人性的心。

這個預言寫於險惡的安提亞四世(167-164B.C.)的迫害期間,作者想向他的人民注入勇氣和希望。他肯定壓迫即將結束;還有幾年,天主將以色列統治世界。

這個預言何時實現?兩三年後,以色列統治獲得政治獨立,許多人認為終於是達尼爾所承諾的「人子」統治。事實令人遺憾,這些期望值得懷疑。猶太人抵抗的瑪加伯英雄領袖征服王位,很快忘記了與天主的約,變成壓迫者。他們繼續背誦野獸的劇本:家庭仇恨、權力陰謀、殘酷,精製的法庭生活,宗教和道德腐敗。

 

 預言 - 現在我們知道 – 並不是在他們內完成,而是隨著耶穌的到來,是「人子」開始統治聖者之至高者(谷14:62)。他成為新的演員背誦古代劇本。他改變了劇本,引入了一個新的政策,與每一個年齡的野生動物領域相反,不再是攀升主導,而是下來接受命令;不是奴役弱者,而是提供服務給弱者。

 

他的統治並不是以勝利開始,而是在失敗中。當時的政治權力,經濟和宗教信仰已經聯合起來要消除他,他們殺了他,確實已經結束了他的方案。但取而代之,他的失敗標誌著新世界的開始。

 

儘管人子的王國擁有自己神聖的力量,但要處理憤怒的反對,他總是要擴大自己,佔有所有的心靈。這將是「像黎明的曙光,越來越明亮,直至成日中」(箴4:18)。

 


讀經二:伯多祿後書1:16-19


我們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大能和來臨,宣告給你們,並不是依據虛構的荒誕故事,而是因為我們親眼見過他的光榮。

他實在由天主接受了尊敬和光榮,因為那時曾有這樣的聲音,從顯赫的光榮中發出,向他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 這來自天上的聲音,是我們同他在那座聖山上的時候,親耳聽見的。

因此,我們認定先知的話是確實的,對這話,你們當十分留神,就如留神在暗中發光的燈,直到天亮,晨星在你們心中升起的時候。




 早期的基督徒和保祿本人,都相信上主很快會在榮耀中顯示自己,並將他的信徒引進他的王國。然而,到了第一世紀末,妄想上主沒有來的說法,開始在門徒中傳播;而不信的人則嘲笑地問:「那裏有他所應許的來臨﹖因為自從我們的父老長眠以來,一切照舊存在,全如創造之初一樣。」(伯後34)。

 為了破壞門徒的信仰,一些懷疑論者甚至懷疑上主來臨的預言,只不過是由聰明人發展出來的神話,是為了控制天真和可笑的人。

 

伯多祿的門徒回答這些惡意的影射。他以大師的名義寫道,宣布訊息的真實性有無可辯駁的證據。伯多祿「在聖山上」的個人經歷以及宗徒們看見主耶穌偉大的見證。被包裹在一個神聖顯現的榮耀中,他們「聽到」天上的聲音:「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

 

這不是一個自創的神話故事,這是與納匝肋人耶穌同住的人所接受的啟示;他們從上而來的光,已經凝視在明亮和榮耀的臉上。

 

他繼續說道:我們就像傍晚守候的哨兵,盯著地平線,焦急地等待明亮的「晨星」(默228; 2216),這是新的一天。

 

 預期這個喜樂的日出,信徒的臉容被啟發,他們的步伐由一盞仍然被籠罩在密集的黑暗中照亮世界的燈光帶領。這燈光就是由聖經所傳遞的上主的話(第19節)。

 

福音(17:1-9)


那時候,耶穌帶著伯多祿、雅各伯和他的兄弟若望,單獨帶領他們上了一座高山,在他們面前變了容貌:他的面貌發光,有如太陽,他的衣服潔白如光。

忽然,梅瑟和厄里亞,也顯現給他們,正在同耶穌談論。

伯多祿就開口對耶穌說:「主啊,我們在這裡真好!如果你願意,我就在這裡,搭三個帳棚:一個為你,一個為梅瑟,一個為厄里亞。」

伯多祿還在說話的時候,忽然有一片光耀的雲彩,遮蔽了他們,並且從雲中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從他!」

門徒聽了,就俯伏在地,非常害怕。

於是,耶穌前來,撫摩他們,說:「起來,不要害怕!」他們舉目一看,見不到任何人,只有耶穌獨自一人。

他們從山上下來的時候,耶穌囑咐他們說:「非等人子從死者中復活,你們不要將所見的,告訴任何人。」


耶穌顯聖容的這段經文很容易被解釋為預嘗天國在人間的景象,是耶穌提前給衪這三個最要好的門徒的一種安慰,讓他們在面對以後的困難與挑戰時能鼓起勇氣,勇往直前地嚮往美好的天國。需要謹慎小心的是:在面對福音的一個片段時,我們不能把它理解成是按照時間順序所寫成的歷史事實,而是在此基礎上按照聖經的語言環境寫成的信仰生活反省。因為《瑪竇福音》中的「耶穌顯聖容」與《馬爾谷福音》、《路加福音》中的基本是一樣,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今天的福音是瑪竇的版本,它開始就為我們設置了一個看似不相干的題目:六天後,是什麼事件後呢?福音並沒有告訴我們,但很可能是在斐理伯的凱撒肋亞討論有關耶穌身份的問題後的六天(瑪 1613-20)。我們也會問,耶穌為什麼只帶了三個門徒,並且上了一座高山呢?

