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週四 主的最後晚餐
耶穌:為我們而犧牲的精神食糧
用來描述聖體聖事的用詞有很多,其中最能表達其豐富意義的稱呼是「擘餅禮」。
厄瑪烏二徒在擘餅的時候認出了主(路24:35);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團體經常聽取宗徒的訓誨,時常團聚,擘餅,祈禱(宗2:42);提洛阿德的基督徒團體在一周的第一天聚在一起擘餅(宗20:7)。
為什麼初期的基督徒如此喜歡「擘餅」這一說法呢?這一說法在紀念什麼,又表達了什麼感受呢?
虔誠的以色列人常常以祝福麵包開始進餐。家庭的主人拿起麵包,祝福後分開,分給家庭中的人。
在將麵包擘開分給家人之前,是不可以吃該麵包的。
耶穌在幼年時就留意到若瑟每天都很虔誠地舉行這一神聖的儀式。耶穌成年後也多次重複去做:在納匝肋,若瑟去世以後;後來在衪的公開生活中,被邀請去吃飯時也都遵守這一傳統。
一天晚上,在耶路撒冷,衪又使擘餅具有了一個新的意義。
在最後晚餐中,衪拿起餅來,感謝了分開,交給祂的門徒說:你們拿去吃吧,這是我的身體。
在耶穌復活以後,門徒們才明白耶穌說的這些話。
耶穌在塵世生命結束的時候,用了這個行動來詮釋衪的全部生命,奉獻自我的一生。
耶穌奉獻的不是別的,而是衪自己;祂將自己給予我們作為食糧。衪每一時刻的存在,都賜予人以滿足人的飢渴:對天主的飢渴,對天主話語的飢渴,對生命意義、幸福與愛的飢渴。
耶穌看到如同無牧人之羊的群眾時,就動了憐憫的心,遂坐下教訓他們很多事,並為他們行了增餅的奇蹟(谷6:33-34)。祂對那些渴望得到天主寬恕的人,顯示了天主的慈善與溫柔。
在耶利哥,人們想像不到匝凱還有需要,也沒有人留意到他也需要別人的理解與接納。只有耶穌注意到了他內心的需要,他因為擔心別人看見,就藏在一棵桑樹的葉子後面。而耶穌卻進了他的家,為他帶來了愛與喜樂。
在每次感恩祭的餐桌上,耶穌以麵餅的標記奉獻了自己的全部生命,並邀請大家拿去吃。
人在世界上需要吃喝。人們彼此爭鬥,想要征服別人,控制並奴役別人,因此積存財富。弱肉強食就是最好的明證,強大就是成功。
耶穌卻改變了這種不成熟的相處方式。
魔鬼誘惑耶穌去「吃」別人,爭取這個世界的統治權。耶穌不僅沒有順從誘惑,反而將自己變成了食糧。
因著耶穌將自己當作別人的飲食,開始了一個新的人類。
在飢餓的人們面前,把麵包和葡萄酒放在桌子上,這顯然不是讓人看看或者觀望,而是邀請他們坐下,拿起來,吃喝。
祭台上的感恩祭,餅是生命的邀請:吃這個餅意味著與耶穌聯合在一起,像衪一樣成為餅,將自己奉獻給那些感到飢餓的人作為飲食。
「沒有主的晚餐,我們就不能生活。我們應該參與教會的禮儀,與弟兄姊妹一起共同慶祝主的晚餐,因為我是基督徒」。
這是出自初期教會北非的殉道者之口。這些話語清楚地表明了,自初期教會開始,基督徒就在每主日參與擘餅聚會,這是不可推卸的要求。他們意識到參與主日的擘餅聚會是耶穌門徒的標記。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一訊息,現在讓我們重複以下的話:沒有主的晚餐我們就不能生活。
讀經一 出 12:1-8,11-14
上主在埃及國訓示梅瑟和亞郎說:「你們要以本月為你們的正月,為你們算是一年的首月。你們應訓示以色列會眾,本月十日,他們每人照家族準備一隻羔羊,一家一隻。若是小家庭,吃不了一隻,家長應和附近的鄰居按照人數共同預備,並照每人的飯量估計當吃的羔羊。羔羊應是一歲無殘疾的公羊,要由綿羊或山羊中挑選。把這羔羊留到本月十四日,在黃昏的時候,以色列全體會眾便將它宰殺。各家都應取些血塗在吃羔羊的房屋的兩門框和門楣上。在那一夜要吃肉;肉要用火烤了,同無酵餅及苦菜一起吃。
