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14, 2016

聖神:新世界的希望

聖神降臨節丙年

聖經中常用最能打動人們想像的自然現象,來描述天主的顯現,如火、雷聲、洪水、閃電,地震(出19:1619)。
聖經作者也用圖像來描述聖神的傾注:描述聖神是生命的氣息(創2:7)、灌溉土地的時雨、將沙漠變成花園(依32:1544:3)、恢復生命的力量(出37:1-4)、使天空隆隆作響、強力的風、巨大的響聲、火的舌頭(宗2:13)。這些有氣勢的圖像都清楚地顯示出聖神有不可抑制的能力。
聖神的來臨常常會帶來徹底的轉變:障礙被清除,大門敞開;所有由人手所造並以「世界的智慧」所建構的塔會動搖;害怕、被動和死寂消失了;主動性得以激發,敢於去做勇敢的決定。那些不滿足於現世,而渴望更新世界與人類的人們應當依靠聖神:什麼也無法抵抗聖神的能力。
一天,耶肋米亞先知失望地說:「雇士人豈能改變他的膚色,豹子豈能改變它的斑點?那你們這些習於作惡的人,豈能行善?(耶13:23)我們可以回答說:可以。天主的聖神在哪裡,一切都是可能的。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樣的信息,現在重複以下的話:天主的神充滿世界,將會更新世界。

讀經一 2:111
1五旬節日一到,眾人都聚集一處。 2忽然,從天上來了一陣響聲,好像暴風刮來,充滿了他們所在的全座房屋。 3有些散開好像火的舌頭,停留在他們每人頭上,4眾人都充滿了聖神,照聖神賜給他們的話說起外方話來。 5那時,居住在耶路撒冷的,有從天下各國來的虔誠的猶太人。 6這聲音一響,就聚來了許多人,都倉皇失措,因為人人都聽見他們說自己的方言。 7他們驚訝奇怪地說:「看,這些說話的不都是加里肋亞人嗎?8怎麼我們每人聽見他們說我們出生地的方言呢?9我們中有帕提雅人、瑪待人、厄藍人和居住在美索不達米亞、猶太及卡帕多細雅、本都並亞細亞、10夫黎基雅和旁非里雅、埃及並靠近基勒乃的利比亞一帶的人,以及僑居的羅馬人、11猶太人和歸依猶太教的人、克里特人和阿剌伯人,怎麼我們都聽見他們用我們的話,講論天主的奇事呢?」

