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3, 2018

一些來自不可見世界的跡象

復活期第二主日





根據聖經的觀點,人是由灰土做成的,與土地、植物、動物有密切的關係,這些都是好的。這樣的人與希臘哲學中談到的人不同,他不是身體的囚徒,而是喜歡成為一個能夠自我意識,自由和愛的身體。擁有作為物質的身體,人感覺到內在地需要與他溝通,通過具體的、可接觸的方式,包括精神世界。對於這種需求,禮儀中通過聖事來實現,由可以看得見和感覺得到的象徵和標記來完成與不可見現實的聯繫。
對於有物質肉體的人,要求他們的信仰在沒有任何物質依托是不可能的,像多瑪斯聲稱要檢查感官無法察覺的東西也是一個錯誤。
耶穌進入復活的狀態,雖然我們今天可以用眼睛看到或者雙手觸摸到的更加真實,但卻無法驗證。如同嬰兒只有在出生後才能夠看見母親的容貌,人也只有在離開這個世界後才可能看見復活的耶穌的容貌。不過,現在,復活耶穌已經給了我們一些具體的標記,幫助我們認識在信仰和希望中不可見的事實。
如果在世界上出現了一個全新的社會、如果團體中為大的成為小的、富有的願意自己成為窮人、敵人像兄弟姐妹的被愛、發命令的視自己是為僕人,那麼,這毫無疑問就是明確定的標記:耶穌是活著的,他的聖神正在世界上工作。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樣的信息,讓我們重複以下的話:
主,從你的教會身上,世界等待看到你復活的標記。

 


讀經一 (宗4:32-35

眾信徒都是一心一意,凡各人所有的,沒有人說是自己的,都歸公用。宗徒們以大德能,作證主耶穌的復活,在眾人前大受愛戴。在他們中,沒有一個貧乏的人,因為凡有田地和房屋的,賣了以後,都把賣得的價錢帶來,放在宗徒們腳前,照每人所需要的分配。

有些話語在聽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有些則隨風而逝。今天讀經的核心告訴我們,宗徒們為耶穌作了有力的見證,所以他們的講道也非常有效果。他們勇敢慷慨地為耶穌作證,不怕威脅、侮辱和暴力。大司祭亞納斯和蓋法恐嚇他們不許以耶穌的名義講話和教導,但是伯多祿和若望回答他們:「聽從你們而不聽從天主,在天主前是否合理,你們評斷罷!因為我們不得不說我們所見所聞的事」(宗4:19-20)。
不過,他們的話語之所以具有強大的影響力,不只是因為他們講話清楚而且有勇氣。為他們所宣講的真理賦予不可抗拒的強大力量的,不是奇蹟,而是他們的團體展現了一種全新的生活,表現出一種特殊的,人們聞所未聞的特徵:「眾人一心一意」(32),凡各人所有的,沒有人說是自己的,都歸公用。」(32)他們非常喜歡這種新的生活方式,路加詳細解釋說:「在他們中,沒有一個貧乏的人,因為凡有田地和房屋的,賣了以後,都把賣得的價錢帶來,放在宗徒們腳前,照每人所需要的分配」(34-35)。
這並不是公元30-40年前後耶路撒冷的編年紀實,而是一篇教理教授。作者選取了當時確實發生的一些事情(這些事情確實存在,比如「有位若瑟,宗徒稱之為巴爾納伯,解說『安慰之子』,是肋未人,生於塞浦路斯島,他有田地,賣了以後,也把銀錢帶來,放在宗徒腳前。」),通過這些事情指出,聖神希望的人際關係和感覺,要在真正的基督徒團體內建立起來。
今天社會視競爭為正常合理的現象:強者比弱者優越,才能高的輕視才能弱小的,甚至認為競爭是刺激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但是,一個團體如果是建立在互相服務的基礎上,把才能看作是上主的無償恩賜而不是為了賺取利益,彼此分享財富,那麼前述的這些通常被認為是合理、正常的觀點就會受到顛覆。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團體,充滿德能,像是不屬於這個世界,備受尊敬(33)。希伯來人和異教徒質問這種全新的奇特的生活方式其根源是什麼呢?宗徒們異口同聲回答:「我們這樣生活,因為基督復活了!」
那麼現在清楚了,宗徒們的見證之所以有力,是因為團體生活的全新面貌,那種共融的感覺。復活的基督不能在世界上被看到,但是來自基督聖神的基督徒團體則在眾人的目光下。
初期基督徒明白,對復活基督的信仰與對世俗世界的依賴是不相容的。一個很有意義的直接見證是撒莫撒塔的路奇阿諾(Lucian of Samosata),這位著名的諷刺劇作家反對迷信和盲信,其中也談論到基督徒團體。作者以輕快的語言敘述了當時基督徒的生活方式:「他們信服彼此都是兄弟姐妹,像他們所宣誓信仰的那樣,他們拒絕希臘神祇,崇拜那位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智者,根據他的法律要求生活。他們輕視一切財富,相信彼此平等,共同生活,不關心物質財產。所以,如果有一個精明的騙子知道如何處理財物,戲弄著這些輕信的傻瓜,很快他就會變成富人」(《朝聖者的死亡》,p.13)。
今天幾乎害怕向信徒提到信仰基督必不可少的一個結果:管理財務的一種完全不同的新方式。在社會上,一般來說私有財產權常常被揮霍或者濫用,這讓我們懷疑聖詠中說的:「大地和其中的萬物,屬於上主,世界和其間的居民,屬於上主。」或者如上主說:「土地是我的,你們為我只是旅客或住客」(肋25:23)。
復活節的光明宣告守財奴式的生活沒有意義,如果他忘記:「我們在此沒有常存的城邑,而是尋求那將來的城邑」(希13:14);「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界上,同樣也不能帶走什麼」(弟前6:7-8)。
只有宣講和實踐出互愛互助的團體生活,實踐財富共享,才能夠有力見證復活耶穌的精神在這個世界上的臨在。

