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復活的主相遇
在葡萄牙流行著這樣的一句諺語:進入教堂要穿著得體。這樣的說法目的在於強調人們應該在星期日喜樂,因為這一天是人們藉團體聚會與復活基督相遇的日子。
今天復活節八日慶期的第八天(若20:19、26),因此是滿心喜悅的日子。耶穌的復活重新將門徒們聚集起來,使他們重燃心火,使他們的心靈向經上記載的一切開放,並明白其中的奧跡。「在他們分餅的時候,他們的眼開了並認出耶穌。」(路24:31-32)
福音作者並不是描述事件發生的準確時間,也不是敘述一個完美事件的秩序。在安息日後的第一天,門徒們看見主;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基督徒團體才選擇這一天聚會,並聆聽天主的話語(宗20:7-12),一同吃主的晚餐(格前11:20、26),一起祈禱並分享各自所擁有的。
在每週的第一天,信徒們聚在一起,將自己所節省的放在一起(格前16:2),當作禮物獻給團體,再將這些收集起來的東西分施予那些有需要的人或較貧困的團體。
公元112年,一位外教的作者,若望皮利(PLINIO IL GIOVANI)可以為我們提供初期基督徒團體彼此相親相愛的證據。他在寫給當時的羅馬皇帝的一封信中說:「基督徒每星期固定一天聚集在一起,天亮以前就開始詠唱對耶穌基督的讚美,就像是他們的天主一樣。」那是星期日,是主的日子(默1:10),就是每個基督徒團體在禮儀中所慶祝的,表達他們的信德與生命的一天。
為了更好的理解這樣的信息,現在讓我們重複這句話:
就像初生的嬰兒一樣,慈母教會用天主的話滋養這些子女。
讀經一 宗2:42-47
他們專心聽取宗徒的訓誨,時常團聚,擘餅,祈禱。因為宗徒顯了許多奇跡異事,每人都懷著敬畏之情。凡信了的人,常齊集一處,一切所有皆歸公用。他們把產業和財物變賣,按照每人的需要分配。每天都成群結隊地前往聖殿,也挨戶擘餅,懷著歡樂和誠實的心一起進食。他們常讚頌天主,也獲得了全民眾的愛戴;上主天天使那些得救的人加入會眾。
所有復活期主日的第一篇讀經都取自《宗徒大事錄》,它是敘述福音在世界的傳播和初期基督徒團體誕生的一本書。今天的福音,敘述聖神降臨後在瑪利亞和宗徒們的帶領下,初期基督徒團體生活的情況。主要內容在讀經的開始兩句(42-43節),對宗徒訓誨的忠信與對財物的共用,一起分餅,共同祈禱。現在讓我們仔細地分析這幾點。
首先,日常生活中對天主聖言的忠信:十二宗徒並不像猶太經師們,他們不只是重複經上的記載;而且宣布時期已滿,經上所記載的與先知所預言的在耶穌身上得以圓滿實現(宗4:33)。在逾越節的光照下向人們解釋耶穌那不可理解的死亡。
為今天來說,需要聆聽的只有一樣,就是天主聖言;在天主聖言上才能建立我們的信德(羅10:14-17)。宗教熱忱、一時的衝動,所謂個人的啟示,這些不是別的,都是易碎的權宜之計,這樣會讓人失望。
其次,財物共用:在倫理道德領域,基督徒要與非基督徒有不同的選擇;但是當討論管理財產時卻與別人沒什麼不同:經營管理、做生意、收集財產,就像耶穌的復活一樣,如果不從救恩的角度看,就沒有什麼意思。
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團體在復活光輝的照耀下,他們共同分享所有(宗2:44)。這是誰想到的?又是誰在做呢?這樣的改變在團體生活中得以體現出來,自然而言也有些不愉快的事情發生。各人所有的都不說自己所擁有(宗4:32),每人按照各人所需取用(宗2:45;4:35),並不是說自己比別人更加大方而去施捨,卻放棄自己對財物的擁有權。這樣做並不是輕視這個世界,而是對所擁有的一切自願放下,除去自私的心。
基督徒的理念並不是貧窮,而是去建設一個沒有貧窮的社會(宗4:34)。如果我們相信耶穌復活了,就不會作物質的奴隸。財物共用是準備好為自己周圍的兄弟姊妹服務的一個標記。