你們應這樣吃:束著腰,腳上穿著鞋,手裡拿著棍杖,急速快吃:這是向上主守的逾越節。這一夜我要走遍埃及全國,將埃及國一切首生,無論是人是牲畜都要殺死,對於埃及的眾神,我也要嚴加懲罰:我是上主。這血在你們所住的房屋上,當作你們的記號:我打擊埃及國的時候,一見這血,就越過你們去,毀滅的災禍不落在你們身上。這一天將是你們的紀念日,要當作上主的節日來慶祝;你們要世世代代過這節日,作為永遠的法規。
每個民族都在紀念民族歷史的光輝時刻,並訂立儀式用以懷念,重溫過去的歷史。比如舉行閱兵儀式、鳴放禮炮、紀念講話、紀念碑揭幕。
上主告訴以色列子民不要忘記上主以奇蹟拯救他們出離埃及:你應謹慎,加意留心,不要忘了你親眼所見的奇事,終生日日不要讓這些事遠離你的心,並要將這一切傳於你的子子孫孫(申4:9)。
以色列是一個記憶歷史的民族,當他們宣認信仰時,並不是理智上的論證,而是這樣說:我的祖先原是個飄泊的阿蘭人,下到埃及,同少數的家人寄居在那裡。埃及虐待我們,壓迫我們,勒令我們做苦工。我們向上主我們祖先的天主呼號。上主以強力的手,伸展的臂,巨大的恐嚇,神蹟奇事,領我們出了埃及(出26:5-8)。
為了不忘記天主的拯救,他們在每年正月十四的晚上聚集在一起吃晚餐,記念他們從埃及的奴役中被解救出來,而成為天主的子民。
今日的讀經一描述的就是這一晚餐:選擇無玷的羔羊、祭殺、在門楣和門框上塗上羔羊的血,以及吃羔羊的方法(1-8節)。另外還闡述了羔羊血的用途,是將以色列子民從死亡中解救出來的象徵(11-13節),隨後還命令他們:這一天將是你們的紀念日,要當作上主的節日來慶祝;你們要世世代代過這節日,作為永遠的法規(14節)。
在吃逾越晚餐的時候,一家之主會給全家人解釋這樣做的意義:在每個時代,每個以色列人都應將自己當作是從埃及被解救出來一樣,因為上主不只解救了我們的祖先,而是包括我們每一個人。
以色列子民不是在記念過去的事件,而是在慶祝他們個人的被解救。在逾越節,他們意識到他們是上主的子民:曾經做過奴隸,在外邦人的土地上生活過,天主卻揀選了他們,藉此向世界宣布天主是他們的拯救者。天主不允許任何形式的奴役,衪愛護並保護那些受奴役的人(出22:20)。
以色列子民並沒有從他們過去的經歷中深刻反省,還沒有達到先知所說的「解除不義的鎖鏈,廢除軛上的繩索,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依58:6)。也還沒有廢除一切形式的奴役,只是比其他民族的奴役形式溫和一些(申15:12-18)。他們依然認為,他們應該從上主應許給他們的福地上將居住在此的迦南人驅除出去。
他們不明白真正的自由之地是不同的:這自由是基督帶給所有信賴祂並相信祂的話的人。
基督徒一直慶祝的感恩祭能夠使人獲得真正的自由,而以色列子民的逾越節只是基督徒逾越節的預像(格前10:6,11)。
讀經二 格前 11:23-26
這是我從主所領受的,我也傳授給你們了:主耶穌在他被交付的那一夜,拿起餅來;祝謝了,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而捨的,你們應這樣行,為記念我。」晚餐後,又同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次喝,應這樣行,為記念我。
」的確,直到主再來,你們每次吃這餅,喝這杯,你們就是宣告主的死亡。