耶穌向門徒們許諾,將不會留下他們為孤兒,並要給他們派遣聖神(若14:1626)。今天我們慶祝的就是復活主的這個恩賜。

閱讀宗徒大事錄的記載,我們會對五旬節這一天所發生的很多奇事感到驚訝:響聲、暴風、從天上降下的火舌、宗徒們講各種語言。還令我們感到奇怪的是:天主為什麼要等待五十天才給門徒們派遣聖神呢?
為了理解這些神學信息,而不是新聞;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作者運用的象徵性語言。路加敘述聖神是在五旬節降臨;而今天的若望福音記載,耶穌在復活的當天就派遣了聖神(若20:22)。如何解釋這不同之處呢?
我們必須留意的是,基督的逾越奧跡是唯一的。耶穌的死亡、復活、升天與聖神的恩賜發生在同一時間,就是在耶穌死的時候。若望在描述加爾瓦略山上所發生的事時說:耶穌低下頭,呼出了祂的氣息(若19:30)。
路加為什麼要把這個唯一、崇高且無法形容的逾越奧跡分成三個階段敘述呢?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幫助我們了解更多的層面。若望描述,派遣聖神是在復活節當天,表達了聖神是復活主的恩賜。現在我們來看路加記載聖神降臨是在五旬節的原因。
五旬節是猶太人的一個非常古老的節日,在逾越節後五十天慶祝,紀念以色列子民到達西乃山的日子。我們都知道在西乃山發生的事:梅瑟上了山,在那裡與天主相遇,接受了天主的法律,並將法律通傳給以色列子民。以色列人對這個恩賜感到非常自豪。他們說,天主在揀選他們之前,也把法律賜給了其他民族。但他們都不接受,情願留在邪惡的生活中。為了感謝天主對他們的特選與恩賜,以色列人設立了五旬節。路加記載,聖神在五旬節那天降臨在門徒身上,是要教導我們,聖神代替了舊約的法律,成了基督徒新的法律。
為了明白作者的用意,我們作一個對比。一天,耶穌說:「荊棘上豈能收到葡萄?或者蒺藜上豈能收到無花果?」(瑪7:16)如果精心照管荊棘,修剪、在合適的溫度下培植,指望可以收穫葡萄的話,這樣的做法很愚蠢。然而,如果通過基因改良的方法,可以使荊棘結出葡萄,那外在的干預就不是最為重要的,荊棘將會自然地結出葡萄。
在領受聖神之前,世界就像一片荊棘叢。天主給了人類很好的指引:規條、法規、很多勸勉。天主期望的果實就是正義與仁愛的工作(瑪21:1819)。但這樣的結果卻沒有出現,因為樹木是邪惡的。「沒有壞樹結好果子的。惡人從惡庫中發出惡來」(路6:4345)。
那麼天主做了什麼呢?天主決定改變人心。天主說,如果人擁有了一顆新的心,他們將不再需要任何外在的法律,人就會遵循內心的推動而去行善。這就是聖神的法律:一顆新的心,天主的生命。當聖神的法律進入人的內心後,就會將人改變,將荊棘變成結果的樹,能夠自然地結出天主的工作。人若被聖神所充滿,一些耳所未聞的事就會發生在他身上,用天主的愛去愛。那時,就不會再需要別人教訓他們了(若一2:27),也不再需要其他的法律。若望說,被聖神推動的人甚至也不會犯罪:「凡由天主生的,就不犯罪過;因為天主的種子存留在他內,他不能犯罪,因為他是由天主生的」(若一3:9)。
雷聲、風聲、火舌表達的是什麼呢?在《出谷紀》中,伴隨這些現象的是舊約法律的恩賜:「到了第三天早晨,山上雷電交作,濃雲密布,角聲齊鳴,此時在營中的百姓都戰戰兢兢」(出19:16);「眾百姓看見打雷、打閃、吹角、冒煙的山,都戰兢害怕,遠遠站著」(出20:18)。
拉比說,在西乃山上,五旬節那天,當天主頒賜法律時,天主的話以七十個火舌的形式出現,表達了天主的法律是給所有民族的(當時認為共有七十個民族) 。如果舊約法律是通過雷聲、閃電、火舌而賜予的,路加也用了相同的方式描述了新法律的恩賜:聖神。為使人更清楚地理解,路加就用了同樣的圖像來表達。
宗徒們說很多語言是什麼意思呢?也許路加是在描述初期教會的一種非常普通的現象。在領受聖神後,信徒們開始懷著喜悅的心情讚頌上主。甚至狂喜地說出奇怪的語言。路加以象徵的意義記載這一現象,用來表達教會的普世性。聖神是賜予所有的人和一切民族的恩賜。面對天主的恩賜,所有語言和種族的障礙都被消除了。在五旬節那天,發生了與巴貝爾塔完全不同的事情(創11:19)。在巴貝爾塔,人們彼此誤解,甚至彼此遠離;而聖神卻做出了完全不同的行動,使四散的人再聚集起來。
那些讓自己被福音帶領,被聖神引導的人,就會說出人人都能理解的話語:愛的語言。這就是聖神轉變整個人類成為一個大家庭,人人互相理解,彼此友愛相助。

讀經二 8817

8 反隨從肉性的人,決不能得天主的歡心。 9 至於你們,你們已不屬於肉性,而是屬於聖神,只要天主的聖神住在你們內。誰若沒有基督的聖神,誰就不屬於基督。 10 如果基督在你們內,身體固然因罪惡而死亡,但神魂卻賴正義而生活。 11 再者,如果那使耶穌從死者中復活者的聖神住在你們內,那麼,那使基督從死者中復活的,也必要藉那住在你們內的聖神,使你們有死的身體復活。弟兄們!這樣看來,我們並不欠肉性的債,以致該隨從肉性生活。 13 如果你們隨從肉性生活,必要死亡;然而,如果你們依賴聖神,去致死肉性的妄動,必能生活。 14 因為凡受天主聖神引導的,都是天主的子女。 15 其實你們所領受的聖神,並非使你們作奴隸,以致仍舊恐懼;而是使你們作義子。因此,我們呼號:「阿爸,父呀!16 聖神親自和我們的心神一同作證:我們是天主的子女。 17 我們既是子女,便是承繼者,是天主的承繼者,是基督的同承繼者;只要我們與基督一同受苦,也必要與他一同受光榮。

