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ne 11, 2016

自認為完美,但缺乏愛的能力

丙年常年期第十一主日
為耶穌來說,罪惡不是需要清潔的污點,或需要隱藏的傷口;而是沒有能力去回應天父之愛的狀況。罪惡是我們面對天主的無限大愛時,償還不清的債。
我們在生命中經驗到的錯誤、軟弱與苦痛時使我們感到羞恥,正是這些小的缺失,卻表達了人與天主無限美善之間的巨大鴻溝。

當我們祈求上主「寬恕我們的罪過」時,我們不是請求祂忘記我們所犯的錯誤,抹去我們的過去;而是祈求天主寬免我們對祂的愛所欠的債。我們祈求祂教導我們學習回應祂的愛。我們的祈禱不是指向過去,而是面向未來。
從這一角度來看,所有的人在天主前都是欠債者。法利塞人自認為正義虔誠,自認為是別人的判官;他們的愚蠢就在於他們以為可以通過遵守法律或某些宗教行為,來償還人對天主之愛的債務。
現在也許更容易理解耶穌所說的話:只有得蒙寬恕多的人,才有能力愛的多。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樣的訊息,現在重複以下的話:罪惡蒙寬恕的人是有福的。

讀經一 撒下 1271013

7 約納堂對達味說:「這人就是你!以色列的天主上主這樣說:是我給你傅油,立你作以色列的君王,是我由撒烏耳手中將你救出,8 是我將你主人的家室賜給你;我把你主人的妻妾放在你懷裡,把以色列和猶大的家族也賜給了你;若還以為太少,我願再給你這樣那樣的恩惠。9 你為什麼輕視上主,作出衪眼中視為邪惡的事,借刀殺了赫特人烏黎雅,為佔取他的妻子,據為己有﹖你借阿孟子民的刀殺了烏黎雅。10 從此刀劍永不離開你家!因為你輕視了我,佔取了赫特的妻子,據為己有。
13 達味對約納堂說:「我得罪了上主!」約納堂對達味說:「上主已赦免了你的罪惡,你不致於死。

達味是一個暴力與報復心很強的人。在他的許多罪惡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他與巴特舍巴的通姦罪,為了掩蓋這一罪過,他設計殺害了巴特舍巴的丈夫赫特人烏黎雅(撒下11)。納堂先知是達味的一個朋友,當他得知君王所犯的罪過,遂來見他,並假裝什麼都不知道,就給君王講了一個小羊的故事(撒下1216 )。達味仔細地聆聽故事,並對那個殺害鄰居小羊的人的做法感到氣憤,說:做這事的人該死!

今天的讀經就從這裡開始。納堂用手指著達味高聲說:這個人就是你(7節)。然後列出了上主對他賜予的種種恩典,並指責了他不知感恩(78節)。最後向他宣布了即將要臨於他家族的可怕懲罰:刀劍永不離開你家(10節)。先知預言了仇恨、報復、暴力與流血將永不會離開達味的家族。
先知的最後一句話需要澄清。天主不會用家族的仇恨來懲罰罪過。舊約中有很清楚的認識,不是天主懲罰人,而是相同的罪惡會懲罰人。德訓篇中說:作惡造孽的,自己反受其累(德2730)。耶肋米亞說:是你的罪惡懲罰你,是你的不忠責斥你(耶219)。

納堂先知對達味家族將要遭遇災禍的預言是來自聖經作者的神學反省。在事情發生後很多年,作者意識到,達味家族遭遇了無數的災禍(達味的三個兒子阿默農、阿貝沙隆與阿多尼雅都死於暴力),於是就把這些災禍認為是天主的懲罰。實際上,他清楚知道這是由於達味的教導無方、高傲、和暴力心態造成的。
比如,遭遇了婚姻關係中的不忠,夫妻之間就不太容易重建家庭的和平與和諧,也不容易保持共融與互信,甚至就會輕視對方,不斷地批評對方所犯的錯誤。出現這種沉重的負擔,焦慮、緊張,也可以用神學性的語言來說,這是天主的懲罰。但很明顯,這實際上是罪惡的後果。