經過長時間的發展,一些虔誠與親密的語言使人模糊,有時甚至誤解了聖體聖事的真正意義。
擘餅的目的並不是緊緊抓住耶穌,以便與祂更加接近,或為了朝拜他;而聖體聖事是人靈魂上的食糧與飲料。
領受聖體的基督徒,在天主與教會團體前接受了一個重大的承諾:與基督結合成為一個身體,就像新娘與新郎的結合成為一體一樣,他們不再是兩個了,而是一體(谷10:7-8)。
在舉行感恩祭時有一個嚴重的傾向,就是將它只視為一種儀式和虔誠的表達,而不是生命的體現。參與這樣的禮儀是一種義務,甚至是可有可無的儀式。
可惜的是,擘餅有時不僅沒有表達出生命,反而是拒絕生命。因此,保祿對格林多教會的嚴厲警告也在我們的耳邊迴響,這也是本篇讀經的上文:我要囑咐你們,並不稱讚你們,因為你們聚會不是為得益,而是為受害。首先,我聽說你們聚會時,你們中間有分裂的事。你們聚集在一處,並不是為吃主的晚餐,因為你們吃的時候,各人先吃自己的晚餐,甚至有的飢餓,有的卻醉飽。
(格前11:17、20)。
格林多的教會團體發生了什麼事情?
淫亂、爭吵和分裂,但保祿最為憂心的是,當他們聚會舉行擘餅禮時,有些人醉飽,而有些人卻飢餓。
格林多與很多初期教會團體一樣,擘餅禮並不是在教堂舉行,而是在一些虔誠而富有的信徒家裡舉行。
格林多的教會團體幾乎全是由窮人、僱工,港口裝卸工與奴隸組成。富人、有權勢的人及有影響力的人並不多(格前1:26),但這些富人卻很傲慢。他們還沒有意識到驕傲和野心與聖體聖事的精神是不相容的。
在舉行擘餅禮的那天,這些富有的人喜歡聚會,從很早的下午開始,就聚集在一個院子內,躺在舒服的沙發上享受,而他們的弟兄還在工作。當他們感到疲倦時,就來參加聚會。富人與這些工人保持一定的距離,有時甚至嘲笑他們。
保祿用擘餅的真正含義提醒他們,這樣的行為與信仰基督是格格不入,並且是荒唐的。
聖體聖事不是人單獨享用的食物,而是要分開並與人分享的。那些吃餅的人就是認同基督,同時向人表明自己也要像基督一樣,奉獻自己的愛給別人,並為弟兄姊妹奉獻自己的生命。這並不是一個個人性的選擇和決定,而是與團體結合成為一體。
因此,若表示自己與團體共融,並隨時為別人完全奉獻時,而卻表現出高傲並製造分裂,這樣的行為是不可接受的。
誰如果以不相稱的心態領受聖體,就是吃喝自己的罪案(格前11:28-29)。這樣的慶祝就是撒謊,就是虛偽的裝飾。
保祿對格林多團體說,耶穌在祝福了餅之後,也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次喝,應這樣行,為記念我(25節)。
在閃族文化中,與人同飲一個杯的含義是願意與人分享共同的命運,甚至包括死亡。
耶穌邀請門徒們同飲自己的杯,是對門徒們最有挑戰性的邀請。祂要求門徒們與自己一起,將生命完全奉獻。
每個人都害怕失去生命,但是耶穌卻保證說:誰若願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但誰若為我的原故,喪失自己的性命,必要獲得性命(瑪16:25)。
福音 若 13:1-15
在逾越節慶日前,耶穌知道他離此世歸父的時辰已到,他既然愛了世上屬於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正吃晚餐的時候──魔鬼已使依斯加略人西滿的兒子猶達斯決意出賣耶穌──耶穌因知道父把一切已交在他手中,也知道自己是從天主來的,又要往天主那裡去,就從席間起來,脫下外衣,拿起一條手巾束在腰間,然後把水倒在盆裡,開始洗門徒的腳,用束著的毛巾擦乾。及至來到西滿伯多祿跟前,伯多祿對他說:「主!你給我洗腳嗎?」耶穌回答說:「我所做的,你現在還不明白,以後你會明白。」伯多祿對他說:「不,你永遠不可給我洗腳!」耶穌回答說:「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分。」西滿伯多祿遂說:「主!不但我的腳,而且連手帶頭,都給我洗罷!」耶穌向他說:「沐浴過的人,已全身清潔,只需洗腳就夠了。你們原是潔淨的,但不都是。