財富本身並不壞。如果能夠用財富幫助別人,財富本身是有意義的。貧窮才是壞的,因為它使天國的境界消失。基督徒團體內,成員之間彼此的分享就是實踐仁愛的精神,這樣也是消滅貧窮。就像在四世紀的巴西略說的:「如果每人都為自己所擁有的感到滿足,將多餘的部分還給別人,那麼這樣就沒有人感到富有,也沒有人感到貧窮。
耶路撒冷的基督徒與他們周圍的人不一樣,他們選擇了一種與不同於別人的生活方式。喜悅、心靈純樸,彼此間的愛德吸引著周圍的人。外邦人問他們這種方式的力量來自哪裡?答案是:在復活的基督身上。團體中更新生命的能力是復活基督最好的臨在方式和見證。這樣的經驗也是每一個人在各自的時代可以遇到的:就是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這樣的團體生活與周圍的人有著完全不同的價值理念。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團體就是我們今天讀到的這段聖經的實行者,否則他們之間的問題也不能解決,如果他們希望他們的團體能夠完善,就必須彼此共融和睦。不貪戀這個世界的財物,為那些相信耶穌復活的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條件。
第三,分餅:這個詞的本意是說,在晚餐的時候,一家之主將所要享用的食物拿在手中,祝福後分給每一個人(宗2:46)。因為基督在最後晚餐時也是用這樣的動作建立了聖體聖事,所以後來被引用描述慶祝聖體聖事(宗2:7、11;格前10:16)。
聖體聖事就是感恩的意思,它是團體生活與互助的形式。分餅的動作就是天主愛人的最高表現。教會明白這是來自天主的禮物,懷著驚訝、讚頌和喜悅的心情接受這樣的禮物,並用聖詠上的話感謝天主:「請讚美上主,因為衪做了奇妙的大事」(詠31:22);也和耶穌一起讚頌天主:「父啊!天地的主宰,我稱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瞞住了智慧及明達的人,而啟示了給小孩子。是的,父啊!你原來喜歡這樣做。我父將一切都交給我,除了父,沒有一個人認識子是誰,除了子及子所願啟示的人外,也沒有一個認識父是誰的。」(路11:21-22)如果沒有聖體聖事,就不能對天主的愛表示感謝與感恩,就缺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這樣的團體也沒有生命力與活力。可惜的是,這是對人靈有益的食物,富有營養。而沒有分餅,就不能達到最高的慶祝。
第四,團體祈禱:初期基督徒團體繼承了虔誠的猶太人的傳統:經常去聖殿(宗2:46),並且經常用聖詠祈禱。他們感覺到需要在復活基督的光照下闡述這樣祈禱的意義,並和天主建立一種新關係,這樣,他們通過各種不同的形式,將各種不同的祈禱收集起來。天主經是所有基督徒祈禱的典範,也是初期基督徒和逾越節的讚美詩。這樣的祈禱,形式是優美的。耶穌也這樣叮囑說:當你祈禱時,應進入你的內室,關上門,向你在暗中的父祈禱(瑪6:4)。就像一個小孩子一樣,基督徒團體是新娘,被永恆愛她的那位所愛著(耶31:3)。為了這個原因,非常有必要聚集這個團體所有的成員,向她的新郎高唱感恩的歌。在這樣的團體祈禱中,迴響著聖母瑪利亞在新約中最後的聲音:這些人同一些婦女及耶穌的母親瑪利亞並他的兄弟,都同心合意地專務祈禱(宗1:14)。
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基督徒團體才能夠發出信仰的光芒,才能帶來一個更新的生命;這樣的教會才是基督臨現於世界的標記和復活基督能力的標記。
讀經二 伯前1:3-9
3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天主和父受讚美!他因自己的大仁慈,藉耶穌基督由死者中的復活,重生了我們,為獲得那充滿生命的希望,4 為獲得那為你們已存留在天上的不壞、無瑕、不朽的產業,5 因為你們原是為天主的能力所保護,為使你們藉著信德,而獲得那已準備好,在最後時期出現的救恩。6 為此,你們要歡躍,雖然如今你們暫時還該在各種試探中受苦,7 這是為使你們的信德,得以精煉,比經過火煉而仍易消失的黃金,更有價值。好在耶穌基督顯現時,堪受稱讚、光榮和尊敬。8 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卻愛慕他;雖然你們如今仍看不見他,還是相信他;並且以不可言傳,和充滿光榮的喜樂而歡躍,9 因為你們已把握住信仰的效果:靈魂的救恩。
