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4, 2018

不可拆散:是愛的必然,不是戒律


常年期二十七主日(乙年)


     有時夫妻之間會似乎比較理性地考慮,是否還有必要堅持,嘗試去修復已經破裂的關係?他們彼此不再相愛,性格難以包容、感到煩惱;他們講話只會冒犯對方,而孩子也被傷害……,這種情況下,生活在一起有甚麼意義呢﹖難道天主要求他們一同生活,而同受折磨﹖對每個人來說,以自己的方式重建生活並不是更好嗎?
     對於這些問題,根據人的邏輯思維,不須猶疑而回答:離婚更好。如果很多夫妻都在結婚後不多幾年便離婚,難道未婚同居不是更好嗎?一旦彼此發生問題時,就可以簡單地分道揚鑣,不至於產生很多困難。
在其他領域,就像在性道德方面一樣,人類很想提供自己的道德觀,所以福音建議的「鹽」常常被許多「但是」,「如果」,「如何」和「依靠」所平淡。基督的建議確實很難,很沉重,但是進入天國需要「成為孩子」,這是很有必要的。只有承認自己微小的人,相信天主愛的人,信任天主的人,才能夠正確接受天主的思想。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理解,「這話不是人人所能領悟的,只有那些得了恩賜的人,才能領悟」(瑪19:11)。不是智慧和聰明的人理解,而是卑微的人。(瑪11:25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樣的信息,現在讓我們重複以下的話
         「只有耶穌提供的窄路,才能引領我們得以到達永生。」

讀經一 (創2:18-24

上主天主說:「人單獨不好,我要給他造個與他相稱的助手。」上主天主用塵土造了各種野獸和天空中的各種飛鳥,都引到人面前,看他怎樣起名;凡人給生物起的名字,就成了那生物的名字。人遂給各種畜牲、天空中的各種飛鳥和各種野獸起了名字;但他沒有找著一個與自己相稱的助手。
上主天主遂使人熟睡,當他睡著了,就取出了他的一根肋骨,再用肉補滿原處。然後上主天主用那由人取來的肋骨,形成了一個女人,引她到人前。
人遂說:「這才真是我的親骨肉,她應稱為『女人』,因為是由男人取出的。」為此人應離開自己的父母,依附自己的妻子,二人成為一體。

         在創造工程將近結束的時候,「天主看了他所造的一切,認為樣樣都很好」(創1:31)。一切都非常美好,可是上主注意到,在花園裡,大地上萌發「各種好看好吃的果樹」(創2:9),而人卻並不快樂。天主明白了原因,決定填補那份空虛:「人單獨不好,我要給他造個與他相稱的助手。」(18

         亞當與天主的關係那時非常親密,在晚涼中,天主常常來到庭院與他一起散步。他有工作,有土地耕種,被天主愛護和尊重。他被保護,亦有各種食物;可是這並不令他滿意,還是感覺到孤獨。他需要有人與他談話,給他愛,也接受他的愛。
孤獨感是個失敗的,怎麼才能夠補救呢? 
         天主創造了動物,賦予牠們與人相似的生命,把他們帶到人這裡。亞當接受了動物,但是仍然沒有找到相稱的助手和同伴。(19-20
         作者用神秘語言承認和祝福人與動物世界之間深刻的關係。人與動物構成一種共同生活及合作勞動的關係,動物有責任保護、幫助和救援人類。
亞當不再孤單,他耕種土地,牧養牛羊,可是他仍然空虛。人對於受造物、專業的成功都未能使他滿足,甚至天主也不能讓人滿足。他需要的是一個與他相似的人,來填補他的空虛。
     「我沒有任何人,我不屬於任何人」,這可能是最真摯的感嘆訴。天主,希望人喜樂,祂為亞當創造了女人。
         聖經敘述的目的不是告訴我們女人從哪裡來,而是回答一個本質問題:女人是誰?為什麼會存在兩種性別?為什麼性對男人的吸引是如此強烈?難道女人是男人的僕人,低於男人嗎?
         在性的領域中,本能常常遮蔽思想引導選擇,雖然按常理,是非人性化,但揭示天主的計畫至為重要。通過這段經文告訴我們的第一個信息,就是性問題的去神話化。性不是如古人想像的那樣神聖而超自然的,而是自然本能,是一種激情,「它的焰是火焰,是上主的火焰」(歌8:6),是天主所願意的,為了推動人走出自己,走向另一位。人存在,拉丁語中是exsistere,意思是「站在外面」,只有當他回應這種神聖推動,忘記自我,把自己作為禮品奉獻給對方時,他才是存在的。
性是善的。二元論和摩尼派自從初期幾個世紀就影響了教會,在對於造物的觀點上他們與聖經不一樣(格後2:20-22)。在聖經中,性享受是天主所祝福的。
性是為了引導人進入互相親密的關係,彼此對話,而因此手淫構成了偏差。健全的性教育對於人格成長非常有益,特別幫助少年、兒童擺脫對性的害怕、恐懼和焦慮。
兩性是人格建構的關鍵部分,不存在沒有性別的人,應保持和重視兩性之間的差異。