」原來,耶穌知道誰要出賣他,為此說:你們不都是潔淨的。及至耶穌洗完了他們的腳,穿上外衣,又去坐下,對他們說:「你們明白我給你們所做的嗎?你們稱我「師傅」、「主子」,說得正對:我原來是。若我為主子,為師傅的,給你們洗腳,你們也該彼此洗腳;我給你們立了榜樣,叫你們也照我給你們所做的去做。
閱讀若望福音讓人感到奇怪,若望沒有像其他三部福音那樣記載耶穌建立聖體聖事。
更需留意的是,若望用了整整一章來講述「生命之糧」的言論(6章),以及對最後晚餐的記述佔了整部福音篇幅的四分之一(13-17章) 。若望為什麼在這五章的敘述中沒有強調最重要的事情呢?
這當然不是疏忽。作者這樣安排是有其目的,如果我們來看替代的那一部分,就會明白作者的意圖。
在對觀福音敘述聖體聖事的部分,若望福音插入了耶穌為門徒們洗腳,其他福音並沒有記載,但作者卻認為這是很重要的。
若望用洗腳的片段代替了聖體聖事的敘述,希望使他的團體明白,聖體聖事與洗腳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相同的。這兩個事件相互關聯,必須相互聯繫才能理解其中的意義。
耶穌給門徒洗腳使得擘餅的意義更加鮮明,強調了門徒們通過聖體聖事與基督結合的意義是什麼。
這段福音著重描述了事件的背景。
時間是在臨近逾越節時,這是紀念由奴隸到自由的節日。
耶穌即將完成祂的逾越奧跡,現在就是祂「出谷」的時期,從這個世界回到天父那裡去的時期。祂必須經過黑暗幽深的水的洗禮,即祂的苦難與死亡,才能將所有的人帶到自由之地。
記載了逾越節,若望強調這是耶穌神秘的「時刻」,在福音中已經多次提及這時刻。
耶穌在加納婚姻時第一次提到「我的時刻」還沒有到(若2:4)。後來,在耶路撒冷時再一次提到這「時刻」:沒有任何人對耶穌下手,因為還沒有到達衪的時刻(若7:30;8:20)。在祂受難的前幾天,耶穌說時刻將到:人子要受光榮的時辰到了。現在我心神煩亂,我可說什麼呢?我說:父啊!救我脫離這時辰罷?但正是為此,我才到了這時辰(若12:23-27)。
耶穌等待的就是這時刻。耶穌既然愛了屬於祂的人,就愛他們到底,就以這樣的機會將自己作為愛他們的禮物,這是祂愛的最高表達。
福音還提到了晚餐和猶達斯,他是耶穌的門徒之一,因為受到魔鬼的推動,決定將老師交給司祭長。福音隨後以很莊重的語氣敘述說:耶穌因知道父把一切已交在他手中,也知道自己是從天主來的,又要往天主那裡去(3節)。
為什麼這裡用了很長的描述呢?指出了耶穌的權柄,衪的天主性來源,及最後的命運;下文卻是「洗腳」這件小事,似乎顯得有些多餘。
如果意識不到耶穌給門徒們洗腳的行為的重要意義,這裡的描述就多餘了。為若望來說,耶穌的行動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這位像奴隸一樣彎下腰為別人洗腳的,不是別人,正是天父的唯一子,看到衪就是看見了天父(若14 :9)。
在用餐前和用餐的過程中,虔誠的猶太人會舉行洗潔禮,僕人或者最年輕的人要為大家洗手。
最後晚餐中發生了從未聽過的事情:這件事情清晰地刻在了作者的腦海中,甚至連細節,都無法忘記。
