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5, 2016

天主的愛將我們從罪惡的深淵中拯救出來

丙年四旬期第四主日


耶穌向人顯示天主是罪人與稅吏的朋友(路734,瑪912-13),但這種關係會持續到什麼時候呢?會否有一天,天主對他們的態度改變呢?
有人這樣回答說:直至生命結束時,罪人都會有機會悔改;但之後就不會再有機會了。到那時,天主就不再仁慈了,而轉為公義的審判官。
如果天主真的會改變態度,將會使人感到驚奇且困惑。耶穌在世時,接受稅吏與罪人的邀請,常常去他們的家中,與他們一起慶祝,一起吃飯。然後在天上,卻拒絕他們參加祂的宴席,並把他們驅逐出去。這樣的態度不僅難以接受,而且難以理解。
亦有人說:天主不懲罰人,是罪人自取滅亡。實際上,罪人因為所做的惡在世上已經受到很大的處罰(箴836);而如今與天主的相遇的人,不是蒙光照和潔淨,而是使他們更加固執地選擇不幸呢?誰會相信到那一天,基督會放棄自己的朋友呢?是否有一天邪惡會永遠戰勝全能天主的愛呢?
為了加深對這一訊息的理解,現在讓我們重複以下的話:天父將所有的人都託付給基督善牧。他們將永不會丟失,誰也不能把人從衪手中奪走。

讀經一 59a1012


上主於是對若蘇厄說:「今天我由你們身上割去了埃及的恥辱。」以色列子民在基耳加耳扎了營;正月十四日晚上,在耶里哥平原舉行了逾越節。逾越節次日,他們吃了當地的出產,即在那一天,吃了無酵餅和烤的麥子。他們吃了當地的出產的次日,「瑪納」就停止了。以色列子民既沒有了「瑪納」,那年就以客納罕地的出產為生。

在離開埃及之前,以色列人慶祝了逾越節。他們整夜未眠,吃了逾越節的羔羊,然後在夜間開始了征程,走向天主許給他們祖先的土地上。在梅瑟的帶領與上主的保護下,他們穿過紅海,進入曠野,在那裡度過了四十年。
今日讀經敘述這一漫長行程的結束。經過長時間的漂泊後,以色列子民穿過約旦河,到達了耶利哥平原的基爾加爾。他們終於獲得了自由,將要擁有這塊肥沃的土地,每個家庭可以分得一塊土地。他們將以農業和畜牧業維生,不再依靠瑪納與曠野中貧瘠的出產。為了表達他們的喜悅以及對上主的感恩,以色列子民再次慶祝了逾越節,就像他們的祖先在離開埃及的那天所做的一樣。
他們舉行儀式並不只是紀念遙遠的過去,而是顯示他們理解並意識到上主忠於祂的許諾。天主將以色列子民帶入曠野並不是為了消滅他們,就像他們的祖先所經常懷疑的(出173,戶143);而是永遠除去了他們在埃及的恥辱。以色列子民多次試探了天主,懷疑天主的忠信,沒有聽從祂的聲音(戶1422),即使如此,天主仍然拯救了他們。
任何罪過與不忠信都不能使天主失去信心,因而使天主猶豫不決,甚至放棄祂的救贖計劃。以色列子民的歷史是朝聖之旅,是整個人類走向最終自由的的標記。在此旅途中,所有的人,毫無區別地,都將獲得拯救與自由(弟前24;鐸211
以色列子民出離曠野後就不再需要瑪納。來自天上的食物,天使的食糧,沒有任何人被拒絕享用,誰也不可以視為自己的特權享用,否則就會壞掉或發霉。
被聖體聖事所滋養的人仍然行走在路上,還沒有到達所預許的福地。當永恆的喜宴開始時,也就不再需要領受這食糧了。

讀經二 格後 51721


所以誰若在基督內,他就是一個新受造物,舊的已成過去,看,都成了新的。這一切都是出於天主,他曾藉基督使我們與他自己和好,並將這和好的職務賜給了我們。這就是說:天主在基督內使世界與自己和好,不再追究他們的過犯,且將和好的話放在我們的口中。所以我們是代基督作大使了,好像是天主藉著我們來勸勉世人。我們如今代基督請求你們:與天主和好罷!因為他曾使那不認識罪的,替我們成了罪,好叫我們在他內成為天主的正義。