女人與男人相似,是男人的助手。「相似」和「助手」,是經文中最重要的兩個詞,告訴我們對於天主來說,女人是誰!為了發現其深刻含義,我們有必要看看希伯來文Kenegdò,翻譯為「相似」,真正含義是:匹敵、媲美。女人是天主放在男人的面前,不是為了被支配,而是為了與男人進行富有成效的對話,一種承諾甚至是富挑戰性的,可能涉及不可避免的緊張局勢,因為目標是男女雙方更加人性化的發展。從這個角度來看,女人和男人互相幫助、是彼此合作的助手;實現對方,也發展自己。
.對於女人來說,她被賦予的任務是成為男人的助手。這個任務常常被誤解,好像天主安排了女人低於男人。但是聖經學家卻發現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資料,希伯來文ezer’ 助手,在聖經中實際上是用來指天主的。「我的天主,你是我的助佑」(詠70:6),聖詠作者充滿信心地呼求天主。只有天主才被認為有能力在人的生命發展中給予人救援。
這個銜頭用於女人,不只是說明女人不是低於男人,而是標誌著一個崇高的使命:她被召叫,在男人身邊把天主的助佑帶入男人的生命中,持續地實踐天主的創造工程,為男人提供必要的幫助,使他得以完滿實現自己。沒有女人,男人仍保留是不完全的。
「天主是陶工」的形象,在聖經中是出現非常頻繁的詞彙,這有助於我們理解女人的使命。
聖詠作者向天主動情地呼求:「如今,上主啊!你是我們的父親;我們只是泥土,你是的我們的陶工,我們都是你手中的作品」(依64:7)。男人是有待塑造的陶土,天主決定不要自己單獨工作,而是希望有人幫助祂共同完成這個奇妙的傑作:「男人」。因此,天主創造了女人,並且把男人託付給她,如同陶瓶請她塑形、煉造、裝飾。在生命盡頭時,她是被期待著的,交回一件偉大的傑作。
兩性相遇的首要目標常常被認為是生殖。今天的讀經告訴我們的卻是一個空缺(被抽掉的肋骨),一個需要填充的不完滿,一個需要治療的傷口,一個擺脫寂寞而需要的滿足。
儘管如此,我們需要知道,只有善用性關係才可能實現這個偉大的目標。即使兩人結婚生活在同一屋簷下,但當男女關係中出現自私利己主義時,孤獨就會重新出現。

夫妻間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得以建立,而另一方則認為對方是享樂的對象時;當雙方各自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獨自發展友誼圈子和興趣,享受自己的娛樂時;當互相不為共同的計畫商量,不為共同的事情奮鬥時;當不再共同做決定時;當一方傷害另一方,貶低另一方時……,丈夫和妻子就重新跌入孤獨,陷入憂傷和不快樂中。
男人和女人之間的愛,「在天主內」的結盟(格前7:39),是「不可拆散的」。這不是一條法律,因為一旦訴諸法律則意味著愛的失敗。不可拆散,是指愛的真實、內在本性,不受死亡的局限。愛,是「大水不能熄滅的神聖火焰」,是對天主聖愛的分享,有能力面對任何挑戰,像堅固的岩石一樣不會倒塌,「江河不能將它沖去」(歌8:6-7)。
男女之愛要求一夫一妻制。多妻制在聖經裡出現在加音的後代中(創4:19),是罪的結果,是對天主關於性愛計畫的濫用。
婚外情是對天主計畫的褻瀆,是對愛的背叛,削弱個人的生命。同居和婚前性行為,都缺乏完整和決定性的投入,因為聖經告訴我們:「人與自己的妻子結合,二人成為一體」。(24       
性愛不是遊戲,不是娛樂。發生性愛是一件嚴肅的事情,所以需要避免急躁、快速和無序。這些行為往往導致內在的傷痛和混亂,造成不安、無法忍受的情況,雖然參與其中的人努力炫耀表面上快樂 