人很難從這種狀況中走出來,但天主從不會捨棄人。因此,在預言了災禍以後,納堂先知還宣講了希望的訊息。他對達味說:上主已赦免了你的罪惡,你不致於死(13節)。 「寬恕」常常是天主說的最後的話,而不是懲罰與威脅。

讀經二 2161921

16 可是我們知道:人成義不是由於遵行法律,而只是因著對耶穌基督的信仰,所以我們也信從了基督耶穌,為能由於對基督的信仰,而不由於遵行法律成義,因為由於遵守法律,任何人都不得成義。
19 其實,我已由於法律而死於法律了,為能生活於天主;我已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了,20 所以,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我現今在肉身內生活,是生活在對天主子的信仰內;他愛了我,且為我捨棄了自己。 21 我決不願使天主的恩寵無效,因為,如果成義是賴著法律,那麼,基督就白白地死了。

即使在今天,很多基督徒的心中還存在著一個很普遍的想法:善行可以賺取天國。
耶穌時代的法利塞人也有這樣的想法。他們認為,救恩取決於善功;仔細地遵守所有的法律,即使是最小的一條,也不能忽略。雖然他們中有很多人皈依了基督信仰,但卻沒有放棄這種認識,並在初期教會中到處散播他們的這種思想(宗155)。

在這篇讀經中,保祿提醒迦拉達人,因為他們聽從了皈依基督信仰的法利塞人,保祿提醒他們說:天主把救恩白白地賜予人。我們不是用自己的善行賺取天國,而是天主賜給我們恩寵,使我們能夠行善。
保祿還說,可以通過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來證實這種恩寵的效果。當他信賴法律時,他仍是個罪人,法律不能拯救他。面對自己的失敗,他是一個嚴厲的判官。然後他遇到了基督與衪聖神的恩寵,使自己慢慢地被改變了。現在他可以證實已不是自己生活,而是基督在他內生活。

福音 73683
36 有個法利塞人請耶穌同他吃飯,他便進了那法利塞人的家中坐席。 37 那時,有個婦人,是城中的罪人,她一聽說耶穌在法利塞人家中坐席,就帶著一玉瓶香液,38 來站在他背後,靠近他的腳哭開了,用眼淚滴濕了他的腳,用自己的頭髮擦乾,又熱切地口親他的腳,以後抹上香液。 39 那請耶穌的法利塞人見了,就心裡想:「這人若是先知,必定知道這個摸他的是誰,是怎樣的女人:是一個罪婦。」40 耶穌發言對他說:「西滿,我有一件事要向你說。」西滿說:「師傅,請說吧!41 「一個債主有兩個債戶:一個欠五百德納,另一個欠五十。42 因為他們都無力償還,債主就開恩,赦免了他們二人。那麼,他們中誰更愛他呢?43 西滿答說:「我想是那多得恩赦的。」耶穌對他說:「你判斷的正對。」44 他遂轉身向著那婦人,對西滿說:「你看見這個婦人嗎?我進了你的家,你沒有給我水洗腳,她卻用眼淚滴濕了我的腳,並用頭髮擦乾。45 你沒有給我行口親禮,但她自從我進來,就不斷地口親我的腳46 你沒有用油抹我的頭,她卻用香液抹了我的腳。47 故此,我告訴你:她的那許多罪得了赦免,因為她愛的多;但那少得赦免的,是愛的少。」48 耶穌遂對婦人說:「你的罪得了赦免。」49 同席的人心中想道:「這人是誰?他竟然赦免罪過!50 耶穌對婦人說:「你的信德救了你,平安回去吧!
8:1 以後,耶穌走遍各城各村講道,宣傳天主國的喜訊,同他在一起的有那十二門徒,2 還有幾個曾附過惡魔或患病而得治好的婦女,有號稱瑪達肋納的瑪利亞,從她身上趕出了七個魔鬼;3 還有約安納,即黑落德的家宰僱撒的妻子,又有蘇撒納;還有別的許多婦女,她們都用自己的財產資助他們。