公元80年,在羅馬的基督徒才開始在聖週六晚上接受洗禮。在這晚上要有一篇對慕道者講的道理,伯多祿前書中正包含著這樣的內容。用一句「親愛的」(伯前2:11,4:12),宣講者開始自己的講道;對這些加入教會,成為天主子民的表示歡迎。在這樣一篇充滿勸諭的講道詞中,並沒有高超的理論,而是對這些新加入者表示接納和勸慰(伯前2:7)。讓他們記住,他們原是賴天主生活而永存的聖言,不是由於能朽壞的,而是由於不能朽壞的種子得以重生(伯前1:23);並告訴他們一種新倫理責任隨之而來。這樣的道理就是有關基督徒倫理生活的勸諭和命令。
這篇經文是基督徒團體,尤其是亞細亞的基督徒團體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所寫成的。在那裡並沒有明顯的教會迫害發生,而是新領洗者容易遭受來自外在的攻擊、歧視,並被法庭很不公正和不正義地審判(6-7節)。作者邀請這些新領洗者反思天主藉著洗禮為他們帶來的新生命,即使好像不能用感官所觸摸,也是一個新而真實的生命。通過洗禮,基督徒從這唯一的恩賜中獲得了喜悅、祝福與平安。基督徒這種內心與內在的感受,使基督徒即使是在遭受迫害、痛苦與敵視時也會保持力量。
在天主的計劃中,有關初世紀末期的基督徒面對的迫害,該怎樣解釋呢?講道者用了一個聖經圖像解釋:天主其實是在試探那些被選者,就像金子在爐中一樣(智3:5-6),為了通過這樣的火來淨化雜質,就像是在煉銀子(匝13:8-9)。正如那些寶貴的金屬一樣,實際上他們需要煉淨各種雜質,這樣才能放出更大的光芒。
這段經文最後一部分的訊息在福音中得以延伸: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卻愛慕他;雖然你們如今仍看不見他,還是相信他;並且以不可言傳(8節)。在羅馬的基督徒屬於第三代基督徒,雖然在理論上他們對耶穌逾越奧跡的事件還歷歷在心,但他們並沒有面對面地見過納匝肋的耶穌,而是與我們一樣,生活在信德中;他們相信復活的見證,和在聆聽天主的聖言與分餅中與基督相遇。那些沒有看見耶穌而相信的人是有福的。
19 正是那一周的第一天晚上,門徒所在的地方,因為怕猶太人,門戶都關著,耶穌來了,站在中間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20 說了這話,便把手和肋膀指給他們看。門徒見了主,便喜歡起來。21 耶穌又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樣派遣你們。」22 說了這話,就向他們噓了一口氣,說:「你們領受聖神罷!23 你們赦免誰的罪,就給誰赦免;你們存留誰的,就給誰存留。」24 十二人中的一個,號稱狄狄摩的多默,當耶穌來時,卻沒有和他們在一起。25 別的門徒向他說:「我們看見了主。」但他對他們說:「我除非看見他手上的釘孔,用我的指頭,探入釘孔;用我的手,探入他的肋膀,我決不信。」
20:26 八天以後,耶穌的門徒又在屋裡,多默也和他們在一起。門戶關著,耶穌來了,站在中間說:「願你們平安!」27 然後對多默說:「把你的指頭伸到這裡來,看看我的手罷!並伸過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旁,不要作無信的人,但要作個有信德的人。」28 多默回答說:「我主!我天主!」29 耶穌對他說:「因為你看見了我,才相信嗎?那些沒有看見而相信的,才是有福的!」30 耶穌在門徒前還行了許多其他的神跡,沒有記在這部書上。31 這些所記錄的,是為叫你們信耶穌是默西亞,天主子;並使你們信的人,賴他的名獲得生命。