 

現在從最後一個問題開始。在《瑪竇福音》中,耶穌通常是在山上教訓門徒,或者完成一些重要的事。耶穌是在山上受誘惑(瑪 48)、在山上宣佈真福八端(瑪 51)、在山上增餅(瑪 1529)、最後也是在山上,復活的基督與門徒們相遇,指示他們要向全世界宣傳福音(瑪 2716)。


沒有必要從舊約聖經中將在山上所發生的事情一個個地找出來。在舊約聖經中,「山」表示將所有的天主子民都聚集在一起的地方。它是與天主相遇的地方:在西乃山上天主顯現給梅瑟,代表以色列子民與天主訂立盟約並將之傳給他們。厄里亞也是在曷勒布山頂與天主相遇(列上 198)。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如果我們讀《出谷紀》第24章,就會發現,梅瑟也是在六天後上山。他並不是一個人上山,是和亞郎、納達布、阿彼胡一起上山(出 2419),並有雲彩遮住他們,梅瑟的面容被來自天主的光所改變(出 3429-30)。

在這段經文的光照下,福音作者的意思與目標是在於介紹耶穌是新梅瑟,是第二位梅瑟。這三位門徒代表全人類,去接受由耶穌所頒佈的法律。耶穌是天主啟示的圓滿與滿全。

他發光有如太陽,他的衣服潔白如光(2節)。這樣的改變也常常出現在聖經中:「我的靈魂,請你向上主讚頌!上主我的天主,你偉大無限,你以尊貴威嚴作你的衣冠:身披光明,好像外氅,展開蒼天,相似棚帳。」(詠 1041-2)這樣的形象證實和表明天主在耶穌身上的臨在。

遮住他們身上的雲彩也表明同樣的意思(5節)。在《出谷紀》中記載,有一片白雲遮住了在曠野中行走的以色列子民(出 1321),這是天主與衪的子民同行的一個標記。當梅瑟接受由天主所頒佈的法律時,有一片雲彩遮住了他所在的那座山(出 2415-16),並且他也改變了面容(出 3929-35)。雲彩與面容發光,是天主臨在的一種表現。

在這樣的背景影響下,《瑪竇福音》證實耶穌顯聖容的事件,在伯多祿、若望和雅各伯的生命的某個時刻是很重要的里程碑,且具有特殊的意義。他們進入天主的世界中,被天主的光所照耀,這樣他們便可以明白師傅的真正身份和他們前進的目標:不是一個即將受世人光榮的天主,而是在受到宗教領袖的譏諷與嘲笑後,將成為眾人反對的對象,被迫害並將被殺害。他也提前告知門徒們,他們的命運將與師傅的一樣。

來自天上的聲音(5節),是猶太經師們很習慣和常用的一種文學表達手法。就是當他們為很長的辯論作總結時,以此表達這是天主的思想。在《瑪竇福音》中,「耶穌顯聖容」是在討論了有關耶穌的身份之後所發生的。就是這位顯聖容的耶穌,向門徒們提出有關衪身份的問題:「人們說人子是誰?」(瑪 1613)。門徒們說出了別人的不同認識後,伯多祿代表宗徒們,自信地回答:耶穌就是人們所希望的默西亞。現在有來自天上的聲音闡述天父的意見:這是我的愛子,是天主忠信的僕人,天主所喜悅的(依 421)。

耶穌受洗時也聽到了同樣的聲音:這是我的愛子(瑪 317),現在也有天父的勸諭:你們應該聽從他。即使他們覺得在這條跟隨耶穌的道路上需要付出和努力,而且這條道路是狹窄的,難以行走的,很難選擇,世人看來是荒唐的,他們也應該聽從衪。

在聖經中,「聽從」這個詞的意義相當於「服從」(出 612;瑪 1815-16)。天父對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的囑咐,即透過他們三人對全人類的邀請;要求他們去實踐天父的命令,就是去實踐耶穌的教導。邀請他們將自己的生命建立在真福的基礎上。

誰是梅瑟和厄里亞?梅瑟是向天主的選民頒佈法律的那一位,厄里亞是第一位先知。為以色列人來說,他們兩位元老代表全部猶太人的經典。

以色列所有聖者的書都有同一個目標:就是建立與耶穌對話的關係,並將人引向衪。如果沒有耶穌,舊約是不可以理解及明白的;反過來說,如果沒有舊約,耶穌就像一個謎。在逾越節那天,耶穌為了使自己的門徒們明白衪的死亡與復活的意義,他從舊約開始,從梅瑟及眾先知開始,把全部經書論及他的話,都給他們解釋了(路 2427)。

伯多祿說建三個帳蓬,也是很難理解與解釋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這裡有一個以色列子民所經歷過的出谷事件的反省;而且,伯多祿經歷了目睹基督的光榮後,獲得了精神上的喜悅,想永遠與基督停留在這樣的光榮境界中。誰想在這裡建一個帳蓬,就是想停在一個固定的位置而不想移動,至少一段時間是這樣的。耶穌卻相反,他時常朝著一個目標走去,門徒們也必須在這條路上跟隨衪。

我們的靈修經驗可以幫助我們明白這樣的事件:在與天主長時間的對話後,我們不情願地回到生活中,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社會衝突或家庭分裂,或一些悲劇事件等,這些可能使我們感到恐懼。我們知道,聆聽天主聖言也不是我們的全部生活,不能只停留在教堂或者避靜的綠洲中。我們必須要走出來,為兄弟姊妹們服務,向受苦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成為那些心靈缺少愛護與安慰的人的近人。藉著祈禱明白要走的路之後,必須跟隨耶穌上耶路撒冷,奉獻自己的生命。

總結「耶穌顯聖容」的意義:整部舊約藉耶穌得以滿全,並在耶穌身上找到其意義;然而,伯多祿卻不明白正在發生的事情。他對耶穌的宣認(瑪 1616),認為耶穌是一個偉大而重要的人物,從這樣的景象所吸引。他想為耶穌、梅瑟和厄里亞搭三個帳蓬。而天主糾正了伯多祿的想法:耶穌並不只是一個普通的立法者或先知,而是天父的愛子。