讀經二(希2:9-11

我們看見了那位稍微遜于天使的耶穌,因所受的死亡之苦,接受了尊崇和光榮的冠冕;這原是出於天主的恩寵,使他為每個人嘗到死味。
其實,那對於萬物的終向和萬物根源的天主,既領導眾子進入光榮,借苦難來成全拯救眾子的首領,也是適當的。因為,祝聖者與被祝聖者都是出於一源;為這個原故,耶穌稱他們為弟兄,並不以為恥。


從今天開始我們聆聽希伯來書,直到今年禮儀年的結束。前面兩章介紹耶穌為人的某些方面。
作者在第一章先肯定基督確實超越於一切受造物,包括天使。然後提出疑問:耶穌相對於我們是如此卓越,他不會離我們生活條件及生活經驗太遠嗎?
對於這一反對意見,作者在第二章作出回應,這是今天的讀經。
天主聖父為獨生子選擇受難和十字架的道路是「合適的」(10)。借此他引導眾人進入天主的光榮。他深刻經驗了人類的生活,包括孤獨、被出賣、被拋棄和死亡。只有這樣的一位領導人,才能夠讓人們信服。
 經文的最後一句話讓人感動:耶穌把他自己來拯救的人類「稱呼為自己的兄弟姐妹並不以為恥」。他感覺到與他們同命運共患難,他理解他們的卑微和脆弱,因為他在自己的苦難中,在經驗天主聖父安排的路徑中體驗了這一切。(希5:7-9

福音(谷10:2-16

            有些法利塞人前來問耶穌:許不許丈夫休妻﹖意思是要試探他。耶穌回答他們說:「梅瑟吩咐了你們什麼﹖」他們說:「梅瑟准許了寫休書休妻。」耶穌對他們說:「這是為了你們的心硬,他才給你們寫下了這條法令。但是,從創造之初,天主造了他們一男一女。為此,人要離開他的父母,依附自己的妻子,二人成為一體,以致他們再不是兩個,而是一體了。所以,天主所結合的,人不可拆散。」
回到家裡,門徒又問他這事,耶穌對他們說:「誰若休自己的妻子而另娶,就是犯姦淫,辜負妻子;若妻子離棄自己的丈夫而另嫁,也是犯姦淫。」
有人給耶穌領來一些小孩子,要他撫摸他們;門徒卻斥責他們。耶穌見了,就生了氣,對他們說:「讓小孩子到我跟前來,不要阻止他們!因為天主的國正屬於這樣的人。我實在告訴你們:誰若不像小孩子一樣接受天主的國,決不能進去。」耶穌遂抱起他們來,給他們覆手,祝福了他們。

很奇怪,法利塞人這樣問耶穌:「丈夫休妻合法嗎?」( 2)像所有的以色列人一樣,沒有例外。法利塞人都知道離婚的合法性,舊約允許第二次婚姻。有關討論的目的看來是想問其原因。
馬爾谷把婚姻不可拆散的題目放在他的福音書中間部分,附帶其它倫理問題,如:與不相信的人對話、對兄弟姐妹的仁慈、與弱者的關係、私有財產、財富問題等等。他之所以安排這樣一個背景,因為婚姻中絕對和無條件忠誠的要求,讓人們沮喪和疑惑,如果不是在基督之愛和他付出生命的背景下,就確實難以理解。