讀經二 (若一5:1-6

凡信耶穌為默西亞的,是由天主所生的;凡愛生他之父的,也必愛那由他所生的。
幾時我們愛天主,又遵行他的誡命,由此知道我們真愛天主的子女。原來愛天主,就是遵行他的誡命,而他的誡命並不沉重,因為凡是由天主所生的,必得勝世界;得勝世界的勝利武器,就是我們的信德。誰是得勝世界的呢?不是那信耶穌為天主子的人嗎?這位就是經過水及血而來的耶穌基督,他不但以水,而且也是以水及血而來的;並且有聖神作證,因為聖神是真理。

聖熱羅尼莫(St. Jerome)敘述說,宗徒若望老年以後,被邀請在彌撒中講道的時候沒有別的話說,就只是重複:「我親愛的孩子們,你們要彼此相愛」,如果有人請他教導一些新東西,他回答:「這就是主的教導,沒有別的,這足夠了。」
愛兄弟姐妹,是這封信的主題,將陪伴我們整個復活期主日。這封信寫在一世紀末,當時處於危機時期,有一些與信仰不符的神學觀念在基督徒團體中流行。這些錯誤思想中,有的認為耶穌不是基督默西亞,天主子沒有真正的降生成人,只是外表上取得人形;有的輕視物質而偏激地高舉聖神;有的拒絕慈善行動,認為只要相信真理,就能夠救自己。
若望在書信的開始就確認天主聖子道成肉身的事實:「論到那從起初就有的生命的聖言,就是我們聽見過,我們親眼看見過,瞻仰過,以及我們親手摸過的生命的聖言--這生命已顯示出來,我們看見了,也為他作證,且把這原與父同在,且已顯示給我們的永遠的生命,傳報給你們--我們將所見所聞的傳報給你們,為使你們也同我們相通;原來我們是同父和他的子耶穌基督相通的。我們給你們寫這些事,是為「 孩子們,我們愛,不可只用言語,也不可只用口舌,而要用行動和事實」(若一3:18)。
這四個主日內,若望一書全部的信息都可以概括為一句話:「可愛的諸位,我們應該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出於天主;凡有愛的,都是生於天主,也認識天主」(若一4:7)
今天讀經的經文好像是對逾越之夜受洗的基督徒所說的,他們因信德成為天主的子女;然後指出,主是基督,是生於天主,那麼就會有新生命:凡是愛生他之父的,也必愛那由他所生的。 1
為了建設新人類再也沒有比這個基礎更加堅固的。如果我們都是同一個父親的兒女,那麼不論我們屬於什麼種族,宣稱哪一種宗教,或者出生和成長在哪一種文化下,我們都一樣被天主所愛,都被召叫把天主給我們的愛給予兄弟姐妹。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兄弟姐妹冷漠無情,他就不可能愛天主;如果沒有愛,就不可能是真宗教。
在讀經的最後部分(5-8),出現了兩個神秘象徵。強調耶穌來到世界是「通過水和血。」
其象徵意義有很多,不過最明顯是耶穌被刺透的肋旁。在福音中,若望告訴我們耶穌在萬分痛苦的死亡後,「一個士兵用長矛刺透了他的肋旁,馬上從那裡流出血和水」若19:3-4)。