三個人也不能並排而行。很明顯,耶穌絕對比其他兩人突顯而優越。以色列民聽到了由梅瑟和天主所派遣的先知們傳達的命令與話語;現在這個聲音,由天父所聲明,通過基督到達人類。門徒們只應該聽從並服從耶穌一位,這就是為什麼當三位門徒向上看的時候,沒有看見別的,而只有耶穌。梅瑟與厄里亞消失了,他們完成了使命,將默西亞介紹給世界,一位新先知,一位新的立法者。

這樣,天主在梅瑟去世前對以色列子民所作的許諾美妙地完成了:「上主你的天主,要由你中間,由你兄弟中,為你興起一位像我一樣的先知,你們應聽信他」(申 1815)。


 

 

甲年常年期第十九主日

危機使信德更堅強


費爾南多‧阿梅利尼神父(Fr. Fernando Armellini)的福音的釋義。 

 

緊張,衝突及誤解,一直伴隨著教會與世界的關係。尤其在十七、十八世紀時,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佔據了世界的思想:認為世界純粹是由物質構成,且無條件地相信與服從人的理智和思想,對信德和超自然的認識也構成了威脅。在十九世紀,隨著歷史研究與考古學的發展,也顯示了有很多與傳統聖經的解釋不相符的地方。由於懷疑和恐懼,信徒對於這些的不相符的反應未能立時平靜,以致思想、語言、和宗教習俗的淨化受到拖延、挫折、反思及混亂。

在「梵二」會議之後,由於世俗挑戰的刺激,今天的教會已有明顯的改變。從學習和默想天主聖言,到每位基督徒可以手上擁有「聖經」;這正好像將天主的話交托於世界,讓世界了解天主的面容。天主不再是一個被監禁在古代,而是以人的新面容出現。教會是更注重福傳,即使遇到矛盾,也要將社會建立在具有真正價值的基礎上,並要向世界傳遞。

現世發生的一些類似事情,已在厄里亞先知時代發生了,像今天第一篇讀經所記載的。耶穌要求他的門徒在心態上要有更大的改變,如同福音所帶出的信息。這並不只是時代的標誌,而且通過非基督徒的嚴厲批判,皈依的道路是尚未結束的。聖神邀請基督徒超越現世的悲傷,因為不斷增加的恐懼使人的思想,思維,目光與心靈成為世俗精神的奴隸。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樣的信息,現在讓我們重複以下的話:上主,即使我要走過陰森的幽谷,我也不怕凶險,因為有你與我同在。

由黎國榮兄弟用粵語配音福音釋義。 

 

讀經一:列上19:911-13

    9他來到那裡,進了一個山洞,在那裡過夜;有上主的話傳於他說:「厄里亞,你在這裡做什麼﹖」11上主吩咐他說:「你出來,站在山上,立在上主面前。」那時,上主正從那裡經過,在上主面前,暴風大作,裂山碎石,但是,上主卻不在風暴中;暴風以後有地震,但是上主亦不在地震中;12地震以後有烈火,但是上主仍不在烈火中;烈火以後,有輕微細弱的風聲。 13厄里亞一聽見這聲音,即用外衣蒙住臉出來,站在洞口。

 

我們來到公元前9世紀中葉,奧默尼(OMRI),這位有能力且勇敢的將軍在一次反叛的戰爭後獲是了權力。《列王紀上》這本書很簡短地記載了這件事,只有短短六節經文(列上16:23-28)。在他統治以色列十一年期間,他的王國內所發生的重大政治、社會,尤其是宗教上的變化,就是以色列人的歷史真實寫照。在撒瑪黎雅山上建立了新的首都,發明了新的農業技術、鼓勵人們彼此商業往來、學習先進的文化、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軍隊。在短短的時間內,使以色列變成一個富裕而強大的國家。

 

以色列人藉著通婚與鄰近國家的關係得到了鞏固,但接下來便有一個悲劇性的結果:他的一個兒子,阿卡布(ACAB),一個玩弄陰謀的人,與提洛的女兒,依則貝爾通婚。依則貝爾是一個既有魅力,又背信棄義的人。這樣,背判天主的時刻開始了。外邦人的女子迷惑以色列人朝拜外邦人所供奉的神巴爾和阿舍拉。為它們在撒瑪黎雅山上建了一座廟宇,而且還規定王國內的人必須朝拜它們。

 

在這段緊張的時期,又興起了一位先知厄里亞,他的言辭熾熱如火炬(德48:1)。他由約旦的基肋阿德而來,身穿皮衣,腰束皮帶(列下1:8),度著一種克苦的生活。他很快就意識到了皇后進行的思想和良知的「殖民化」,他干預並譴責以色列人在宗教與倫理生活敗壞的危險。儘管他的努力與勇氣,並未能說服人民保存對天主的信仰。在極度失望之餘,有一日他對天主說:「我為上主萬軍的天主憂心如焚,因為以色列子民背棄了你的盟約,毀壞了你的祭壇,刀斬了你的先知,只剩下了我一個,他們還要奪取我的性命」(列上19:14)。今天的第一篇讀經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開始的。

 

為了逃避依則背耳的殺害,厄里亞便逃跑。通過曠野的路逃到了天主的山 — 西乃山上。四百年前,梅瑟與天主就是在這座山上說話。厄里亞到達了,進入山洞過了一夜。天主邀請他到山洞外,等待祂顯示自己的面容時,「在上主面前,風暴大作,裂山碎石,在風暴後有地震」(11-12節)。按照先知的理解,這些都是上主臨在​​的明顯標記。實際上,天主在過去常與自己忠信的僕人,在這些印象深刻的自然現像中同在。天主曾經在火中和煙霧中顯現給梅瑟,山都為之搖晃(出19:16-19)。依則貝耳的神巴爾,也曾經在風暴和暴雨中,乘著雲彩,在旋風中顯現出來。厄里亞感到驚訝的是,上主並不是暴風中,也不在地震與火中。「烈火以後,有輕微細弱的風聲」(12節),厄里亞聽到這樣的聲音後,立刻用外衣蒙著自己的臉,他明白這是天主經過的一刻,天主以全新的方式顯示自己。