 猶太末世思想的鼎盛時期正是基督宗教的形成時期。末世思想認為,如今的世界將會在大地震動與可怕的災害中消失,一個新的世界將會在此廢墟上形成。
 論及這一思想,保祿給格林多人寫信說,我們不必等待宇宙發生大變化,舊的世界已經過去了,新的世界因著基督的逾越奧跡已經開始了。為了成為新世界的人,生活在基督內就已足夠(17節)。怎樣解釋天主的這一奇妙工程呢?
 保祿用了「和好」的圖像來解釋。罪過在天主與人類之間製造了不和諧,使彼此之間成為敵人,並有著不同的意圖與看法。這種彼此之間的敵意已經消除,和諧得以恢復,不是因為人的悔改與善行,而是天主白白的干預與恩賜。天主在基督內已經與世界和好了,不再追究人類的過錯(18-20節)。
就像白板一樣嗎?法律上得到債務的豁免就是如此,但是接下的書信闡明了保祿的思想。他發自內心地勸勉格林多人說:我們如今代基督請求你們:與天主和好罷(20節)!因此,人必須要接受天主給人提供的和好的機會。保祿與格林多的教會團體之間有一段痛苦的經歷。數個月前,保祿宗徒受到他們的攻擊甚至驅逐。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誤會,保祿因為所宣講的訊息而遭到了拒絕。因此保祿勸勉格林多人說:所以我們是代基督作大使了,好像是天主藉著我們來勸勉世人。我們如今代基督請求你們:與天主和好罷(20節)!
如果不與天主派遣的宗徒保持和諧,不接受其宣講的消息,人就不能與天主和好。與天主和好並不是通過外在的取潔禮與克苦的實踐,而是通過接受天主所派遣的使者所宣講的話語(羅1014-17)。四旬期是聆聽上主話語的特別時期,也是反思的時期,因為我們很容易拒絕被天主派遣去宣講聖言的使者,就像保祿的經驗一樣。

福音 15131132


眾稅吏及罪人們都來接近耶穌,為聽他講道。法利塞人及經師們竊竊私議說:「這個人交接罪人,又同他們吃飯。」耶穌遂對他們設了這個比喻說:
 一個人有兩個兒子,那小的向父親說:父親,請把我應得的一份家產給我罷!父親遂把產業給他們分開了。過了不多幾天,小兒子把所有的一切都收拾起來,就往遠方去了。他在那裡荒淫度日,耗費他的資財。當他把所有的都揮霍盡了以後,那地方正遇著大荒年,他便開始窮困起來。他去投靠一個當地的居民;那人打發他到自己的莊田上去放豬。他恨不能拿豬吃的豆莢來果腹,可是沒有人給他。他反躬自問:我父親有多少傭工,都口糧豐盛,我在這裡反要餓死!我要起身到我父親那裡去,並且要給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我不配再稱作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你的一個傭工罷!他便起身到他父親那裡去了。他離得還遠的時候,他父親就看見了他,動了憐憫的心,跑上前去,撲到他的脖子上,熱情地親吻他。兒子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我不配再稱作你的兒子了!父親卻吩咐自己的僕人說:你們快拿出上等的袍子來給他穿上,把戒指戴在他手上,給他腳上穿上鞋,再把那隻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應吃喝歡宴,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生,失而復得了;他們就歡宴起來。

 那時,他的長子正在田地裡,當他回來快到家的時候,聽見有奏樂及歌舞的歡聲,遂叫一個僕人過來,問他這是什麼事。僕人向他說:你弟弟回來了,你父親因為見他無恙歸來,便為他宰了那隻肥牛犢。長子就生氣不肯進去,他父親遂出來勸解他。他回答父親說:你看,這些年來我服事你,從未違背過你的命令,而你從未給過我一隻小山羊,讓我同我的朋友們歡宴;但你這個兒子同娼妓們耗盡了你的財產,他一回來,你倒為他宰了那隻肥牛犢。父親給他說:孩子!你常同我在一起,凡我所有的,都是你的;只因為你這個弟弟死而復生,失而復得,應當歡宴喜樂!