 

血和水,在聖經中,指生命。耶穌把生命帶到世界上,在十字架高處贈送給人類。他的「生命呼吸」(默11:11)是聖神。每一天他的聖神仍然通過兩件聖事,藉著水和血賜給我們:洗禮和聖體聖事。

 

福音 (若20:19-31

正是那一周的第一天晚上,門徒所在的地方,因為怕猶太人,門戶都關著,耶穌來了,站在中間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說了這話,便把手和肋旁指給他們看。門徒見了主,便喜歡起來。
耶穌又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樣派遣你們。」說了這話,就向他們噓了一口氣,說:「你們領受聖神罷!你們赦免誰的罪,就給誰赦免;你們存留誰的,就給誰存留。」
十二人中的一個,號稱狄狄摩的多默,當耶穌來時,卻沒有和他們在一起。別的門徒向他說:「我們看見了主。」但他對他們說:「我除非看見他手上的釘孔,用我的指頭,探入釘孔;用我的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決不信。」
八天以後,耶穌的門徒又在屋裡,多默也和他們在一起。門戶關著,耶穌來了,站在中間說:「願你們平安!然後對多默說:「把你的指頭伸到這裡來,看看我的手罷!並伸過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旁,不要作無信的人,但要作個有信德的人。」多默回答說:「我主!我天主!耶穌對他說:「因為你看見了我,才相信嗎?那些沒有看見而相信的,才是有福的!
耶穌在門徒前還行了許多其他的神蹟,沒有記在這部書上。這些所記錄的,是為叫你們信耶穌是默西亞,天主子;並使你們信的人,賴他的名獲得生命。

