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29, 2016

我將平安帶給你們

丙年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很多人在一些特別的處境或失望時,常常會感受到「我沒有平安」。或許一個朋友進行了墮胎、或許配偶捲入了無法處置的的感情漩渦、或者鄰居因為受到不公正的對待而準備報復但卻沒有成功、或者街頭女孩受到了別人的污辱,他們都會有同樣的感受。由於權力與利益的引誘,那些犯罪、發動戰爭、以死亡作為交易工具的人的內心也會呼喊:「我沒有平安」。那些參與不道德的行為,違反正義,但依然被成功、金錢與謊言迷惑頭腦的人同樣也會感受到,「我沒有平安」。
這就是耶穌派遣門徒們到的世界,不是為審判、不是為責斥世界的腐朽與邪惡的做法、也不是以天主的懲罰來威嚇世界,而是要宣布和平。雖然很多人沒有清楚地意識到,和平仍是每一個人都在熱切尋求的。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需要以很大的信心去相信,我們可以建設一個和平的世界。相信天主的存在比希望世界的和平更為容易。然而,給世界帶來希望與和平卻是託付給門徒們的使命。
基督徒嘗試締造和平,但卻不常常運用老師建議的方法。老師希望他們去做「狼群中的羊」。但有時他們比較喜歡運用武力、統治、不容忍。他們也像這個世界的君王一樣穿上權力;他們也沒有常常與需要和平的人們同行---即窮人、溫良的人、無力防衛的人;他們也沒有如同方濟各亞西西所做的一樣,把自己的名字寫在天上。

為了更好理解這樣的訊息,現在重複以下的話:相信和平的人將要看到天主的偉大工程。

讀經一 依 66:10-14
10 凡愛慕耶路撒冷的,你們都應同她一起快樂,因她而歡喜!凡為她而憂傷的,你們都要同她盡情歡樂!11 如此你們能從她那安慰的懷裡吃奶而得飽飫,你們能從她那豐滿的乳房吸乳而得快樂。 12 因為上主這樣說:看!我要在她身上廣賜和平,有如河流一般;我要賜給她萬國的財寶,好似氾濫的江河;她的乳兒將被抱在懷中,放在膝上搖擺。 13 就如人怎樣受母親的撫慰,我也要怎樣撫慰你們,你們必要在耶路撒冷享受安慰。 14 你們見到這種情形,你們的心必要歡樂,你們的骨骸必要如青草一般的茂盛;那時,上主的手將顯示於他的僕人,他的憤恨必加於他的敵人。

在基督來臨前五個世紀,一位先知以天主的名義向在巴比倫流亡的以色列子民宣布一個光榮的未來。他規勸所有的人都要回到他們祖先的土地,並向他們預言繁榮、健康與和平。有些人認為先知是在欺騙他們。他們在返回故土很多年後,先知的這一許諾並沒有實現,人們生活在艱難的環境中,土地被剝削者所佔有;窮人既沒有住處,也沒有食物和衣服。

面對這種情況,有很多理由令人懷疑先知的宣講。
面對這個失去信心的民族,天主又派遣了另一位先知。這篇讀經敘述的就是先知說的安慰的話語。他邀請人民要喜樂、歡悅、盡情歡樂,因為悲傷結束了(10節)。耶路撒冷要像一位給子女餵奶的母親,將他們抱在懷中愛撫他們,使他們在自己的懷裡吃奶而得到飽飫。上主許諾,財富與繁榮要像江河一般在以色列臨現(11-12節)。

如今,那些聽到他的人可能會想,這又是一個謊言。我們已經聽過很多沒有實現的許諾,我們需要事實,需要實際情況的真正改變。
先知知道這些反對的聲音,然而他繼續說:上主將要安慰你們,像母親安慰兒子一樣安慰你們。你們見到這種情形,你們的心必要歡樂,你們的骨骸必要如青草一般的茂盛(13-14節)。

的確,當下的情景仍是充滿了各種災禍,但是已經看到了新世界來臨的一些標記。

讀經二 迦 6:14-48

14 至於我,我只以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來誇耀,因為藉著基督,世界於我已被釘在十字架上了;我於世界也被釘在十字架上了。 15 其實,割損或不割損都算不得什麼,要緊的是新受造的人。 16 凡以此為規律而行的,願平安與憐憫降在他們身上,即降在天主的新以色列身上! 17 從今以後,我切願沒有人再煩擾我,因為在我身上,我帶有耶穌的烙印。 18 弟兄們!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恩寵,常與你們的心靈同在!阿們。