 12節在希伯來語中的意思,並不是說「細弱的風聲」,而是先知聽到了一個很安靜的聲音。在安靜中先知接受了上主的啟示,並踏上了他的信德之旅。到這裏為止,天主所顯示出來的形象完全還是古代人所認識的形象:強大、令人害怕,並且隨時準備向敵人顯示自己的能力,並懲罰他們。他就是經常在加爾默耳山上與巴爾神作戰,且戰勝它(列上18:20-40)。現在厄里亞明白:不是上主在這種自然現象的激流中誅殺了巴爾的先知,而是他們將巴爾當做偶像來崇拜。

天主在這種安靜的聲音中顯示了自己真正的面容,厄里亞明白他對天主的熱忱並不是狂熱的表現,也明白「只留下他一人」去朝拜天主是來自一種教條主義,以及對別人不容忍的態度。但是,厄里亞並沒有發覺在以色列還有七千人沒有向巴爾獻祭朝拜(列上19:18)。上主對他說:「去,你回到你的曠野路上去」(列上19:15)。厄里亞聽從了上主在安靜的聲音中所發出的命令。

其實,每個人都可以體會到厄里亞內在的靈修經驗,只要能夠回到內在的安靜中,從內心拒絕外在的聲音。外在的聲音為人豎起一個假的天主形象,並導致偶像崇拜;而人在內心才能反省聖經與福音帶來的信息,才能聽到真正天主的聲音,就是在基督面容上所表現的天主的容貌。

 

讀經二:羅9:1-5

1我在基督內說實話,並不說謊,有我的良心在聖神內與我一同作證:2我的憂愁極大,我心中不斷的痛苦;3為救我的弟兄,我血統的同胞,就是被詛咒,與基督隔絕,我也甘心情願。 4他們是以色列人:義子的名份、光榮、盟約、法律、禮儀以及恩許,都是他們的;5聖神也是他們的,並且基督按血統說,也是從他們來的,他是在萬有之上,世世代代應受讚美的天主!阿們。


 

《訓道篇》說:「智慧愈多,煩惱愈多;學問越廣,憂慮越深」(訓1:18)。這句話也可以這樣解釋:愛的越多,痛苦越多。當我們的子女,兄弟姊妹做出令人費解的決定和那些破壞生命的人,都深深地傷害了我們,他們一直陪伴著我們,令我們擺脫不了,因而快樂的時刻也籠罩著苦澀和憂鬱。

我們不要想我們周圍這些可愛的人,是為了放棄可以得到的幸福而這樣做。我們愛教會,我們也希望教會像她的新郎所希望的那樣:純潔如「原野的水仙,谷中的百合」(歌2:1)。但是我們有時看到教會有意無意地與世俗權力聯合在一起,我們因而對此感到迷茫與猶豫不決,感到教會沒有福音精神。

對為愛而受苦的人可以做什麼?沒有甚麼可以做,除了以天主的耐性, 繼續愛和等待,相信福音的種子可以帶來心靈悔改的神蹟。

 

保祿的例子富有啟發性。他內心深深地感到,基督被自己的子民拒絕所帶來的悲劇,他非常想念以色列的救恩,他說:「為救我的弟兄,我血統的同胞,就是被詛咒,與基督隔絕,我也甘心情願」(3節)。保祿真誠的話使人想起梅瑟向天主代求說:「現在只求你赦免他們的罪,不然,就把我從你所記錄的冊子上抹去罷」(出32:32)。

保祿不明白,為什麼被選的子民,亞巴郎的子民,天主許諾的繼承人,會拒絕天主派遣來的默西亞(1-2)。當保祿給信羅馬人時,離耶穌的死亡與復活已約有三十年。在這期間,保祿同各種方法向他的以色列兄弟宣報基督的救贖,但是沒有任何成果,甚至遭受強烈的拒絕。

在最後兩節(5-6節)列舉以色列是天主的選民的原因;最後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基督是這個民族的後裔的事實。 

現世雖然有很多悲傷的原因,但有一點可以安慰宗徒的就是:天主的許諾是不可撤回的。如果天主允許以色列子民的心變硬,那就是要他們因著背判而受到憐憫(羅11:2932)。為愛而受傷的人,因著這個理由應該可以獲得安慰。每一個歷史就是天主的一部救恩史。

 

 

福音:瑪14:22-33


22耶穌即刻催迫門徒上船,在他以先到對岸去;這其間,他遣散了群眾。 23耶穌遣散了群眾以後,便私自上山祈禱去了。到了夜晚,他獨自一個人在那裡。 24船已離岸幾里了,受著波浪的顛簸,因為吹的是逆風。 25夜間四更時分,耶穌步行海上,朝著他們走來。 26門徒看見他在海上行走,就驚駭說:「是個妖怪。」並且嚇得大叫起來。 27耶穌立即向他們說道:「放心!是我。不必害怕!28伯多祿回答說:「主!如果是你,就叫我在水面上步行到你那裡罷!29耶穌說:「來罷!」伯多祿遂從船上下來,走在水面上,往耶穌那裡去。 30但他一見風勢很強,就害怕起來,並開始下沉,遂大叫說:「主,救我罷!31耶穌立刻伸手拉住他,對他說:「小信德的人哪!你為甚麼懷疑?32他們一上了船,風就停了。 33船上的人便朝拜他說:「你真是天主子。」

 

「起來,吃罷!因為你還有一段很遠的路」。這是天主的天使在曠野裡向厄里亞說的。於是先知便起身,吃了喝了,由天使所給的食物獲得了力量,在曠野走四十天四十夜,終於到達天主的山曷勒布(列上19:7-8)。

