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27, 2018

見證人,是「看見」上主的人

復活主日


復活前夕

聖週五



聖週四

 



若望書信開始的話令人非常感動:「我們聽見過,親眼看見過,瞻仰過,以及我們親手摸過的——生命之言,……我們也傳報給你們」(若一1:1- 3)。他的經驗讓人羨慕,可是無法重複。然而,要成為「基督的見證人」,並不是必須要與納匝肋的耶穌,一起走上巴勒斯坦的路途。


保祿,他也沒有直接見過耶穌,卻也成了見證人:「為你見到我的事,以及我將要顯現給你的事作證」(宗26:16),並且從耶穌那裡領受了任務:「你怎樣在耶路撒冷為我作證,也該怎樣在羅馬為我作證」(宗23:11)。


要成為見證人,需要的是「看見」活著的主,超越死亡。


見證並不是要一個好榜樣,這當然有用,但見證其實是另一個含義。一個經歷死亡進入生命的人;一個被復活的光照耀,肯定他的生活方式改變並獲得了新的意義的人;一個在基督的信仰中獲得了對喜樂和痛苦的意義,不論是喜樂還是憂傷的時刻都不會失去希望的人,這些人就成為見證人。


讓我們來問問自己:我們的一切計劃是否一直都以復活的基督為基礎?當我們購買、銷售、交談、繼承遺產、選擇是不是再要一個兒子……等等,我們有想過復活的耶穌嗎?或者我們認為這個現實世界與逾越節沒有任何關係?


誰「看見」過主,沒有了主就不能做任何事情。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樣的信息,現在讓我們重複以下的話: 如果我們打開心靈去理解聖經
我們就會看主。

 


讀經一 (宗10:3437-43


伯多祿遂開口說:你們都知道:在若翰宣講洗禮以後,從加里亞開始,在全猶太所發生的事:天主怎樣以聖神和德能傅了納匝肋的耶穌,使他巡行各處,施恩行善,治好一切受魔鬼壓制的人,因為天主同他在一起。
我們就是他在猶太人地域和耶路撒冷所行一切的見證人。他們卻把他懸在木架上,殺死了。第三天,天主使他復活了,叫他顯現出來,不是給所有的百姓,而是給天主所預揀的見證人,就是給我們這些在他從死者中復活後,與他同食共飲的人。他吩咐我們向百姓講道,指證他就是天主所立的生者與死者的判官。一切先知都為他作證:凡信他的人,賴他的名字都要獲得罪赦。

今天的讀經是宗徒大事錄中伯多祿八篇講話中的第五篇。背景是凱撒勒雅,在百夫長科爾乃略家裡,聚集了一群正在等待接受洗禮的異教徒。


這段經文很珍貴,因為這是表達初期基督徒團體如何講授信仰。作者把它放在伯多祿的口裡,是為了贏得權威,保證其官方價值。我們來看看這個宣講中有甚麼重點


首先,談到耶穌的生活。「他行了很多善事,照顧所有被惡傷害的人們,因為在他內有天主的力量」(37-38)。文中也指出了他開始做這些事情的地點和時間,一切都開始於加里肋亞,在接受若翰洗禮之後。之前,他在納匝肋度過的童年和青年時期,可以滿足我們的好奇,可是與我們的信仰沒有關係。

伯多祿強調的是具體的事件,可以驗證的,人們都知道的,因為基督徒的信仰不是建基於神秘沉思,或者神話人物,而是一個具體的人,生活在一個確的時間和地點。我們期望伯多祿至少也有宣講福音的提示,但取而代之的是他直接進入到這個現實世界,他因為耶穌而產生的轉變,一個新世界開始了。

這篇宣講的第二個要點是:人們做了什麼?他們沒有接納受天主派遣的耶穌,而是把他釘死在了十字架上。 (39


天主怎樣反應呢?伯多祿說:祂不能拋棄自己忠誠的僕人,不會讓他做死亡的囚徒,祂復活了耶穌。天主的工作與人的相反,他們把他置於死地,把他推向墳墓。天主是安慰生命和給予生命的主。這是我們信仰的基本信條。 (40.