保祿時代的拉比們認為,人被兩種相反的力量所拉扯和影響。善的力量只在十三歲時才顯示出來,而邪惡的力量從人在母胎中就存在,並開始展現其力量。為了抑制惡的勢力,他們建議:讓自己熟知天主的法律。他們教導自己的門徒們說:如果有一個卑劣的誘惑引誘你,將它帶到學習天主法律的地方,這樣,它將喪失誘惑力。
保祿有些悲觀的情緒。他在《迦拉達書》中列舉了一系列邪惡勢力的表現行為,稱之為本性私慾的作為:淫亂、不潔、放蕩、崇拜偶像、施行邪法、仇恨、競爭、嫉妒、忿怒、爭吵、不睦、分黨、妒恨、醉酒、宴樂以及兇殺,與這些相類似的事(迦51921)。
保祿與拉比的認識不同,保祿認為,天主的法律無法戰勝本性的衝動,也不能將它制服。因此人處在一種失望的境界中:「我所願意的,我偏不作;我所憎恨的,我反而去作。」保祿承認法律是善的,但在人的肢體內,另有一條法律,與人理智所贊同的法律交戰,並把人擄去,叫人隸屬於那在人肢體內的罪惡的法律」(羅7:1423)。面對這種對天主保持忠信的無能為力,保祿呼喊說:誰可以將我從這該死的肉身救出來呢? (羅7:24)他回答說,絕不是法律。雖然法律是聖的,但法律無法使人獲得抵抗邪惡的內在力量。法律如同路標,但我們駕駛的卻是一輛沒有燃料的破車。路標其實並沒有什麼幫助,只是提醒司機所處的境況,以及與預定目標之間的距離。只有上天的恩賜才能徹底改變這種情況。因此,保祿講述了聖神的能力:聖神可以穿透人的內心深處、改變人的心靈、向人通傳生命的力量、賜人對天主保持忠信的能力,這一轉變的結果就是使人從罪惡的奴役中獲得自由。
在讀經的第一部分(810節),保祿宗徒進一步闡述這一思想,將之引伸到倫理層面。他提醒羅馬的基督徒,你們不再是處在肉性的權下,而是處在聖神的德能下。而那些不向聖神開放心靈的人,不能取悅天主,也不屬於基督。
在第二部分(11節),保祿強調聖神臨在於人身上的另一個重要效果,就是死亡被徹底打敗了。的確,人的現世生命終有結束的一天,但這不是一切的終點。使耶穌從死者中復活的聖神也住在我們內,也會將永遠的生命賜給我們有死的身體。
保祿再次提到那些接受了基督之神的人所體現出來的新生命和生活行為(1213節)。他說,我們希望領受了洗禮的人能夠與他們內的聖神保持一致的行為。如果他們繼續按照本性的私慾生活,那麼他們選擇的就是死亡。
然後,保祿用感動的話語提醒基督徒,他們已不再是簡單的受造物,也不是屬於主人權下的奴隸,而是兒子,因為他們領受了主的生命。天主不只是居住在我們中間,而且使我們融入到祂的生命。正如伯多祿勸勉當時的基督徒說:「天主的大能將各種關乎生命和虔敬的恩惠,賞給了我們。天主藉著自己的光榮和德能,將最大和寶貴的恩許賞給了我們,為使你們藉著這些恩許,能成為有分於天主性體的人」(伯後1:4)。聖神在內心的推動使人懷著無比喜樂的心情呼喊說:阿爸,父啊(15節)。
在這裡,保祿區分了耶穌是唯一子和我們是天主義子之間的不同(1617節)。他用了義子的表達方式,這種制度在以色列並不存在,卻在希臘羅馬世界中很流行。義子與親生子女擁有同樣的權利,包括繼承財產的權利。同樣,保祿敘述說,天主將人帶到了天主的家中,使人白白獲得義子的身份,並享有同樣繼承的權利,與天主唯一聖子享有同樣的權利和福分。
天主子女的地位是奇妙的。正如若望所說的一樣:「現在我們是天主的子女,但我們將來如何,還沒有顯明;可是我們知道:一旦顯明了,我們必要相似他,因為我們要看見他實在怎樣(若一3 :2)。

福音 1415162326

15 如果你們愛我,就要遵守我的命令;16 我也要求父,他必會賜給你們另一位護慰者,使他永遠與你們同在;
23耶穌回答說:「誰愛我,必遵守我的話,我父也必愛他,我們要到他那裡去,並要在他那裡作我們的住所;24 那不愛我的,就不遵守我的話;你們所聽到的話,並不是我的,而是派遣我來的父的話。25 我還與你們同在的時候,給你們講論了這些事;26 但那護慰者,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派遣來的聖神,他必要教訓你們一切,也要使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