這個天使給厄里亞先知水與麵包這禮物的著名故事,在福音中天主的啟示與讀經一的的敘述有點相似。

福音是在重複讀經一中的情節:門徒和耶穌所奉獻的食物(瑪14:13-20)。他們正按照耶穌的命令行動:他們都上了船,朝著對岸划去。就像厄里亞一樣,正等待上主的啟示。 

在這個片段中有幾個特別之處。我們很難理解耶穌為什麼給予一個命令——讓他們單獨出發?在那個時刻他們能去哪裡?耶穌為什麼不與他們同行?為什麼要花費很長時間在海上?好像並不是天氣的原因,因為他們都是很平靜地留在山上祈禱,直到天亮(25節)。尤其感到意外的是,伯多祿想在海面上行走,雖然他是一個很熟練的游泳者,但是由於害怕而下沉(若21:7)。

人們對聖經學者們的釋經產生懷疑。我們要注意的是,這些細節是邀請人們謹慎地理解這段聖經,因為這段聖經寫的不是一個奇蹟,而是用聖經中的一些圖像來表達它想表達的意義。

其中一些圖像非常清楚。黑夜的昏暗,首先,是在傍晚發生的;其實,黑夜表示否定的意義。在舊約中很多地方都提到這種意義,如《聖詠》作者說:「我的天主,我白天呼號,你不應允;我黑夜哀禱,你仍默靜」(詠22:3)。

門徒們必須面對這樣的黑暗。到了傍晚,耶穌催促他們上船,朝對岸划去。這給人的印象是門徒們想與耶穌在一起;但實際上,他們由耶穌所奉獻的餅吃飽了之後,想單獨去冒險,走這條路。耶穌所給他們的餅,代表耶穌的話和耶穌在聖體聖事中的親臨。由基督聖體和天主聖言所滋養,他們有了足夠的力量,可以單獨前進,甚至可以單獨越過難關。

 如果耶穌這時在船上,那麼黑暗就不會存在了,但現在黑暗卻佈滿了整個天空。

 

「到了傍晚」(瑪14:15),在聖經言語中,象徵耶穌一天的結束,是他一天生活的結束,是他單獨上山祈禱的時刻,是他遠離群眾的時刻,是他與天主進行交流的時刻。這就是為什麼門徒們會遇到黑暗。黑暗是失去方向與懷疑的象徵,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信友感到疑惑。在某些時刻,面對信仰挑戰的人覺得自己孤身一人,經驗著憂傷,感受到天主保持沉默,於是詢問天主有關自己的選擇、奉獻、付出,以及聖召的意義何在?

然後有「逆風」。以色列子民有過在狂風中的經歷:「忽然從曠野那邊吹來一陣颶風,刮倒了房屋的四角」(約1:19),他們記得強烈的東風襲擊船隻(詠48:8)。「他一發命,風浪狂掀,海中波濤頓時高翻,時而忽躍沖天,時而忽墜深淵;處此危急之中,他們膽戰心寒,恍惚暈眩,有如醉漢;一切的經驗,全部紊亂」(詠107:25-27)。

「致厄弗所書」的作者用這種圖像,說明人的思想與理智反對基督的理由,他對自己團體的基督徒說:「使我們不再做小孩子,為各種教義之風所飄盪,所捲去,而中了人的陰謀,陷於引入荒謬的詭計」(弗4:14)。

在舊約中,「水」象徵帶來死亡的力量。聖詠的作者,被一種重病折磨地幾乎死去,他向天主呼喊說:「求你自高處伸出你的手,救拔我,求你由洪水和外人手中,拯救我」(詠1447)。在痊癒後,他對天主說:「死亡的狂濤環圍著我,凶惡的險波驚嚇著我」(詠18),因為「他由高處伸手將我拉住,他由洪水之中將我提出」(詠18:17)天主對自己的子民許諾:「當你由水中經過時,我必與你在一起;當你渡河時,河水不得淹沒你;當你在火中走過時,你不致烙傷,火焰也燒不著你」(依432)。

以色列人經常對水感到害怕,只有上主說:「不要害怕旋風與風暴在天主聖言力量下,天主造了穹蒼,分開了穹蒼以下的水和穹蒼以上的水。」(創17)天主是唯一有能力平息波浪的衝擊(詠10725-30)惟有他展開天空,步行海波之上(約98)。

明白了「水」的意義之後,現在可以明白為什麼門徒們感到害怕:他們害怕被死亡與邪惡的勢力所捲走,他們只感受到黑暗勢力的存在,卻沒有發現耶穌在他們身邊。這是他們不可逃避,而要面對的問題與挑戰。

船在逆風中顛簸,在原文中,「顛簸」這個詞的意思是「進行一種試驗」。「顛簸」表示將一種金屬在很堅硬的石頭中進行強烈地摩擦,以檢驗這種金屬是寶貴的,還是平庸的。海浪刮起很大的風,幾乎將門徒們吞噬,但這對他們來說是必須的考驗,如果他們想讓自己的信德成熟,就必須從以自我中心的思想中走出來,意識到主耶穌就在他們身邊。

在這種情況下,耶穌步行海面,好像只有天主才可以這樣做(約98)。門徒們不相信,他們以為是見到了鬼怪。難道這就是他們的反應嗎﹖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他們沒有認出耶穌來? 