在門徒們驚呆的注視下,耶穌站起來,離開餐桌,脫下外衣,把毛巾束在腰間,然後把水倒在盆裡,開始給門徒們洗腳,並用束腰的毛巾擦乾。
一切都在安靜中進行著。
門徒們很安靜。因為看到的這一切使他們驚呆了,在心靈上產生了強烈的辰振憾。他們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耶穌像奴隸一樣脫下了外衣,不是洗人的手,而是為別人洗腳。祂使自己如此卑微,就連一個受奴役的猶太人也會拒絕去做,以免丟掉自己的民族尊嚴。
耶穌這樣做了,而衪就是天主。
門徒們的驚訝是可以理解的:他們與耶穌一起生活了三年,認為耶穌就是默西亞,並且急切地等待著衪完成經上記載的一切。他們知道,默西亞將統治大地,從這海到那海。他的仇敵將向他屈膝跪拜。眾王都要崇拜他,萬民都要事奉他(詠72:8-11)。
而如今在晚餐廳裡,看到眼前發生的一切,他們光輝的希望落空了,夢想被無情地打碎了。
在最後晚餐中,居住在我們中間的天主顯示了祂的真正身份。在耶穌為他們洗腳的行動中,門徒們清楚地明白了耶穌所說的話:不是為受人服侍,而是為服侍人。
這是最令人驚奇的天主的自我啟示。而這位僕人天主才是真天主,其它的都是人手創造的偶像。
現在我們來看若望記載這一事件的重要性。
耶穌用為門徒們洗腳的方式徹底改變了人們心中的天主形象:坐在寶座上的偉大的統治者;要求別人朝拜、尊敬並臣服於衪;要求人們的服從和尊敬,否則就會發怒,甚至報復或懲罰;統治人的天主要毀滅那些反抗祂的人。
耶穌帶來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天主的面容。天主在自己的受造物——人前跪下來。祂來服侍人,而全能的天主卻俯身下跪,來服侍。這就是我們被邀去相信的唯一天主。我們是要相信,還是不信呢?
面對這個令人困惑的場景,揭示了我們彼此爭論的荒唐,我們爭著要受人尊重、鞠躬、名銜和獎賞。我們通過各種方式登上高位的爭鬥是多麼渺小。
伯多祿知道,老師正在把人帶向新的秩序:就是要重整使人生活錯亂的人性常識,徹底改變人類欣賞的邏輯思維和判斷標準。
天主的思想與人的思想不同。伯多祿無法接受的是,長上、有能力的人、擁有權力的人,能成功並獲得特權的人,必須要去做弱者的僕人。
伯多祿以所有門徒的名義問耶穌說:主,你要給我洗腳嗎?然後說:你萬不可洗我的腳。他無法接受老師的這一做法。
面對伯多祿的不理解,耶穌非常鎮定。人的邏輯根本無法接受無條件服務的邏輯,就如同天離地有多遠一樣。正如耶穌曾經提到,伯多祿的不理解和不接受的想法不是天主的想法,而是人的想法(谷8:33)。
耶穌對他說,如果我不洗你,你就永遠與我無份。
耶穌不是在斥責伯多祿,也不是邀請他一定要接受,就像接受生命法則一樣。對於這樣一個困惑且猶豫的門徒來說,這樣的要求太高了。
耶穌並沒有說:如果你不去為你的弟兄洗腳,你就與我沒有任何關係了。而是說:如果我不洗你。
是耶穌要必須為門徒們洗腳,而不是伯多祿。
耶穌只是要求伯多祿不要阻止天主向人顯示自己的僕人身份。如果阻止,他將不會得到救恩。
實際上,被拯救意味著從人性的思想和信念中獲得自由,就放下爭坐首位、統治別人,使別人服務自己的想法。
誰若拒絕魔鬼的圈套,而像天主一樣去做眾人的僕役,便可得救。
耶穌從天降來,是為帶給人救恩。正如斐理伯人書中的讚美詩所描述的那樣:他雖具有天主的形體,並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為應當把持不捨的;卻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形狀也一見如人;他貶抑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斐2:5-8)。