保祿的這封書信即將結束,他用了簡短的幾句話,概括了他所講論的主題。
他說,那些反對他的人固執於遵守祖先的傳統,並以割損而感到自豪;當他們勸說人接受他們的這種傳統後,他們就不停地誇耀(迦6:13)。而保祿說,我只以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來誇耀(14節)。

介定門徒的特徵不是外在的標記,而是相似基督,為愛奉獻自己的生命。這種選擇能使人成為一個新受造物(15節)。

保祿說,從今以後,我切願沒有人再以是否遵守祖先的傳統來抨擊我,因為在我身上,我帶有為基督耶穌受苦的記號(17節)。指的就是他在傳教過程中的勞苦,所承受的痛苦,艱難與迫害。他在給格林多的書信中談到了自己所承受的一切(格後11:23-28)。

迦拉達人書的開端很突然,甚至沒有問候語,直接就用嚴厲的話進入了需要討論或爭論的主題:我真奇怪,你們竟這樣快離開了那以基督的恩寵召叫你們的天主,而歸向了另一福音(迦1 :6)。
書信的結尾就不同了,語氣溫和,安撫的、冷靜的:弟兄姊妹們!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恩寵,常與你們的心靈同在(18節)!這裡可以看出,保祿堅定地認為,他已經使那些擾亂基督徒團體的「假弟兄們」的言論不再具有挑戰性。

福音 路 10:1-12, 17-20
1 此後,主另外選定了七十二人,派遣他們兩個兩個地在他前面,到他自己將要去的各城各地去。 2 他對他們說:「莊稼多而工人少,所以你們應當求莊稼的主人,派遣工人來,收割他的莊稼。3你們去吧!看,我派遣你們猶如羔羊往狼群中。4 你們不要帶錢囊,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帶鞋;路上也不要向人請安。5 不論進了那一家,先說:願這一家平安!6 那裡如有和平之子,你們的和平就要停留在他身上;否則,仍歸於你們。7 你們要住在那一家,吃喝他們所供給的,因為工人自當有他的工資;你們不可從這一家挪到那一家。8 不論進了那座城,人若接納你們,給你們擺上什麼,你們就吃什麼。9 要醫治城中的病人,並給他們說:天主的國已經臨近你們了。10 不論進了那座城,人如不接納你們,你們就出來,到街市上說:11 連你們城中粘在我們腳上的塵土,我們也要給你們拂下來;但是你們當知道:天主的國已經臨近了。12 我告訴你們:在那一日,索多瑪所受的懲罰,要比這座城容易忍受。」
17 那七十二人歡欣地回來,說:「主啊!因你的名,邪魔也要向我們屈服!」18 耶穌對他們說:「我一直看見撒旦像閃電一樣從天墜落。19看,我已給你們權柄,可踐踏蛇蠍和制   服仇敵的一切勢力,再沒有什麼能傷害你們。20但是,不要因為惡靈向你們屈服就沾沾自喜,要高興的是你們的名字已登記在天上了。」

今天的福音是這樣開始的:主另外選定了七十二人,派遣他們兩個兩個地在他前面,到他自己將要去的各城各地去(1節)。這個訊息有些奇怪,因為不久以前,耶穌已經派遣了十二門徒出外宣講天主的國,並治好各種疾病,叮囑他們什麼都不要帶:不要帶棍杖,也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帶食物,也不要帶銀錢,也不要帶兩件內衣(路9:3)。這些突然出現的七十二人是誰?而後來就再也沒有提及他們。他們的使命也是很令人費解的使命,因為很難想像耶穌要走在這三十六組人之後,要他們為自己做準備。

這是耶穌推動傳福音使命的一個故事,福音作者以此來給自己的團體進行教理講授,並向他們傳遞一些信訊息。
當時是在第一世紀下半期的小亞細亞,雖然遭受困難和迫害,基督徒仍然去傳播福音。然而,也出現了很多疑問:天主會通過神視、夢境和顯現來啟示祂的福音嗎?或是需要有人去宣講呢?福音的救恩喜訊是為所有人的還是為某些人所保留的?應該用什麼樣的方法使人相信並接受福音呢?怎樣將福音介紹給人,又應向他們說些什麼呢?只是話語夠嗎?或者還需要標記呢?如果受到了別人的拒絕,我們又應做什麼呢?我們所做的一切是否可以成功呢?