今天的讀經可以按照復活後耶穌的顯現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19-23),耶穌向弟子們傳遞聖神,藉此賦予他們戰勝邪惡的力量。在聖神降臨節我們聽到的會是同樣的讀經。第二部分(24-31),關於多默的著名故事。
多默的多疑已經成了格言被引用在日常生活中了。誰表現出多疑,常常會被說:「像多默一樣無信。」不過,這好像並不是壞事情,只不過要求自己也看到別人已經看到過的。憑什麼只要求多默沒有看見就靠著別人的話相信呢?
但是,難道只有多默才懷疑,而其他宗徒都很快地完全地相信了耶穌的復活嗎?似乎不是這樣。
馬爾谷福音告訴我們,耶穌顯現給十一個宗徒:「最後,當他們十一人坐席的時候,耶穌顯現給他們,責斥他們的無信和心硬,因為他們不信那些在他由死者中復活後,見了他的人」(谷16:14)。路加福音中也告訴我們,耶穌的顯現驚嚇了宗徒們,他責問他們:「你們為什麼恐惶﹖為什麼心裡起了疑慮﹖」(路24:38
瑪竇福音最後部分,甚至說耶穌在加里肋亞山上顯現給弟子們的時候,也就是比在耶路撒冷顯現很晚以後,仍然有些人持懷疑態度。 (瑪28:17
所以可能是所有的人都懷疑過,不只是可憐的多默。那為什麼若望好像要把別人都有的懷疑全部加在多默身上呢?我們來理解一下。
當若望寫作的時候,大約是95年左右,多默已經殉道很多年了,所以首先並不是若望要敗壞多默的聲譽。而是涉及到信仰問題,當時基督徒團體中很多人表現出來懷疑態度,為了回答他們的問題,若望寫了這個故事。他們是第三代基督徒,沒有看到過耶穌,許多人甚至也沒有見到過宗徒。所以他們進入信仰有些困難,對很多事情懷疑、爭論,希望親眼看到,親手摸到,親自見證耶穌是不是復活了。他們質問:什麼理由能夠讓我們相信呢?我們是不是也可能獲得有關復活的耶穌的直接經驗呢?有沒有關於他仍然活著的證明呢?為什麼他不再繼續顯現了呢?這些問題今天我們仍然會問。
對此,馬爾谷、路加和瑪竇都回答說所有的弟子都懷疑過。他們對耶穌復活的相信既不是很簡單也不是很快的,而是都經歷了漫長、艱難的過程。儘管耶穌給了他們很多標記,指出他自己仍然活著、已經進入天主聖父的榮耀。
若望的回答不一樣,他把多默作為一個例子,來表達每一個門徒進入信仰所經過的懷疑。我們不知道為什麼若望把多默拿出來作案例,或許是多默進入對復活的耶穌的信仰經歷了更多的困難和更長的時間。
若望希望告訴當時他的基督徒團體和今天的我們,復活的耶穌所擁有的生命不是我們的感覺所能夠捕捉的,對於這種生命,我們的手不能觸摸、我們的眼睛不能看到,而只能通過信仰。這同樣適用於那些親眼看到過復活的耶穌的宗徒們。
不能把信仰建立在眼睛看到,或者科學證明上。誰希望通過看到、觸摸、驗證來信仰,那他只能放棄信仰。
我們說:「看到的人是有福的」。而對於耶穌,相反,沒有看到而相信的人是有福的,這不是因為他們這樣相信就有更多的功勞,而是因為這樣的信德更加單純、純粹,甚至這才是唯一的純粹信仰。誰明確地看到,那他所擁有的只不過是事實。
多默在若望福音中出現過二次,都不是很正面的形象,而總是不理解、含糊、誤解耶穌的話和選擇。
第一次是得到拉匝祿死了的消息,耶穌決定去猶太。多默認為這時候跟隨耶穌去,會是去送死。他沒有明白耶穌是生命之主,而是失望、焦慮:「我們也跟他一起去死吧」(若11:16)。
最後的晚餐上,耶穌講述他正在走的路,這條路是通過死亡進入生命。多默再次插嘴:「主,我們不知道你往哪裡去,怎麼知道那條路呢?」(若14:5)。看上次去非常迷網  、猶豫、懷疑,他無法接受他所不理解的。今天讀經中是第三次,
好像若望狠心要拿多默這個形像開刀。可是在最後,若望卻為多默樹立了一個正義的形象:通過多默的口,對信仰做了最高、最隆重的宣誓,通過多默的口,宗徒們的信仰旅程達到終點,來到目的地。
在福音的開始,最初的兩位門徒稱呼耶穌:辣彼(若1:38)。這是探尋耶穌身份的第一步。時間過了不久,安德肋就進入了更深的認識,告訴他的兄弟西滿說:「我們找到默西亞了」(若1:41)。納塔乃耳直覺很強,很快就明白自己與誰在一起,在做什麼,他向耶穌聲明:「你是天主子。」(若1:49)撒瑪利亞人認為耶穌是世界的救世主(若4:43),人們認為他是先知(若6:14),那個天生的瞎子宣認他是「主」(若9:38),而比拉多說耶穌是「猶太人的王」 (若19:19)。是多默,對耶穌的身份做了最後的確認:我的主,我的天主。這是聖經對雅威的稱呼(詠35:23)。所以,多默是第一個承認耶穌神性的人,是第一個終於明白當耶
穌說「我和父是一個」(若10:30)這話是什麼意思。
今天讀經的結束部分(30-31),解釋為什麼若望寫了這本書。他說到「記號」(奇蹟),這裡記載的不是全部,但是足夠了,因為:第一,這是為了引起對耶穌的信仰;第二,通過信仰,獲得生命。
第四福音書中,若望把耶穌行的奇蹟叫做:記號。耶穌行這些奇蹟,並不是為了感動相信他的人,他甚至曾經譴責那些除非看到奇蹟才信的人們(若4:48),若望記載這些奇蹟也不是為了讓讀者驚訝,而是為了展示耶穌的神性能力。
記號,並不是驗證,而是啟示耶穌的身份,他是人還是神,以及他的使命。引導人從物質世界的事件上升到耶穌指出的真理,直到堅定而持久地相信他。誰如果不理解「記號」,在聖體聖事中分發的麵餅上就不能接受耶穌是生命的麵餅;在天生瞎子的治愈中也不能認出耶穌是世界的光明;在拉匝祿的復活中也不能看出耶穌是生命的主。