 這是福音中記載的最優美最感人的一個比喻。從教會的初期開始,很多的學者、畫家、音樂家、哲學家、心理學家都對這個比喻加以研究和評論。人們通常稱之為「浪子回頭」的比喻,但這個名稱並不恰當。因為只是突出了三個人物當中的一個,也忽略了大兒子,而故事的整個第二部份都在描述大兒子;尤其忽略了真正的主角——父親。因而比較準確的稱呼是「慈愛父親的比喻」或「仁慈父親的比喻」。
這個比喻通常是在舉行告解聖事時閱讀,希望可以打動那些固執的罪人。然而,在此情況下,這篇故事的第二部份使人顯得有些不安,困惑了人的情緒。我們不止一次地問,這篇故事為什麼不在「父親擁抱浪子」與「開始慶祝」後就結束呢?
有這樣疑問的讀者沒有留意這篇比喻的上文,也沒有留心耶穌為誰講以及為什麼要講這個比喻。耶穌不是對罪人講這個比喻,而是對那些自稱為義人的人:眾稅吏及罪人們都來接近耶穌,為聽他講道。法利塞人及經師們竊竊私議說:「這個人交接罪人,又同他們吃飯。」耶穌遂對他們設了這個比喻(1-3節)。
他們是法利塞人與經師們,自認為無罪,卻處在靈性的危險狀態中。他們處在危險中是因為他們完全扭曲了與天主的關係,他們不明白天主白白地愛所有的人,任何人在天主面前不可邀功。
上一章中記載耶穌在一個法利塞人的首領家裡吃飯(路141);現在卻與不同的人在一起:罪人與稅吏,祂甚至將他們邀請到自己的家中。這一做法引起了那些所謂義人們的不滿,以致於他們說,這人常和罪人在一起,因此不可能來自天主。耶穌為了使他們理解自己的做法,便講了這個比喻。因此,這個比喻的第二部分闡明了這一主要訊息。那個長子明顯代表了法利塞人,他們遵守誡命與法規,無可指摘。如果他們不想被排除在先知們所宣講的天國喜宴之外(依256-8),他們必須要改變他們的思維方式。
現在讓我們來看這個比喻。
一天,一個富有人家的小兒子來見父親,想要屬於自己的那份家產。智者息辣勸告人不要滿足這樣的要求。他說:你的子女有求於你,勝於你望著你子女的手。在你壽命結束之日,在你快要去世之時,應分清你的遺產(德33​​2224)。但是比喻中的父親並沒有拒絕小兒子的請求。父親一句話也沒有說,就按照法律的規定,將自己的家產分給了兩個兒子。
父親的這種態度代表了天主尊重人的自由選擇。天主常常勸告、教導、建議、陪伴著人,但總是給人自由,甚至允許人犯錯。
為什麼小兒子要急切地離開家呢?首先他認為父親的做法過於獨裁,不允許他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年輕的時光很短暫,就像是一陣風,很快過去,也就有可能失去享受生命最寶貴的機會和時光。愚蠢的人常這樣想:我們的時日,有如疾馳的陰影。所以,來!讓我們享受現有的美福,趁年青及時消受這世界,莫讓春花空空溜過。在玫瑰花尚未萎謝以前,用來作我們的花冠;凡是樂事,我們不要放過,到處要留下我們歡樂的痕跡(智 25-9)。
也許將所有的錯誤都放在小兒子身上是不公平的。接著我們就會發現他的兄長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以及他的想法。他自認為自己完美、生活無可指摘、充滿了傲氣、不能容忍那些與自己有不同想法和做法的人。若與這樣的人生活在一起,既不容易也不輕鬆。
小兒子的目標是到遠方去。他遠離自己的家、自己的人民、自己的宗教傳統,而去與外邦人生活在一起,成為一個餵豬的人。豬是典型的不潔動物(肋117),牠是遠離天主的象徵,拒絕一切倫理的原則,選擇毫無約束與放蕩的生活。
然而,遠離了父家,也沒有了喜悅與和平。追求享樂、毒品、虛假朋友、放蕩的生活,到頭來卻窮困潦倒。冒險並不能使人滿足,人需要內心的平衡,否則就會感到「飢餓」。他被迫去替外邦人餵豬的場景,生動地代表著那些遠離天主的人,處在失望與無尊嚴的生活狀態中。猶太經師說:餵豬的人是可詛咒的。