我們面對的不是按照時間順序發生的事,而是天主要藉此帶給我們什麼的信息。瑪竇是用聖經中的語言描寫他的團體,在那個時刻正面對很多考驗。外在的環境使他們感到非常憂傷,尤其是他們覺得找不到可以解釋這種情況的理由:一種無序的狀態,使他們感覺不到師傅臨在於他們中,如同耶穌對基督徒團體的保證,與由此帶來的勇氣,這都被外在的環境所淹沒。

福音作者想啟發他們:耶穌已許諾,祂與門徒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瑪28:20)。但是,這種「同在」並不是身體上的,像那些群眾與耶穌一起走過巴勒斯坦的路,而是以另一方式臨在於基督徒團體中,就是他們所認為的「鬼怪」一樣。福音作者就是用這種模糊的寫法,描述復活的上主及祂的新生命存在的狀態。在復活的那天,耶穌顯現給同他常在一起的門徒們,他們卻「感到害怕,以為是見了鬼怪」(路24:37)。

要認出基督的臨在並不容易,只有用信德的眼才可以認出耶穌的臨在。

 

今天福音片段的第二部分(28-33節),是繼續耶穌與伯多祿的對話。這段福音從伯多祿的請求開始:「如果是你,主,就讓我從水面上行走到你那裡去吧」(28節)。如果只從字面意義去看,我們會覺得伯多祿的問題很奇怪;但是如果從整段敘述在聖經中的象徵意義去理解,意義就很清楚。伯多祿是宗徒中的首位,認為自己的師傅— 就是復活的基督 — 已經戰勝了死亡的洪水,現在步行在海上,生活在天主的世界裡。伯多祿知道自己被召跟隨耶穌,是在生命的恩賜中;但是死亡卻令他膽怯,他害怕自己未能成功跟隨耶穌,於是他請求耶穌賜予他力量,戰勝恐懼與死亡,並帶領他走向天主。

只要伯多祿將目光注視在耶穌身上,便可以在水面上行走;但當他減少對耶穌的信德時,當他懷疑自己的選擇與正在走的道路時,立刻感到害怕,便開始下沉,並覺得會被淹沒,失掉生命。

這其實是在描寫我們生命的存在條件。「你們朝我走過來吧」— 這是復活的基督對今天的每個門徒所講的。不要害怕失去自己的生命!如果你猶豫,死亡將使你感到害怕;如果你相信天主所說的話,死亡的洪流將不會嚇怕你,你將通過死亡的途徑到達復活的光榮。

 

 

 

甲年常年期第十八主日

吃飽的人也會再餓

費爾南多‧阿梅利尼神父(Fr. Fernando Armellini)的福音的釋義。 

 

「上主為被欺的人作辯護,上主給饑餓的人賜食物,上主使被囚的人得自由」(詠146:7),這是虔誠的猶太人對天主做的信德宣誓。聖母瑪利亞也在她的《讚主曲》中歌頌上主:他曾使饑餓者飽饗美物(路1:53)。如今,面對將近四分之一的人生活在貧困與饑餓中,天主的這句話怎樣理解呢?如果每天成千上萬的兒童死於饑荒,同時有很多人在垃圾中不停地尋找食物吃;那麼,照顧田野的百合花與空中飛鳥的天主是不是忘記了自己的子女們?為什麼天父不俯聽人每天所做的祈禱:求你今天賞給我們日用的食糧。

貧困的人感到饑餓,富有的人也有煩惱、憂愁和孤獨,因為各種財富不可能是恒久的。家財萬貫的人,感到滿足後,在很短日子裡,就又開始煩亂,且感到內心空虛,他們必須重新開始尋找別的可以滿足的東西。擁有的越多,就越感到不滿足和空虛,內心不滿足的慾望使自己掉進死亡的漩渦裡而不能自拔。

壓緊的彈簧是有可能斷裂的。人一定可以找到使自己吃飽的麵包與宴席,在那裡充滿了喜悅的美酒;但是只有一條路可以將人帶向那裡,且沒有捷徑。當人們在禮品店、珠寶店、古玩店前行走時,感到好像找到了一條「幸福之路」,其實這些都是騙人的;而那些宣講各種奇蹟的發生,幻想各種超自然事情的發生與天主神聖奇蹟的介入,其實也是一種幻想,因為天主的行為並不代替人的行為。

奇蹟是天主所許諾,並由天主的話語而完成的:哪裡天主的福音被人接受,哪裡的人內心就會從自私自利的毒害中釋放出來,並樂意與人分享,與人共融。當人擁有這種心情時,對現世麵包的饑渴就會消失,將會被天主的愛所飽飫。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樣的信息,現在讓我們重複以下的話:天主通過人手,滿足衪子女們的需要。

由黎國榮兄弟用粵語配音福音釋義。 

 

讀經一:依55:1-3

1!凡口渴的,請到水泉來!那沒有錢的,也請來罷!請來買不花錢,不索值的酒和奶吃!2你們為什麼為那些不能充食的東西花錢,為那些不足果腹的東西浪費薪金呢﹖你們若細心聽我,你們就能吃豐美的食物,你們的心靈必因脂膏而喜悅。3你們如側耳,走近我前來聽,你們必將獲得生命;我要與你們訂立一項永久的盟約,即誓許于達味的慈惠。


 

現在我們在巴比倫,離耶路撒冷被毀和異鄉充軍生活已有五十年了。他們生活在異鄉的經驗,使他們感到非常灰心,希望有一天聽到先知宣佈巴比倫王國立刻滅亡,使他們獲得自由,返回故鄉的消息。

在今日的讀經一中,這段聖經給人列舉了一個充滿食物與美酒的盛筵。不需要付錢就可以參與,唯一的條件就是感覺到對盛筵的渴望(1節)。先知其實意識到,也明白,大部分充軍者並不饑渴,他們已經在巴比倫安定下來,對這裡或好或壞的環境已經習慣了,而且並不想返回自己的家鄉,開始一種新生活。他們願意留在現在的環境中。如果他們家中有積蓄,那是因為他們想在美索不達米亞購置家中所需;他們並沒有意識到,他們正處於危險與不幸中,這些都可以為他們帶來意想不到的事。總之,他們對這個「盛筵」並不感興趣,所以他們拒絕這個邀請。