20:26 八天以後,耶穌的門徒又在屋裡,多默也和他們在一起。門戶關著,耶穌來了,站在中間說:「願你們平安!」27 然後對多默說:「把你的指頭伸到這裡來,看看我的手罷!並伸過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旁,不要作無信的人,但要作個有信德的人。」28 多默回答說:「我主!我天主!」29 耶穌對他說:「因為你看見了我,才相信嗎?那些沒有看見而相信的,才是有福的!」30 耶穌在門徒前還行了許多其他的神跡,沒有記在這部書上。31 這些所記錄的,是為叫你們信耶穌是默西亞,天主子;並使你們信的人,賴他的名獲得生命。
今天的福音片段是復活的顯現,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19-23節),耶穌向自己的門徒通傳自己的生命之神和能力,使他們能夠戰勝邪惡的勢力。這個福音片段也可以在聖神降臨的禮儀中,在第二部分(24-31節)是有關多默的片段。多默的懷疑是人所共知的,如果誰對人所共知的事表示一點都不同意見,就會被人比作多默。但是多默其實並沒有做錯什麼,只是要求看見別人所見過的。既然如此,為什麼只要求他一個人相信曾經說過的話呢?難道只有多默一人有這樣的疑惑嗎?別的人就很容易地相信復活的事件嗎?顯而易見,事情並不像想像的那樣簡單。
瑪爾谷福音有這樣的敘述:當他們十一人坐席的時候,耶穌顯現給他們,責斥他們的無信和心硬,因為他們不信那些在他由死者中復活後遇見他的人(谷16:14)。在路加福音中,耶穌復活後顯現給恐惶和害怕的門徒:耶穌向他們說:「你們為什麼恐惶﹖為什麼心裡起了疑慮(路24:38)。在瑪竇福音的最後部分,更是直截了當地說明,當耶穌在加里肋亞的山上顯現給門徒時(當然是在耶路撒冷顯現後很長的一段時間),有些門徒還是懷疑(瑪28:17)。
所有的人都懷疑過耶穌的復活,不只是多默。為什麼福音作者只將重點放在多默身上,這樣強調他的不信呢?這樣的懷疑同樣也使其他的人感到不解?現在我們尋求解答。
當若望寫福音時(大約是公元95年左右),多默當然已經不在這個世界上了。這樣的寫法並不是為給多默帶來不好的印象,並不是說多默是個沒有信德的人。福音的作者是為了回答基督徒團體面對的疑惑,就是所謂的第三代基督徒團體,沒有看見復活的耶穌,甚至他們中有些人連宗徒都不認識。在他們的團體中,他們彼此爭執、彼此疑慮,不厭其煩地討論耶穌是否真的復活,他們想看見,想用手觸摸,想用這種方式證實耶穌是否真的復活了。他們說:我們相信的理由在哪裡?復活的經驗為我們來說是可行的嗎?怎麼樣可以證實耶穌還是生活的呢?為什麼不再顯現?這也是我們今天的問題。
瑪竇、瑪爾谷和路加,都在說明所有的門徒有這樣的懷疑。他們並不是立即或者很容易相信復活的事件如此發生了。雖然耶穌復活後給他們顯了很多奇跡證明自己還活著,並進入天主的光榮中;但為他們來說,這條信仰之路是漫長而艱辛的。而若望卻不同,他將多默當成一個例子,當成一個象徵,象徵所有的門徒,在他們信仰的路上遇到很多困難,這樣的困難使他們懷疑信仰的力量。不明白為什麼若望用多默作例子,也許因為多默遇到了更多的困難,也許是他的信仰之旅更長。若望想對他的團體,也對我們說,復活的生命與我們現世的生命不同,不是我們的感官所能明白的。這是用手不能觸摸,用眼不能看見的生命,只有借著信德才可以獲得。這也是門徒們唯一獲得的復活的經驗。
看到了再去相信,這不是信德。復活是不能用科技、展示去證實的。如果某人想看見、證實、觸摸到,這些想法都是信德的一個絆腳石。我們常說:看見了的人是有福的。為耶穌來說卻是相反的,那些沒有看見而相信的人才是有福的。這並不是說他們的信德更加寶貴,而是說他們的信德更加純真、純樸,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信德。如果誰看見了才相信,就像是有了保障,擁有事實不可錯誤性的保障一樣。