這種失望的經驗可以使人反省振作,也可使人失落自己。猶太經師們還說:當以色列子民被迫去吃豆莢時,他們就會悔改。這個小兒子是否認識自己的錯誤而悔改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對理解這個比喻至為重要。如果我們仔細閱讀第17-19節就會發現,小兒子考慮的並不是自己的錯誤行為帶給父親的傷害,而是飢餓。他如果自己感到慚愧,就會說:看我現在的處境,我是個不孝之子,我毀了自己的生命。但是,我在臨死前希望祈求父親的原諒與寬恕,我想擁抱他,然後我會向他辭別,連一杯咖啡也不喝,因為我不配。如果他這樣想,表明他有悔改的表示。然而,他卻絲毫沒有意識到給父親帶來的傷害。他唯一想要的就是找到一塊麵包;回到家後,他準備好的那段話也只有一個目的:打動父親,希望可以給自己吃。看到這段話的結論就是:他沒有悔改的跡象。
無論如何,他終於起身回家了,接著描寫的細節都是他的獨場白(20節)。這時,父親又出現了,他一句話也沒有說。面對回來的小兒子,作者用了五個動詞來描寫父親的反應,這句話可以被稱為是聖經中最為感動的一句。
 ——父親遠遠地就看到了小兒子:父親首先看到了兒子,表明他在一直等待著兒子回來。
 ——動了憐憫的心:希臘原文指的是一種很強烈又很深刻的感受,牽腸掛肚。就像母親面對孩子哭的時候的感情,再也沒有比這更親密更強烈的感受了。這個動詞只出現在新約的福音中,出現了十二次;常常描述天主或耶穌對人的愛,是在告訴我們,只有天主才有這種程度的愛。
 ——跑上前去:跑是本能的反應,但為老年人來說卻有些不適合。同時,為這個有地位的人也是失體面的表現。但憐憫之心已使這位父親狂喜不已,失去了理性的控制,而只是按內心來行動。
 ——撲到他的脖子上:就是摟住,比擁抱更為熱情。這個行為在新約中只另外出現了一次。保祿給厄弗所的長老們告別時所說的,他們將不會再見到保祿的面:眾人都大哭起來,並伏在保祿的頸項上,口親他(宗2037
 ——不停地親吻他:這不是對客人的那種禮貌的親吻,而是歡迎與接納的標記,是喜悅​​與寬恕的表達。父親沒有讓兒子給自己跪下。
 面對父親如此的反應,小兒子表達了他的「悔改」,開始「背誦」他提前準備好的話。他還沒有說完想要說的話,當他正準備要說:「就把我當作你的一個僕人吧」這句時,父親打斷了他的話,就開始給僕人下命令(21-22節)。父親的所作所為有著特殊的象徵意義。
 ——給他穿上上等的袍子:這是在節日上,給尊貴客人穿的衣服,也是默示錄中的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的十一位長老們,身穿白衣,手持棕櫚枝(默79)。天主使那些回歸父家的人恢復了所有的尊嚴。
 ——給他戴上戒指:不是婚姻戒指,而是帶有印記的戒指。父親將管理僕人與財產的權利再次給予小兒子。令人奇怪的是,在父親眼中好像什麼也沒有被浪費。他仍可以支配似乎耗不盡的財產。
 ——給他腳上穿上鞋:這是自由人的標記。奴隸是光著腳的。
 在天主家中,天主希望的不是僕人,而是自由人(若1515)。我們留意一下這些細節:在小兒子表達他只想做一個傭工的想法之前,父親就打斷了他的話。然後命令人給他穿上長袍,不是僕人在工作時穿的短袍。最後穿上鞋,我們在天主面前不是光著腳的奴隸。擔驚受怕的僕人光著腳,等待著接受主人的命令或批評;而天主不是奴隸的主,祂希望人得到愛,而不是害怕。
慶祝是朝向天父之家的旅程。
猶太教認為只有當人真誠的悔改,並通過守齋、懺悔、撕裂自己的衣服,俯伏在地而表達悔改的意願時,天主才會寬恕。比喻的第一部分以出人意表的方式結束,法利塞人聽到後開始慢慢明白。耶穌所宣講的天主與他們想像的不同:天主為那些不配的人們準備了宴席,邀請罪人來赴宴;甚至也不檢查他們是否悔改了,他們是否真誠地決定改變自己的生活,天主沒有詢問任何問題就擁抱了他們。