在福音的序言中,若望用這個詞「記號」含義很廣:指耶穌這個人全部的啟示,他慈悲的行動(治愈和增加麵餅)和他的話語(若12:37)。誰閱讀這本福音書,並且理解這些記號,就會清楚耶穌這個人是誰,就會考慮自己的信仰選擇。承認耶穌是主,信靠他,並且對自己的生活做出選擇。
所以對那些為信仰尋找理由的人們,唯一的驗證就是福音書。那裡一直迴響著耶穌的話,閃耀著耶穌這個人。在聖言本人之外,沒有其他驗證。
重新聆聽耶穌講過的寓言「善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記號」:「我的羊認識我的聲音」(若10:4-5,27)。福音迴響著善牧的聲音,他的羊群足夠辨析他獨特的聲音,並且被他吸引,沒有必要再顯現。
但是在哪裡可以聽到這聲音呢?哪裡迴響著這聲音呢?今天仍然可能重複宗徒們在逾越節的經驗嗎?可以重複「八天後」的經驗嗎?如何重複?
我們知道耶穌的二次顯現都是在主日,那些看到復活的耶穌的人們都是同樣一群人,耶穌說的話也一樣:「祝你們平安」,在二次會晤中,耶穌都出示了他的傷痕。還有一些其它的細節,不過這四點足夠幫助我們解答疑問了。
門徒們聚集在家裡。若望非常清楚地指出耶穌來到門徒們中間是在主日,也就是每一個第八天基督徒團體聚集慶祝擘餅的日子。當信徒們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復活的耶穌就顯現了。通過禮儀主持人,耶穌問候門徒們,如同逾越節的晚上,八天之後他同樣問候他們:「祝你們平安」。
那就是耶穌生動地顯現給門徒們的時候。凡是像多默那樣沒有出席在基督徒團體聚會中的人,就不可能有關於復活耶穌的經驗(24-25),不能聽到耶穌的問候和耶穌的話,不能接受耶穌的平安和寬恕(19 ,26,23),不能感受從耶穌而來的喜樂(20),不能領受他的聖神(22)。凡是在主日不參加基督徒團體聚會的人,即使是自己祈禱,可能獲得對於天主的經驗,但是不會獲得對於復活耶穌的經驗,因為對於復活耶穌的經驗要在聚會中的基督徒團體中獲得。
那些沒有遇到復活耶穌的人們怎麼辦?像多默一樣為了獲得信仰,需要驗證,但是驗證不會有。
多默並沒有把手深入耶穌的傷口。經文並沒有告訴我們多默是不是確實碰觸到了復活的耶穌,確認的是他「在聽到」復活耶穌的聲音之後,像團體其他成員一樣宣認了對耶穌的信仰。這種經驗的可能性對每一個時代的基督徒都是可以獲得的——在每一個「第八天」。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