故事發生在最後晚餐中,門徒們意識到耶穌將要離開,他們內心煩亂、憂傷,於是詢問說,如果沒有了耶穌的臨在,他們的生命還有何意義﹖耶穌邀請他們首先要信賴衪說過的話(15節),愛就是他們與基督保持合一的標記。
耶穌還許諾必不留下他們做孤兒,沒有保護和引領。祂向父祈禱,將為他們「派遣一位護慰者」,永遠與他們同在(16節)。這就是耶穌許諾將祂的聖神賜予門徒們(路411418),使他們充滿聖神的德能。
聖神被稱為「護慰者」,但是這個詞卻不是希臘原文的很好翻譯。護慰這個詞屬於法律用詞,指的是站在被指控者的身邊,辯護人,是身處困難中的人的保護者。從這一意義上來說,耶穌是「護慰者」,正如若望一書中所敘述的:我的孩子們,我給你們寫這些事,是為叫你們不犯罪;但是,誰若犯了罪,我們在父那裡有正義的耶穌基督作護慰者(若一21)。
耶穌是我們在天父面前的「護慰者」,這並不是因為耶穌使人逃脫天父的義怒——天父實際上從不反對我們,而是永遠與我們同在——而是因為耶穌保護我們免於控告者的控訴,保護我們免受罪惡的傷害。我們的仇敵就是罪過,耶穌知道怎樣使它變得弱小無能。
如今耶穌許諾另一位「護慰者」,並不是要代替耶穌,而是要完成耶穌的使命。聖神是「護慰者」,因為聖神助佑門徒們與世界作鬥爭,就是反對邪惡的勢力(若16711)。
我們現在的問題是:如果「護慰者」是如此強有力的保護者,為什麼邪惡的勢力還在繼續戰勝善,罪惡為什麼常常統治我們?當時在第一世紀末的小亞細亞的基督徒也不得其解,新天新地為什麼沒有立即以奇蹟般的方式得以建立?面對這種疑慮與無信,耶穌回答說:愛我,必遵守我的話,我父也必愛他,我們要到他那裡去,並要在他那裡作我們的住所(23節)。
耶穌願意把自己和天父顯示給人,不是通過奇蹟,而是要住在門徒們中間。以色列人相信,天主臨在的地方是耶路撒冷聖殿。但是,從撒落滿王開始,人們就質疑人手所造的聖殿無法容納宇宙的主宰(列上827)。天主通過先知們的口許諾,祂將居住在人們中間:「熙雍女子,歡呼喜樂罷!因為我要來住在你中間」(匝214)。
天主指的並不是人手所造的聖殿,而是天主在耶穌身上實踐了自己的許諾,並居住在人們中間(若114)。現在,耶穌保證說:天主將有形可見地居住在像耶穌一樣實踐愛德的門徒們中間。因此,人們就不難認出:是邪惡的力量臨在人身上,還是耶穌與天父臨在於其身上。
在最後一節,耶穌許諾聖神,「那護慰者必要教訓你們一切,也要使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26節)。耶穌教導了全部的真理,沒有隱藏什麼;但仍需要聖神的繼續教導,因為耶穌無法將其訊息的一切具體實踐闡明清楚。耶穌知道,在世界歷史中,門徒們將會常常面對新形勢、新問題,他們需要在福音的光照下回應並解決這些問題。耶穌向他們保證,如果他們與聖神的推動保持一致,他們將會找到符合福音精神的答案。
聖神時常要求人作出徹底的改變,但卻不會將人領向與耶穌教導相反的道路上。在聖經中,「教導」一詞有著更深的含義。聖神教導人並不像教授在學校講課一樣。聖神以動態的方式教導,使之成為內心的推動,無可抗拒地將人帶向正確的方向,激發善心和善行,使人作出符合福音精神的選擇。
耶穌在最後晚餐中解釋說:真理之神要把你們引入一切真理(若1613)。若望在他的第一封書信中說:你們由他所領受的傅油,常存在你們內,你們就不需要誰教訓你們,而是有他的傅油教訓你們一切。這傅油是真實的,決不虛假,所以這傅油怎樣教訓你們,你們就怎樣存留在他內(若一22728)。

聖神的第二個使命就是「使人記起」。耶穌說了很多話,雖然福音中有記載,仍有可能被忘記或不被留意。尤其是當福
音的教導不太容易被接受時,因為不符合世界的「常理」。因此,門徒們更需要不斷記起耶穌的這些話,並需要聖神的時常教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