耶穌在回答提問的同時,首先澄清梅瑟法律的真實含義,他並不是要廢除梅瑟法律,而是要給予解釋,並且使其完善。
申命紀似乎允許離婚。「如果一人娶了妻,佔有她之後,在她身上發現了什麼難堪的事,因而不喜悅她,便給她寫了休書,交在她手中,叫她離開他的家」(申24:1)。有些比較嚴肅的辣彼教導說,丈夫可以休妻僅僅是在妻子不忠誠的前提下;有些比較寬容的辣彼認為只要妻子做飯不好,或者丈夫找到另一個更加稱心的人,都可以休妻。
耶穌在回答這問題之前,先澄清經文的含義。他指出,不是梅瑟引入了離婚的許可。在梅瑟之前很久就存在離婚的事情,他只是讓其合法被接受,給予規範化,限制濫用。梅瑟沒有期望心硬的以色列人的倫理高於其他民族,不過他制定一些法律保護女人,比如丈夫休妻必須寫休書,以便她可以再合法再結婚。
這條規定要及時,因為很多男人把妻子驅除家門,另娶新人時,若被驅除的女人如果再嫁人卻被指責為姦淫,要被判處死刑。梅瑟法律要保護婦女,如果她有休書就可以證明她是自由的,可以自由嫁人。
一些休書被流傳下來,上面有兩個人的見證簽字,寫著:「你可以離去,你可以照你的意願與你所喜歡的任何人結婚。」
耶穌肯定申命紀的規定,但是強調誰如果離婚休妻,需要尊重女人的權利。不過梅瑟所表現出來的寬容,並不代表天主原來規劃的理想。
在解釋了舊約規條的含義之後,耶穌邀請人超越規條,不要從人的理性來看性關係,而是要從天主的角度來認識。那是在創世紀第一章就告訴我們的:「從創造之初,天主造了他們一男一女。為此,人要離開他的父母,依附自己的妻子,二人成為一體,以致他們再不是兩個,而是一體了。所以,天主所結合的,人不可拆散」(6-9)。
耶穌引用創世紀加入到對話中,不禁令法利塞人目瞪口呆,其實他們有些人甚至認為離婚不只是男人的權利,而且是「義務」。
辣彼教導說,天主關於性關係賦予的第一任務是生殖。「你們要生育繁殖充滿大地」(創1:28),因此如果妻子沒有生育孩子,那麼丈夫有「義務」,「應該」休棄妻子,另娶其她女人。
耶穌卻與這個民族傳統斷裂,以絕對方式指出,任何形式的離婚都不是天主願意的,不在天主的計畫中。離婚是人自己決定的,是「企圖摧毀天主的工程」,因為是天主結合了男人和女人成為一體。
因著耶穌,天國來到了世界,先知的預言應驗了,人獲得了「新的心和新的精神」,因此而丟掉了鐵石心腸,獲得血肉之心(則36:26;耶31:31-34),是該拒絕妥協、拒絕卑鄙和欺騙的時候了,以創造主天主的原始規劃為目標的時刻到了!  

只有一夫一妻制,只有不可拆散的婚姻,才符合天主的規劃。任何其它形式的同居或者離異,不論是出於何種傳統和文化,都是違背天主意願的,都冒犯男人和女人的尊嚴。
面對耶穌嚴格、不可妥協的態度,不只是法利塞人,包括門徒也感到吃驚和迷惑,甚至驚慌。因此,一回到家,他們就再次向耶穌請教這個問題。但是耶穌再次肯定:「誰若休自己的妻子而另娶,就是犯姦淫,辜負妻子;若妻子離棄自己的丈夫而另嫁,也是犯姦淫」(11-12)。耶穌肯定了男人和女人完全平等的權利和義務,這在當時是聞所未聞的。
對此如何解釋呢?
基督並沒有制定新法律,沒有制定比梅瑟法律更加嚴格的條文,他只是告訴我們天主原本的規劃是不包括離婚的。
目標是非常高,而人的腳步常常是不穩定的。既然只有天主才瞭解每一個人的脆弱,那麼沒有任何人有權力審判兄弟姐妹,為其定罪和判刑。在具體情況下,我們需要謹慎對待。每一位兄弟都必須被理解,陪伴,幫助,以便他能夠得到最好的發展。
但是,明白和耐性不等於福音的要求有彈性,不是福音要與社會風俗隨波逐流,而是表示牧養的智慧。
在今天福音讀經的最後一部分(13-16),耶穌再次引用孩子的比喻,邀請門徒們像孩子一樣接納天國。那些對自己的成熟充滿自信的人,自負於自己的智慧的人,僵化於自己固有信念中的人,他們拒絕接受基督的話語,那就永遠不可能進入天國。
為了很好地理解婚姻的不可拆散性,回歸童心是非常必要的,這樣才可能完全信靠天主聖父的思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