這就是耶穌與以色列精神領袖之間的磨擦所在。如果耶穌接納悔改的罪人,那就不會有任何問題;甚至經師與法利塞人也寬恕並接納那些意識到錯誤而悔改的罪人。他們惱怒耶穌是因為耶穌是罪人與稅吏的朋友,而這些罪人仍舊做著罪人所做的事,耶穌經常到訪那些還沒有悔改的罪人的家裡。天主在耶穌的行為中顯示了祂的態度:天主不只是愛義人與悔改的罪人,祂永遠且無條件地愛每一個人。天主要求我們也去愛那些傷害我們的人。天主沒有告訴我們去愛​​那些悔改並向我們求寬恕的敵人,而是要愛仇敵,甚至仍舊傷害我們的人。天主要求我們這樣做,因為天父給了我們榜樣:祂使太陽上升,光照善人也光照惡人(而不是悔改的惡人)。如果天主也區分善人與惡人,如果天主也是愛這個而恨那個,那祂如何對我們如此要求呢?
當然,面對天主的無條件之愛時,也許有人會問:如果天主也愛惡人,那為什麼還要努力行善呢?耶穌在這個比喻的第二部分(25-32節)回答了這個問題,引出了大兒子。現在我們來看他是怎麼樣的人,又代表著誰。
他從田間歸來,筋疲力盡,也許充滿焦慮和擔心。他常常需要去解決所有的問題,而如今回來時卻感到意外:慶祝、音樂與舞蹈。他既沒有受到邀請,也沒有得到通知。他就叫一個僕人來,問發生了什麼事。原文中的動詞是未完成式,指的是一個持續的動作。大兒子吃驚且詫異,即使在僕人重複的解釋之後,他仍然不相信所發生的事。他於是生氣了,他的生氣好像有些道理,這是忠信的人或善人在明顯的不正義前的合理反應。
父親於是出來勸告大兒子(依然是未完成式動詞,意即不停地勸告),讓他進去參加慶祝。大兒子羅列了自己的功勞:我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令,這些年來一直忠信地服侍你。這是在聖殿祈禱的那位細心守規的法利塞人的完美圖像:因為我不像其他的人,勒索、不義、姦淫。我每週兩次禁食,凡我所得的,都捐獻十分之一(路1811-12)。
 大兒子的話似乎有點不禮貌,但都是正確的。誰能說他錯呢?耶穌時代的經師與法利塞人是這樣想法,今日我們很多基督徒也有同樣想法。理論上,我們承認天主可以做祂想做的事,我們從天主那裏白白接受了一切;但實際上,我們一直認為,只有義人才配站在天主面前,天國是賺回來的,而其餘的人都要被排斥在天國之外。
 希望惡人得到懲罰的結果來自於人們的想法,人們認為犯罪者就是狡猾的人,他們在享受惡行。人們因此而嫉妒他,並希望他得到懲罰。其實惡人的生活就是一場悲劇,無節制地追求享樂帶來的不是喜悅,而是失望與空虛。小兒子因為無度與放蕩的生活,其結果是:我在這裡卻要飢餓而死。
這個無可指摘的大兒子不明白,父親在家裡想要的不是僕人,而是兒子在家。在這個比喻中,小兒子五次稱呼「父親」,因為在他眼中,父親是真的慈父。他知道自己不能要求父親什麼,自己的一切都是白白的恩賜,自己根本不配。而在大兒子的說話中從來沒有出現「父親」一詞。這顯示他不是兒子,而是僕人,父親為他來說只是主人。正是因為與父親的錯誤關係,才使他拒絕自己的兄弟,而稱弟弟是:你的這個兒子(30節)。但父親卻懷著很大的耐心糾正他說:你的這個兄弟(32節)。面對大兒子內心的態度,可以想像一下,小兒子回到家的時候,父親如果不在,而是大兒子在家,那將會發生什麼 ﹖這個比喻還沒有結束。大兒子最後是否進去慶祝了,小兒子是否變好了,或者幾天後又恢復原樣了。
這個比喻其實講述的是我們的故事,我們每人身上都有這兩個兒子的影子,因此不難想像後來會發生什麼事情。可以肯定的是,大兒子進去赴宴了。他不會留在外面,因為習慣了服從。他不會違背父親的意願,即使他心中存在著隱密的希望,希望一切都像從前一樣。大兒子生活在焦慮中,一方面,他與父親在一起生活了很多年,卻根本不了解父親;另一方面,他無法接納新的事物,無法放棄自己的想法與信念,以及對功勞的誇耀。他將繼續進教堂,不會缺彌撒,卻常常批評那些宣講天主對人無條件的愛,天主希望人人都得救,地獄是空的等等道理的宣講者。

而那個小兒子呢?有時在家,有時在外,常常受到大兒子的輕視,卻常常得到父親的慈愛。他們就開始歡宴起來,卻不是喜樂的慶祝(24)。因為每當一個子女離開家時,喜樂便停止了。只有當所有的子女們都聚集在家,沒有任何人留在外面時,才會關上門,才是最終且沒有終結的慶祝。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