先知堅持試圖讓他們去反思:他們現在的生命是沒有意義與空虛的,因為他們雖然花費財富購置家產,卻不能使他們得到滿足(2節),只有那些有勇氣出發的人,才可以體驗到由上主所準備的真實生活的喜悅。但是,先知的宣講沒有得到接納,只有少數以色列子民離開了巴比倫,其餘大部分人都沒有感到即將臨於他們生活中的危險,並沒有覺察到這是他們新的出谷」。那些返回到自己故土的人,也沒有找到什麼筵席,而且覺得很多事情更糟糕了,必須面對各種災禍、困難、不幸,因此返回家鄉的人覺得他們上當受騙了。

現在必須回到以色列人在充軍前的生活情景中。天主對他們的許諾,不能只從物質角度理解,天主是要實現他的許諾,但並不是立刻,或在很近的未來,天主的盛筵是天主為人提供救恩的一個標記。

以色列人在巴比倫充軍,其實就是所有的人都可能成為奴隸的一個象徵。人為了不能滿足的事情而花費自己的錢財。那一位邀請人去赴筵並許諾真正的喜樂,而人對未來通往自由與幸福的路卻感到害怕,這種情形,在今日的社會與教會中還是一樣存在,而且與以色列子民的經驗也一樣。

天主並不將自己的許諾擺在人面前,讓人看見,也不給一個確信的依據。祂所要求的就是人對衪的許諾無條件地相信,並滿懷信心。只有雙腳踏上了通往天國台階的人,才能作證自己找到了天國的盛筵。天主的喜悅可以感染很多人,並使不信的人改變自己而進入天國。

 

讀經二:羅8:3537-39

35那麼,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是困苦嗎﹖是窘迫嗎﹖是迫害嗎﹖是饑餓嗎﹖是赤貧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37然而,靠著那愛我們的主,我們在這一切事上,大獲全勝,38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亡,是生活,是天使,是掌權者,是現存的或將來的事物,是有權能者,39是崇高或深遠的勢力,或其他任何受造之物,都不能使我們與天主的愛相隔絕,即是與我們的主基督耶穌之內的愛相隔絕。


 

到底是什麼原因使人失去信德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人的逆境使人失去信心,但同時它也是成功的機遇。如果生命一帆風順,人就會覺得不需要天主,且不與天主的旨意合作,因為渴望的都已經擁有了;衝突、疲勞、災禍、不幸,令人難以忍受,使人失去信心,遠離天主與基督。保祿為我們列舉了七種這樣的困難:困苦、窘迫、迫害、饑餓、赤貧、危險、刀劍(35節)。其中有些,保祿在他的生命中體驗到了(格後11:24-33)。每一個人都可以由保祿列舉的這些困難中感受到這樣的經驗,感受到給自己帶來的挑戰。今天,我也試著列舉一些例子,為了基督而使我們冒險的例子:怕失去成功與享受的機會,對基督失去信心,自己人性的軟弱所帶來的挑戰,與人作惡的傾向,因害羞而不感承認自己的錯誤,因後悔而使人感到自己的可憐,產生悲傷,帶來失望,以及懷疑是否被天主所愛。

人時常受到誘惑,就是選擇一個與福音精神和原則相反的生活方式;但是保祿卻保證:沒有什麼可以將人與天主的愛隔絕(35節),是天主為人打開了大門,只有天主將人帶上了要人走的那條路後,天主才會將打開的門關閉,因為只有天主知道怎樣做。

 

福音:瑪14:13-21


13耶穌一聽說這消息,就從那裡上船,私下退到荒野地方;群眾聽說了,就從各城裡步行跟了他去。14他一下船,看見一大夥群眾,便對他們動了憐憫的心,治好了他們的病人。15到了傍晚,門徒到他跟前說:「這地方是荒野,時候已不早了,請你遣散群眾罷!叫他們各自到村莊去買食物。16耶穌卻對他們說:「他們不必去,你們給他們吃的罷!17門徒對他說:「我們這裡什麼也沒有,只有五個餅和兩條魚。18耶穌說:「你們給我拿到這裡來!19遂又吩咐群眾坐在草地上,然後拿起那五個餅和兩條魚,望天祝福了;把餅掰開,遞給門徒,門徒再分給群眾。20眾人吃了,也都飽了;然後他們把剩餘的碎塊收了滿滿十二筐。21吃的人數,除了婦女和小孩外,約有五千。

 

如果將這個耶穌增餅的奇蹟只看成他顯示自己神性能力的一個例子,那麼就有很多我們不能明白的難點。「遣散群眾」的敘述並不像是真實事件,因為是一大群人。敘述「時間很晚了」暗示黑暗即將來臨,已經不適合給一群人發放麵包了,從哪裡來的這十二個蘿筐?他們將這十二個蘿筐隨身攜帶在身上嗎?……還有另外更大的問題是:有誰會相信,耶穌在二千年前使五千人吃飽了,但是事實是在今天,天主還允許許多人是因溫飽問題而死亡呢?

現在很難確定,在那天晚上,在提比利亞海邊到底真的發生了什麼事,這個並不重要。福音作者用了六個「版本」來描述這個片段,每一個都帶出不同的信息。現在讓我們看看今天福音給我們的信息。

在耶穌時代,人們普遍認為,默西亞會給人們一些認識自己的標記,並行大奇蹟,默西亞將集合自己的子民,並將他們帶到曠野,在那裡重複行「瑪納」的奇蹟。

耶穌離開城市,並有一大群人跟隨衪進入曠野(13節),福音作者借此想讓人知道這位就是新梅瑟。以色列子民由埃及出來並進入天主所許諾的福地,但是還沒有獲得自由,還沒有與拯救並帶領他們出來的天主共融。這就是為什麼要重新進入曠野的原因。