路加通過記述「派遣門徒出去傳教」來回答這些問題。這不是一篇史實報導,而是運用文學手法來傳遞一個神學訊息。
「七十二」是個象徵數字,可以在創世紀第十章找到它的意義。古人認為世界上有七十或七十二個民族;在收穫節,在耶路撒冷聖殿要宰殺七十隻公牛,向上主為每個外邦民族祈求悔改。
在路加的團體中,從外邦皈依的基督徒需要克服在面對亞巴郎的後裔時所感受到的自卑,並去除一切形式的歧視、種族、文化傳統、社會地位、脾性氣質、個性特點、風俗習慣、個人的生活方式等等方面的歧視。

通過敘述耶穌派遣七十二門徒出去傳教(1節),福音作者想要表達的是,救恩不是保留給一些人的特權,而是為所有的人,沒有任何人會受到排斥。

耶穌派遣他們「兩個兩個地出外傳教」,這說明宣講福音不是個人的創造力,而是團體的共同責任與使命。以基督之名宣講的人不是單獨行動,而是在信德內與弟兄姊妹保持共融。初期教會的傳教士——伯多祿和若望(宗8:14),保祿和巴爾納伯(宗13:1),不僅是兩個人一起出外傳教,他們還被團體派遣,作為團體的代表出去傳教。

派遣他們的目的是使各城各村準備迎接上主的來臨。耶穌走在祂所派遣的使者之後,而不是在他們之前,是因為託付給門徒們的使命不是去表現自己,而是使人們的思想與心靈準備好迎接耶穌的來臨,把耶穌迎接到自己的生命中。
為了履行這一使命,門徒們必須準備自己。耶穌告訴他們應當如何去做:你們應當求莊稼的主人(2節)。

祈禱不是要說服天主派遣工人去收割莊稼(這樣的祈禱顯然沒有意義),而是要使門徒轉變成宗徒。祈禱可以使人思想純正,懷有善意,內心平安,由驕傲與自負中釋放出來,使他們可以戰勝反對,失望和失敗。祈禱也能逐漸使人明白莊稼之主的意願。
狼是暴力和傲慢的象徵。
羔羊是溫順,軟弱與脆弱的象徵。只有當牧人保護羊時,它才能逃脫狼的攻擊。

猶太拉比說,以色列子民是被七十隻狼(外邦民族)所包圍的羔羊,它們想要將這隻羊吞噬。耶穌將這一比喻用在門徒們身上:祂告訴他們要像羊一樣溫順(3節)。因此,他們應時常保持警醒,使他們內心不會滋生狼的思想:發怒、貪婪、仇恨、報復、統治的慾望等。這些思想會導向狼的行為:濫用權力、攻擊、暴力、辱罵、謊言等。教會的歷史告訴我們,當基督徒像狼一樣行動時,其福傳使命常會失敗。
簡單地說,像「狼」一樣行動能夠產生效果,但卻是短暫的成功。耶穌以羔羊般的行為拯救了世界,而不是以狼的行為。

履行使命所選擇的方式是保持弱小又無助的羔羊形象(4節)。耶穌以否定的形式列舉說:你們不要帶錢囊,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帶鞋。

政治運動或意識形態需要運用有效的工具去推行:財富、武器、有影響力的人物支持。為了宣講福音,建立天主的國,宗徒們必須要抵抗這些方式的誘惑。當教會與政治和經濟力量競爭時,教會就失去了其可信度。人若不能放棄這些人性的安全保障,沒有勇氣完全信賴所宣講的聖言的力量,以及善牧的保護,那就不是天國的見證人,因為天國的見證人全都是羔羊組成的。

門徒們在路上也不要和任何人打招呼(4節)。顯然,這個要求不應從字面上去理解,這裡強調的是福傳使命的緊迫性。

當門徒認為向人宣講基督的時機合適時,應該從哪裡開始宣講呢?非基督徒比較容易理解的訊息是與倫理道德相關聯的訊息:不可離婚,參與主日節日彌撒的義務,尊重並服從教會的聖統制,天主將要懲罰那些不遵守誡命的人。宣講是否從這些內容開始呢?不是的。