最後指出弟子們的使命:他們是這些事情的見證人(3941),被派遣去宣講和見證耶穌是生者和死者的審判官(42)。這條真理是信經的一部分不是威脅,而是喜樂的信息。宗徒們需要告訴一切人,耶穌不是判罪的審判官,而是天主檢視每一個人生活的標準,衡量一個人成功和失敗的度量衡,沒有更高的實例。猶太人不能自恃信仰天主和遵守法律就高枕無憂。天主建立的參考坐標不是法律和傳統,也不是人確定的什麼標準,而是耶穌,也只是耶穌。


宗徒們是耶穌的見證人,因為他們曾經與他一起生活,與他一起吃喝,親耳聆聽他的教導,看見他完成的奇蹟。他們的見證是他們與耶穌在一起的唯一經驗,這足夠那些願意以虔誠和純潔的心聆聽的人們享用。


讀經二 (哥3:1-4



你們既然與基督一同復活了,就該追求天上的事,在那裡有基督坐在天主的右邊。你們該思念天上的事,不該思念地上的事,因為你們已經死了,你們的生命已與基督一同藏在天主內了;當基督,我們的生命顯現時,那時,你們也要與衪一同出現在光榮之中。

保祿寫信給哥羅森的基督徒,回憶他們領受洗禮的那天,獲得新生命,這生命的完滿實現不是在這個世界,而是在天主的世界。 .



關於這個新生命的信仰,基督徒與無神論者不同。無神論者相信人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奮鬥,在這個世界上就可以獲得救恩。


可是,即使所有的物質方面問題都解決了,有足夠的食物給所有的人吃,痛苦和疾病也都被征服了,還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在人心深處:我為什麼活著?為什麼死?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只有死後而復活的耶穌才能夠給這些問題以滿意的答覆。


保祿並不是告訴基督徒不要對這個現實世界不感興趣,他們都要像其他人一樣,要工作和努力。儘管如此,基督徒相信完滿豐盈的生命不是在這個世界上可以達到的。 (2

善行是不能缺少的,這些是新生命的實際展示,是耶穌臨於我們生命中的記號。如同果實需要長在活力充沛的樹幹上,人的善行也需要耶穌。


福音 (若20:1-9


一周的第一天,清晨,天還黑的時候,瑪利亞瑪達肋納來到墳墓那裡,看見石頭已從墓門挪開了。
於是她跑去見西滿伯多祿和耶穌所愛的那另一個門徒,對他們說:有人從墳墓中把主搬走了,我們不知道他們把他放在那裡了。
伯多祿便和那另一個門徒出來,往墳墓那裡去了。
兩人一起跑,但那另一個門徒比伯多祿跑得快,先來到了墳墓那裡。他俯身看見放著的殮布,卻沒有進去。隨著他的西滿伯多祿也來到了,進了墳墓,看見了放著的殮布,也看見耶穌頭上的那塊汗巾,不同殮布放在一起;而另在一處捲著。
那時,先來到墳墓的那個門徒,也進去了,一看見就相信了。這是因為他們還不明白,耶穌必須從死者中復活的那段聖經。

一周的第一天,清晨,天還黑的時候,瑪利亞瑪達肋納來到墳墓那裡,……1)復活節福音讀經的前幾個字讓我們感覺到,或者幾乎可以呼吸到死亡已經獲得勝利的記號。大地覆蓋著沉默、靜寂,一個婦女孤獨、無畏地行走在黑暗中。似乎死亡自動接掌了權力,沉默和黑暗在慶祝勝利。權力、罪惡、不正義、狡猾似乎決定性地壓倒了生命的力量。

 


可是我們看到什麼事情發生了呢?當瑪利亞發現墳墓空了時候:場景像施了魔法一樣變化了。被一個顫抖的聲音打中,所有的人物都從麻木中震醒,開始快速運動:瑪利亞瑪達肋納跑去見西滿伯多祿和耶穌所愛的那另一個門徒,……兩人一起跑,但那另一個門徒比伯多祿跑得快,先來到了墳墓那裡。2-4)一切都讓他們震驚,安息日之後的這一天,生命以全部的力量重新爆發了。天主介入了,墳墓被分開了,可是瑪利亞瑪達肋納還沒有明白,她以為遺體被偷走了。她的反應是本能、自然的,任何人面對這樣的空墳墓都會這麼想。


我們可以肯定這第一個意見,但是也可以繼續追問其意義。面對死亡,我們可以屈服,或者痛哭,也可以向高天的光明打開心門。


現在瑪利亞瑪達肋納離開現場了,在跑向信仰的競賽中,她的見證傳遞給了另外兩位宗徒。一位大家都知道了,就是伯多祿;另一位沒有名字,一般認為是宗徒若望。但是這種身份的澄清在很晚以後了,大約在若望去世後一百多年。我們可以認為就是這位耶穌最愛的宗徒,儘管如此,在若望福音中,這個形象肯定有一個象徵意義。


這個宗徒沒有名字,但總是與伯多祿經常有些聯繫:

1、他與安德肋一起進入場景。有一天他們兩人看見耶穌路過,問耶穌在哪裡住,就跟隨他去了他住的地方,整夜留在那裡。這與伯多祿有什麼關係?關係在於他比伯多祿更早到達耶穌那裡(若1:35-40)。

2、關於這位宗徒,直到最後的晚餐前一直再也沒有提起過。在晚餐上耶穌說十二宗徒中有人要出賣我。誰會知道是哪一個出賣老師呢?誰能夠認出來哪些人與耶穌站在一起,哪些人反對耶穌呢?不是伯多路,而是這位沒有名字的宗徒,他頭靠在耶穌胸前(若13:23-26)。
3、在耶穌受難期間,伯多祿停下了,而且否認老師,可是無名宗徒有勇氣跟隨耶穌,進入大司祭的家,在整個審訊過程中陪伴在耶穌附近(若18:15-27

4、在加爾瓦略山,伯多祿不在,他逃跑了。耶穌的愛徒,這位無名宗徒與耶穌在一起,陪伴耶穌的母親站在十字架下(若望19:25-27)。

5、然後是今天的讀經,伯多祿不論是在物質還是精神方面的競賽過程中都再次落後了,後面我們馬上會看到(若20:3-10)。

6、在提伯里亞海,是這位無名宗徒先認出了站在海岸的那個男人是復活的主,然後伯多祿才認出來(若21:7)。

7、最後,耶穌派遣宗徒們跟隨他,伯多祿沒有勇氣一個人出發,感覺到需要耶穌愛徒陪伴身旁(若21:20-25)。

 

那麼這些信息告訴我們什麼呢?為什麼他沒有名字呢?

 

他代表真正的耶穌弟子。當他第一次遇到耶穌的時候,毫不猶豫地直接跟隨了耶穌,。為了和耶穌在一起,聆聽師傅的講話,他連睡覺都不顧了。他了解耶穌,而且能夠馬上發現誰是耶穌的朋友、誰是敵人。即使在生命遇到威脅的時候,他仍然跟隨耶穌。這位宗徒沒有名字,因為每一個人都被邀請擁有這個身份。


現在我們看一看跑向墳墓的這兩位宗徒。無名宗徒率先到達,彎腰低頭看到殮布在地面上,但是沒有進去。後來伯多祿到了,他進了墳墓,看到殮布和耶穌頭上的那塊汗巾,沒有同殮布放在一起,而另在一處捲著。
沒有任何奇蹟,沒有天使顯現,所能夠看到的只是死亡的記號。或許兩位宗徒有個直覺,像若望克里斯托莫所說:不論是誰把遺體搬走了,不可能鎮定自若、井然有序地先把殮布解下來,把汗巾整齊地捲起來放在頭旁邊。遺體看來不應該是被盜。

 

伯多祿又停下來了,感到震驚和驚訝。他感覺到了,可是沒有能力再往前超越。他的思路被鎖在所看到的死亡場景下。而無名宗徒步伐更加超前:他看到了就開始相信了(8)。這是走向信仰復活的主的步伐中關鍵一步。面對死亡的記號,墳墓、殮布、汗巾……,無名宗徒開始領悟到生命的勝利。


接著經文繼續同時及到兩位門徒這是因為他們還不明白,耶穌必須從死者中復活的那段聖經9)這似乎不合邏輯,至少對於無名宗徒。可是,在這裡,若望不是在冷漠地編輯編年史,而是在對他的基督徒團體指出信仰的路徑。從記號出發,也就是福音書中記錄的材料(若望20:30-31),但是如果不學習聖經,聆聽並且執行天主的話,這一切都會仍然繼續留在奧秘和無法理解中。是聖經和天主的話照耀我們的心靈和頭腦,啟發我們的內心而使我們發現復活的主。真正的宗徒不需要其它驗證,不需要天使博士托馬斯陳列的邏輯推理。

 

耶穌曾告訴門徒:「如果落在土地裡的種子不死去,仍然是一粒;只有死去了,才結出數倍的果實」。誰如果仍然不相信這一點,仍然認為生命的贈與是荒唐和瘋狂的,那是因為他在贈禮後所看到的只是死亡的記號。可是在逾越節的光輝下,真正的宗徒「開始」理解,為了兄弟姐妹贈出的生命,明白了天主的祝福。


這一段讀經的結尾部分,兩位宗徒返回到家裡10)。給人的印象好像是一切都回到了過去,沒有任何改變,但事實並非如此。這位宗徒認識了耶穌,見證了那些事情,看到了那些記號。他們每一天繼續的生活,可是一個繼續沮喪和失望,另一個被光明所引導,升起新希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