多默在若望福音中另外出現過兩次。多默好像並沒有給人留下好印象,他總是很難明白耶穌的話,誤解耶穌所說和所做的。第一次出現,是在面對拉匝肋的死亡時,耶穌決定往猶大去。多默認為跟隨耶穌就是要失去自己的生命。他不明白耶穌就是生命的主人,他覺得孤單,且失去了希望:「現在讓我們與他一起死吧!」(若11:16)第二次是在在最後晚餐中,耶穌對門徒們講的他將要走的路,就是一條通過死亡而到達生命的路。多默也開始詢問:「主,我們不知道你要去哪裡,我們怎麼知道那條路呢?」(若14:5)他充滿了猶豫、疑惑與懷疑,不能接受,也不明白耶穌的話。在今天的福音片段中,這是第三次顯示他的特性。
若望福音的開始,首批兩位門徒稱呼耶穌為辣彼(若1:38),這是明白理解耶穌身份的第一步。之後,安德肋明白以後對他的兄弟西滿說:「我們找到了默西亞。」(若1:41)納塔乃爾立即明白了耶穌的身份:「你是天主了!」(若1:49)撒瑪黎雅人認出耶穌就是世界的救主(若4:43)。別人認為耶穌是先知(若6:14),胎生的瞎子承認耶穌是主(若9:38),為比拉多來說,耶穌是猶太人的君王(若19:19)。但是多默卻對耶穌的身份說出最後一句話:「我主我天主!」這是在聖經中對雅威的稱呼(詠35:23)。多默是第一位認出且承認耶穌天主性的門徒,是第一位明白耶穌所說的「我與父原是一體」(若10:30)的門徒。
在這段福音的結束部分(30-31節),若望介紹他寫福音的原因:他寫足夠的標記,就是要通過這些標記喚醒或者證實信德的可信性,並通過這樣的信德到達永恆的生命。第四部福音的作者稱耶穌所行的奇跡為標記。耶穌並不是為給人一種很深的印象,不要忘記,他曾嚴厲地警告過那些除非看到奇跡否則不信的人(若4:48)。若望敘述耶穌所行的奇跡,並不是為了使他的讀者感到驚訝,而是為了顯示耶穌的神性。標記並不是證明,而是為了顯示耶穌的天主性,耶穌的屬性和使命。透過衪所行的一切,將信德牢固地建立在耶穌身上。如果不這樣,就不能在增餅的事上認出耶穌就是生命的食糧,在胎生瞎子的身上認識到耶穌就是世界的光,在復活拉匝祿的事件上認出耶穌就是生命的主人。
在若望福音結束部分,作者用標記這個詞描述耶穌所行的一切,就是對耶穌身份的啟示:耶穌仁慈的行為(治癒病人、增餅)和話語(若12:37)。誰讀這本有關耶穌的書,誰就能找到這樣的標記,這標記其實就在自己眼前,帶來光明,並找到耶穌,去做一個選擇。選擇耶穌,選擇生命並與耶穌契合。
同一福音為那些想尋找信德的理由提供了證據。這裡迴響著耶穌的聲音和話語,反射著耶穌的光芒。在天主的話語外沒有別的證據。為了明白這樣的意思,現在讓我們重讀有關「耶穌善牧」的比喻:我的羊聽從我的聲音(若10:4-5;27)。聽從耶穌聲音的人並不需要顯現,而只是記住耶穌所說的話和行為,這些不可混淆的話語只屬於耶穌和服從他的人。這些羊認識耶穌,而耶穌的話吸引著他們。但是哪裡可以聽到這樣的聲音呢?哪裡迴響著這樣的話語呢?復活八日後宗徒們有的與復活基督相遇的經驗,今天還可以重複嗎?怎樣可以得到這樣的經驗呢?
我們確信在星期日所聽到有關復活的兩個顯現的敘述,經驗到復活的人也是同樣的一群人。耶穌用同樣的話介紹自己:「願你們平安!」在復活顯現中,耶穌也顯示了自己苦難的傷口。也許耶穌還顯現給了別人,但是為了解決我們的問題與猜疑,只要這兩個復活的顯現敘述就夠了。
門徒們聚集在屋子裡。若望就是這樣暗示,門徒們是在耶穌的日子裡聚會,每過八天,他們都會因耶穌的名聚集。這說明門徒們是在復活的日子聚在一起,慶祝感恩聖事。當所有的門徒們一起聚集時,就是復活顯現的時候。在禮儀團聚中,就像在復活當日晚上,通過主禮的口,為他的信眾帶來祝福與平安:願你們平安。
就是在這樣的時刻,耶穌向他的門徒們顯示自己還活著。無論是誰,如果和多默一樣,如果不與門徒們聚在一起,當復活的基督顯現時,就不能經驗到復活(24-25節),不能聽到耶穌充滿祝福的話,不能接受他的和平與寬恕(19,26,23節),不能經驗到復活的喜悅(20節),不能領受聖神(22節)。在耶穌的日子,如果誰停留在家裡,哪怕只是單獨祈禱,也可以經驗到天主,但是不能獲得復活的經驗,因為復活的經驗只是臨在於信徒聚會中。沒有經驗到復活的人可以做什麼呢?就像多默一樣,需要復活的經驗與顯現去相信復活的事實。但是這樣的經驗不是靠自己可以獲得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