爭吵與吵架總不會令人喜愛,但令人最為不悅的是在聚會中,人們正在吃飯時發生的爭執。相聚是為了交往,不是為了激烈爭論,或聽一些羞辱別人的話語。
為了避免這種尷尬的緊張局面,以色列人在發出邀請時很謹慎。需要嚴格遵循的條文就是:「義人」、「富人」和「純潔的人」不能與罪人、稅吏、牧人和「屬世界的人」混在一起。因為這些人被視為「愛找麻煩的人」,不知法律的「粗魯的人」,被人視為不潔的。

路加常常記載耶穌前去赴宴,衪去所有人的家裡作客。不管以色列子民精神領袖所規定的有關潔淨的條文,祂接受所有人的邀請。不論是富人或窮人、健康者還是患病者。為衪來說所有的人都是潔淨的。今天的福音記載,耶穌在一個法利塞人家中作客,就是在一個道德高尚人士的家中。在場的人們都是真誠者,穿著純潔的服裝。當然在這裡也不會聽到粗魯的說話和不相宜的談話。
耶穌為什麼會受到邀請呢?可能是法利塞人認為耶穌是一個正義與智慧的老師。他們想和衪談論一些高深的神學問題。
人們都想在吃安息日的午餐時,邀請講道者到自己家中作客。因而可以有機會提出問題,並探討一下讀經的主題。法利塞人喜歡這些高深的談論,而耶穌似乎是一個最合適的人。

他們正在法利塞人的家中坐席,正當他們的討論得很投機時,忽然一個生活不檢點的婦人走了進來。她來做什麼?是來搗亂的嗎?她手裡拿著一玉瓶香液,環視四周,在客人中找尋耶穌。她一看到耶穌,就朝祂走來。那婦人沒有說一句話,就靠近耶穌的腳開始哭泣。眼淚滴濕了耶穌的腳,她就用自己的頭髮擦乾,口親衪的腳,再抹上香液(3639節)。
她為什麼如此行事呢?最簡單的解釋可能是這樣的:這個婦人犯了很多罪,忽然有一天良心發現,就悔改了,於是她來到耶穌跟前請求寬恕。她開始去付出更多的愛,由於這樣的愛,就獲得了寬恕。
但事情似乎並不是這樣。耶穌講的這個比喻卻有一個非常不同的解釋。這裡說的不是要付出多少愛才能獲得罪過的赦免。也就是說,如果犯了很多罪,首先需要顯示愛了很多,然後才獲得寬恕;如果犯的罪少,少許的愛就可以了。問題不在這裡,而是要知道誰更願意去愛?是蒙受寬恕多的,還是蒙受寬恕少的?

事實應該是這樣的:這位婦人一定知道耶穌。她是怎樣知道的呢?因為耶穌常常被邀請到罪人家裡去吃飯(路734152)。這些人也一定邀請過他們的朋友前來。因此,耶穌與這位婦人有可能在某些機會上遇見過。
這位來自加里肋亞的年輕老師的真誠目光一定打動了她。她意識到自己遇到了一位特別的人:富有憐憫心、懂得尊重人、給人自由。祂沒有法利塞人的那種高傲、冷漠、輕視別人的特性。祂的穿著和平常人一樣,而且還諷刺經師愛穿著長袍炫耀(路2046)。祂充滿了宗教熱忱,卻不偏執,愛人超過了遵守法律。祂時常宣講愛、和平、修和、寬恕,保護窮人、弱者及像這位婦人一樣犯錯的人。祂還常說這些人比那些自認為是「義人」的人離天主更近(路18914)。

耶穌與其他人截然不同。所有的人都將那婦人視為取樂的工具,他們糟蹋了她的身體,貪戀她的美色。耶穌是第一個以純正潔的目光看待她的人,沒有絲毫的貪戀;是唯一使她感受到尊重並發現自我尊嚴的人。從那時起,這位婦人重新恢復了信心,再次發現了她自己的尊嚴,並心靈得以開放,感受到喜悅與希望。於是鼓起勇氣,決定重建自己的生命。天主與她同在,賜給她平安。她知道自己獲得了寬恕。