與伯多祿的對話之後,福音又詳細敘述了耶穌的每一個細節:及至耶穌洗完了他們的腳,穿上外衣,又去坐下(12節)。
耶穌的每個動作在福音作者的眼中都有象徵意義。
耶穌脫下外衣的舉動表達了祂的奴僕形象。事實上,奴隸身穿短袖衣服,以便能更加自由的行動。
如今耶穌重新穿上外衣並坐下來。
這兩個動作都表示自由人的狀態(奴隸不穿大的外衣,並且站立著,隨時準備執行主人的命令)。
耶穌在服務人群之後,進入了天國的光榮中,天父使衪坐在自已的右邊。
需要留意一個容易忽略的細節:若望沒有說耶穌在穿上外衣前先脫去了圍裙。圍裙還穿在耶穌身上,並將其帶到了天上。耶穌並不是帶著奴僕的形象來到世界,而返回天鄉時就成了主人。
耶穌常常是僕人的形象,這才是天主真正的身份。
圍裙是服務的標記,是基督徒不可脫掉的衣服。必須時刻穿在身上,隨時準備服務那些有需要的人。
只有通過圍裙,而不是別的衣服,才可認出是耶穌的真正門徒。
隨後幾節,耶穌以遺囑的形式講出了祂教導的中心:我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你們也該照樣彼此相愛。如果你們之間彼此相親相愛,世人因此就可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若13:34-35)。
門徒就是跟隨老師腳步的人。
保祿也勸告斐理伯人說:你們該懷有基督耶穌所懷有的心情(斐2:5)。
耶穌說,我給你們立了榜樣,你們也應同樣去做。
耶穌不是來受人服侍,而是來服侍人(谷10:45)。衪的門徒們也應效法老師的榜樣,去做別人的僕役。
現在我們接著來談「聖體聖事」。
耶穌給門徒們洗腳的行動使人明白,去祭台前領受聖體的真正意義。領聖體意味著使自己有意識地認同並效法基督,一生穿著圍裙,服務別人。吃衪的肉並喝衪的血意味著要與基督成為一體。
在今日的讀經二中,保祿勸勉我們說,在擘餅之前,每人都應仔細地反省自己的良心。需要我們必須反省的唯一問題,也就是基督徒生活的總綱:我是否常常穿著這件圍裙,或者就像伯多祿在提庇利亞湖邊一樣,赤著身子呢?
(若21:7)去見基督之前,我必須要穿上這件圍裙。
沒有僕人大過主人的,也沒有奉使的大過派遣他的。你們既知道了這些事,如果實行,便是有福的(若13:16-17)。
今日的福音並沒有這兩句話,我們一起來看,因為這是這個事件的總結。
空虛自己,成為僕人,穿上圍裙。這似乎是一條通往痛苦、羞辱與死亡的道路。
有些過去的靈修確實認為,追隨基督就是尋找痛苦與苦難,是取悅天主的方法。以此來看,基督徒的生命不是喜悅的泉源,而是憂傷與害怕。
人人都在尋求幸福,天主把這一願望放在人的心中。找到通往幸福的道路有時很難,人有時會追求錯誤的目標和方向,因而得到的是失望與痛苦。
追求虛幻的幸福就是罪過。
福音就是好消息,為人指出幸福的方向。
與人類的思維不同,耶穌向那些信賴祂的人許諾:你們是有福的。
這就是給人的驚喜:奉獻自己才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道路。
這是若望福音中耶穌所說的第一種福分。
第二種福分是耶穌對多默所說的:那些沒有看到卻相信的人是有福的(若20:29)。
這就是兩種福分:一種是實踐愛德的人,另一種是有信德的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