如果還要明白更多的消息,就要進入這一福音片段所處的前後背景中去瞭解。瑪竇在此之前寫了黑落德王的生日宴會,就在這樣的場景下若翰洗者被告殺害了(瑪14:3-12)。這樣的宴會代表社會的腐敗、壓榨與對別人的血腥統治;而如果誰跟隨基督,就必須放棄這些。在曠野中,以基督為基礎與中心的社會建立起來。其特徵如下:首先是由耶穌帶領的,並和每個人之間都有一種新而合一的關係。耶穌對他們動了憐憫的心(14節)。這個動詞片語並不只表示一種表面和廣泛的心理反應,而是一種觸動內心、由腹部發出的感覺(猶太人認為一個人的中心是在腹部)。之前我們已經見過這個動詞片語:「他一見到群眾,就對他們動了慈心,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像沒有牧人的羊」(瑪9:36)。

面對別人的需要,耶穌不是無動於衷,他認為有必要參與。耶穌從內心明瞭。人的需要觸動耶穌內心的感覺。然而,耶穌對人的憐憫並不是帶給人灰心喪志和詛咒,不像一些無用自責的話,或者像一顆不開花結果的植物,而是對受苦者的立刻行動:「他一下船,看見一大夥群眾,便對他們動了憐憫的心,治好了他們的病人」(14節)。

憐憫,也就是與別人一起受苦,是一種內在的力量。這種力量也要求耶穌的門徒們盡力建設新的社會。只有與師傅有相同感受的人,才能感受到有必要完全效法耶穌的行動:愛的憐憫。保祿這樣勸誡說:「你們該懷有基督耶穌所懷有的心情」(斐2:5),「應與喜樂的一同喜樂,與哭泣的一同哭泣,彼此要同心合意,不可心高妄想,卻要俯就卑微的人。不可自作聰明」(羅12:15-16)。在這種緊迫的內在要求下所完成的善工,是一個標記,是基督的神臨在宗徒們身上的標記。

耶穌並不只是面對疾病的挑戰,也接受了人性軟弱與無能的挑戰。他不僅像人一樣面對缺少食物的擔憂,也感受到缺少生活必須品所帶來的困難。面對世界上的饑餓問題,耶穌的答案是什麼?

如果耶穌想用奇蹟來解決這樣的問題,那麼今天福音的片段對我們就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耶穌並沒有為我們中的任何一人行同樣的奇蹟。耶穌的行動告訴自己的門徒們,他們可以也必須幫助每一位饑餓的人。天主不願意將人放在一邊而單獨解決人類的問題,沒有人的合作,天主解決不了人的問題。

第一個要注意的,就是人想放棄自己的責任,特別是擔任領導的責任,就是「請你遣散群眾罷!叫他們各自到村莊去買食物」(15節)。這是門徒們的建議,他們不明白,跟隨耶穌就意味著負起責任,要特別照顧有需要的人。而耶穌的回答是,不能遣散他們,你們同樣也要給他們吃的(16節)。面對這個答案,門徒們也將自己的困難說了出來,其實這也是我們的困難:意思是我拿出所擁有的也不夠(17節)。如果每人只是很自私地只為自己保存財物,害怕會失去所擁有的,那麼這個世界饑餓將是永久存在的。

耶穌要求門徒們將自己的所有,即使耶穌也覺少得可憐的,分施出來。五個餅與兩條魚:七塊很小的食物,可是這已是全部的象徵。沒有什麼物質值得保存的,人的慷慨必須是無條件的和沒有限制的。財物共用是耶穌的建議,和唯一與天父旨意相吻合的方法,因為天父願意自己的子女們表現出真正的兄弟友愛之情,不只為自己積蓄,或不壟斷為所有人所準備的財富。當在每人的思想與行動中為他人考慮一份時(不僅是財富,而是所有的一切,包括自己的時間、態度、智慧、能力……),奇蹟就會出現:就會有滿足和使人不再饑餓的食物,社會就會進步。實際上,在人的慷慨大方的行動上,常伴隨著天主的祝福。

耶穌所賜予的食物並不單是物質的層面。如同水的意義一樣,在以色列,麵包也是天主智慧的象徵。舊約中的先知與智者都這樣說:「智慧建造了房舍,雕琢了七根石柱,宰殺了牲畜,配製了美酒,鋪設了飯桌,派出自己的使女,在城市高處吶喊:誰是無知的,請轉身到這裡來!她對愚鈍的人說:『你們來,吃我的食糧,飲我配製的』」(箴9:1-5!亞毛斯先知也宣佈饑餓將臨於此地:「看,那日子一來臨──吾主上主的斷語──我必使饑餓臨於此地,不是對食物的饑餓,也不是對水的饑渴,而是對聽上主的話的饑渴」(亞8:11)。

耶穌也證實:「人生活不只靠餅,也靠天主口中所發的一切言語」(瑪4:4)。耶穌賜予人,且使人得到營養的食物,就是從天主口中所發出的每一句話,甚至耶穌自己就是使人得到飽飫的食物,對天主的話必須吸收。

瑪竇這樣敘述:「耶穌拿起餅來,舉目望天,祝謝了,擘開,分給門徒們,門徒們將這餅分給群眾」(19節)。這樣的動作與這些話語使我們起起了聖體聖事。福音作者為了使自己的基督徒團體明白,在吸收了通過宗徒們的宣講所帶來的精神食糧,就是天主賜予他們的麵包後,也應該參與聖體聖事這個盛筵,可以使他們得到飽飫的食物。

饑餓的人有五千,這個數字是以色列人的象徵。天主賜予這些人食物,他們是第一批受邀參與先知所宣佈的筵席的人。以色列人吃飽後,碎屑收集了十二筐。「十二」是新的基督徒團體的象徵,就是由十二宗徒所組成的圍繞在耶穌周圍的團體。這們的團體從來不缺少食物,那就是基督,因為基督就是基督信徒團體永不枯竭的食物,永遠是豐盛與富足的。

耶穌通過自己的門徒們,就是那些分施麵包的人,在任何時代、任何地點,都繼續滿足著饑餓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