她為什麼要去找耶穌呢?為了表達自己的感恩。自從她遇到耶穌的時候開始,她所有的一切都改變了。耶穌的話在她身上產生了奇蹟。她該如何表達這種喜悅呢?她的情感、內心和女性的敏感促使了她的行動:香液、親吻、散髮與淚水。她的這些行動使所有的在場者感到震驚。
她的眼淚不是有些人所認為的是因為後悔,而是因為終於體會到被理解與被愛的喜悅。從她經驗到被寬恕的那一刻起,她就重新將自己的生活建立在愛的基礎上。穌說她愛的多,因為她很多的罪都獲得了寬恕;而那些獲得寬恕少的人,擁有的愛也少。

家主西滿是一個好人,但他卻受到了教育及接受了自以為義的思想影響。他想:先知應該知道,與罪人的接觸會使自己變得不潔;而且這個婦人的行為簡直不可理喻。耶穌應該知道,一個女人若在一個男人面前鬆散開自己的頭髮,就足以成為人反對的理由。

西滿是個「義人」,不會違反任何的法律,而且不斷反思自己的善行。在這個罪婦對耶穌所做的這些行為中,這個法利塞人不去理會,也沒有提到西滿的不滿和過激的行為。西滿沒有忽略法律規定的任何細節,但也僅僅如此,只是滿全了法律的要求。而這個婦人卻被愛所引導,做的更多。

西滿被封閉在了自己的思想中,緊緊抓住法利塞人的信念。他不能放棄義人必須要與罪人分開的思想。他認為這種分開是來自天主,而耶穌如果是先知,祂必須要贊同這樣的思想。還有,他不能放棄的是正義取決於嚴格遵守法律的認識。如何使他明白他的錯誤呢?
為了改變達味的心,使他認識到自己的罪,納堂給他講了一個比喻,並以一個問題結束。達味沒有意識到他的答案其實就是對自己說的。納堂就用君王自己說的話教育了他。耶穌也講了一個比喻,並問法利塞人說:一個債主有兩個債戶:一個欠五百銀幣,另一個欠五十。因為他們都無力償還,債主就開恩,赦免了他們二人。那麼,他們中誰更愛他呢?」(4143節)。

西滿猶豫了一會兒,幾乎不知所答。最後他不情願的說:我想……。他似乎並不完全認同,不確定,擔心捲入一種新的奇妙邏輯,這會令他不安,會除去他的宗教確定性,需要將自己完全交託在天主慷慨的手中。

他是不會讓自己改變的。是否西滿犯的罪少呢?如果以遵守法律為標準來衡量,他犯的罪肯定比那個婦人少。但他對天主一點也不了解:他固執地以為天主是審判罪人的判官,是論功行賞的僱主。

耶穌宣講了一種不同於法利塞人宣講的聖善。衪告訴西滿,其實,那些犯了錯誤,不以自己的「正義」而自誇的人更為聖善。因為他們明白,在所謂的「完美」面前,「成義」不是人的成功,而是天主白白的恩賜。

為了向無界限的愛開放自己的心靈,人們需要從憂慮、立功思想及遵守誡命的認識中釋放出來。如果不從這樣的罪過中悔改,人將無法去愛,也不會喜悅。

通過記述這段福音,路加想要告訴當時的基督徒團體,當中也有一些皈依了基督的公開罪人。雖然他們度著良好的生活,並且比其他人更慷慨地服務弟兄姊妹,但他們仍被邊緣化,受人排斥。福音作者就用耶穌對這些人的歡迎和接納,來與這種自以為是和歧視的行為作對比。

福音的最後一部分(路813節)提醒我們,耶穌的門徒並不只是男性;在跟隨衪的人群中,還有許多婦女。其中有些婦女在初期教會是為人熟知的,也知道她們的名字。是什麼促使她們為傳播福音如此慷慨地奉獻整個的生命呢?

在寫這些章節時,路加也留意著當時的團體狀況。團體中有很多婦女,尤其是寡婦,奉獻了她們的全部時間來服務弟兄。今天的福音告訴我們,她們的慷慨,是因為她們意識到自己從上主那裡獲得了很多,「由惡魔與疾病的纏繞中獲得了治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