福音是好消息。門徒們向人宣講的話語應當是:我來是為宣講和平,給你、你的家人和你的家庭帶來平安(5節)。這是為人帶來安慰的宣講,能夠令人欣慰,產生希望和喜悅。如果聆聽的人群中有「和平之子」,願意向基督開放心靈,平安、圓滿的生命與祝福就會降臨在他身上(6節)。

為了表達感恩,聆聽了福音宣講的人可以邀請宣講者到自己的家中,提供他們生活所需(7節)。耶穌叮囑門徒們要接受人們的邀請,不要計較太多,要對樸素的食物感恩,入鄉隨俗,適應當地的風俗習慣;不要擔心由於食物而成為不潔的,因為沒有什麼食物和受造物是不潔的(8節)。這樣的觀點在路加時代是非常引人注意的,因為有很多人不太願意與外邦人共餐(迦2:11-14,宗11:2-3,格前10:27)。

福傳工作意味著什麼?宣講足夠了嗎?或是需要以奇蹟來證明呢?耶穌說,話語必須要有愛德的實際行動伴隨:關懷病人,幫助窮人(9節)。如果人們與社會的情況沒有任何改變,天主的國就還沒有來臨。

福音可能被人接受,但是也可能受到別人的拒絕。若遇到人的反對時,應該如何面對呢?耶穌清楚地說:傳教士要走到街市上,在人們面前將腳上的塵土拂下。索多瑪與哈摩拉所受的懲罰,要比這座城更容易忍受(10-12節)。
這些生硬的話語很難理解,也更難以接受。照字面來看,這與福音的話語有些不相符。我們可以想一想,當雅各伯與若望想要使火從天降下毀滅那些拒絕接納他們的撒瑪黎雅人時,耶穌對他們兩兄弟的回應(路9:55)。

對那些不接受祂話語的人,天主不惱怒,也不報復懲罰。天主是慈悲良善的,時常以愛待人。耶穌在這裡採用了當時人們的話語與圖像。祂用天主的懲罰來表達拒絕福音所帶來的嚴重後果。誰若不接受祂的話,就要為自己的不幸福負責,就會沒有平安。很有意義的是,福音宣講者對某些地方所宣布的威脅性的懲罰,最後都是以救恩的信息結束:要知道天主的國已經來到你們中間了(11節)。

那七十二個門徒完成了他們的使命後,滿懷喜悅地去向耶穌報告。耶穌說:我看見撒殫如同閃電一般自天跌下(路10:18)。當聖經中提到撒旦時,指的不是有些畫像中所描繪的醜陋可憎之物,而指的是所有邪惡的勢力:仇恨、暴力、不義、驕傲、對財富的貪婪、無節制的慾望等等。

耶穌說祂看見撒旦從天被摔下,祂說的是善對惡的絕對勝利。隨著福音的傳播,邪惡的勢力開始敗退。耶穌還說:我已給你們權柄,使你們能夠踐踏蛇蠍,並能製伏仇敵的一切勢力,沒有什麼能傷害你們(19節)。這是聖經中的另外一個圖像,與撒旦一樣,蛇蠍也是邪惡的象徵(創3:15,詠91:13)。耶穌沒有許諾祂的門徒們不會遇到反對和困難。他們將會遇到危險的動物,但它們會被門徒們所踐踏。

老師的話語表達的似乎是非常輕鬆容易的勝利(如同閃電一樣),將人類引向天國的漫漫長路似乎看成了輕鬆的一步。我們從每天的經驗得知,事實並非那麼簡單,也不是那麼輕鬆。

以強硬和暴力的方式做為回應。我們可以想一想,比如,戰勝一個惡習,克服一個壞習慣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力量;精明者、權勢者與惡人依然統治著世界。但耶穌看的更遠,注視未來的結果;祂告訴我們,邪惡已經失去了它的勢力。這些話是為喚醒那些悲觀主義者,那些人甚麼都不做,卻一直在抱怨且灰心地認為世界變得越來越糟。

那些信賴基督和衪話語的人,他們的名字已寫在天上;也就是說,他們已經成了天國的一分子(20節)。這就是他們應當喜悅的原因,也應向所有的人宣講。即使在現實生活中,成功時常被局限,而且還伴隨著勞苦與艱辛,路途還很遙遠;但人仍應喜樂,因為已經預見了勝利的曙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