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年常年期第十八主日
Commentary by Fr Fernando Armellini with Chinese Subtitle
今天福音記述了有一個人,請耶穌為他和兄弟分家產,兩兄弟無法達成協議。金錢拖累人跌入陷阱,因著它而帶來分裂。因為貪戀財物是所有萬惡的根源,是所有分裂的原因(弟前6:10)。以致忽略別人的需要,使人只顧自己的需要,只注意自己的益處與尋求高位;使人遠離自己的朋友,家庭分裂;也使人忘記天主;更使人容易自已欺騙自己,使死亡的思想在腦海中消失。
在過去死亡使人害怕,今天雖然用另一種眼光看待它,但仍是同樣使人感到害怕。於是人嘗試忘記這個的時刻,因為當人開始生活時,也是人開始步向死亡的時候。
由財富與憤怒所帶來的消耗與遲鈍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因著人對財富的渴望及心中的種種慾望,使人忘記死亡的存在。耶穌從來沒有輕視這個世界的財富,但是叮囑人要小心,不要成為它的奴隸。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樣的信息,現在重複以下的話:上主,求你教導我們數算自己的年歲,使我們學得內心的智慧。
Commentary with English Voice Over by Fr Alberto Rossa CMF
讀經一 訓1:2;2:21-23
1:2虛而又虛,訓道者說:虛而又虛,萬事皆虛。
2:21 因為有人以智慧、學問和才幹勞作得來的,卻應留給那未曾勞作的人,作為產業:這也是空虛和大不幸。22 人在太陽下所受的一切勞苦,以及痛心的事,究竟有什麼裨益﹖23 其實,人天天所有的事務,無非是悲痛和煩惱;而且夜裡,心也得不到安息:這也是空虛。
在公元前220年,有一位住在耶路撒冷,被稱為「訓道者」的智者,他是召集聚會的那位。在《訓道篇》中用一段讚美的話語描述其形象:「訓道者不但是智者,而且教人獲得知識,在沉思推究之後,編撰了許多格言。訓道者費神尋找適當的語句,忠誠地寫下了真理之言。」(訓12:9-10)
他生活在一個以幸福和繁榮的經濟活動時代。無論外國貿易商在哪裡見面,他們都在販賣奴隸、牛、金、珍珠、東方的香味樹脂、阿拉伯的苦香。許多猶太人讓自己被致富的機會所吸引,他們培養對新潮流的熱情,堅持新的服飾。他們只想金錢,只想放棄信仰,忘記宗教活動。這是一種集體妄想,瘋狂的和無意識的積累資產。
智者 — 訓道者到注意人的這種行為,在內心激發他的反思,說:因為有人以智慧、學問和才幹勞作得來的,卻應留給那未曾勞作的人,作為產業:這也是空虛和大不幸(訓2:11)。
訓道篇的開始就回答這種令人不安與憂慮的問題:虛而又虛,萬事皆虛(訓1:2)。這種憂傷與苦惱的問題在書中重複了二十五次。訓道者認識到在一百年前歷史上發生了令世界震驚的事件。波斯王達裡奧(DARIO),有權勢及非常富有,被希臘國王亞歷山大羞辱。反過來,亞歷山大只有三十三歲,在巴比倫去世,西方葬禮的隊伍陪伴著他,帶來了無敵征服者,走在他幾年前成功走過的道路上。 亞歷山大和他的王國還剩下甚麼?
人們總是喜歡尋找各種高雅的喜愛,滿足自己的私慾,貪婪財富,渴望獲得社會地位,想通過自己後輩們的影子使自己永遠的活在這個世界上,不惜採取一切手段爭名奪利,獲得權力。但是在最後其結局總是一樣:對每個人都一樣,毫無區別的被埋葬在墳墓中,所有的一切都將要被掩埋。
在這樣的背景下,這篇讀經的作者反思「積攢財富」的意義:因為有人以智慧、學問和才幹勞作得來的,卻應留給那未曾勞作的人,作為產業:這也是空虛和大不幸(訓2:21)。在接下來的經文中,總結說:他赤身出離母胎,也照樣赤身歸去;他勞力之所得,絲毫不能帶去。這也是一件慘痛的事:他怎樣來,也怎樣去;他操勞追風,究有什麼益處(訓5:14-15)。
如果這樣,現在可以做什麼呢?是不是要放棄工作,不再努力呢?吃喝玩樂,盡情享受呢?或者不需要想及他人呢﹖
訓道者建議他的門徒健康地享受生活所提供的一切。 然而,他離開了關於生命意義的基本問題,答案在他的書中找不到,而在福音書中找到。耶穌為人打開了一個新視野,教導人不要被世俗虛幻的事物所迷惑,不要為像風一樣易逝的東西所操勞。
讀經二 哥3:1-5,9-11
1 你們既然與基督一同復活了,就該追求天上的事,在那裡有基督坐在天主的右邊。2 你們該思念天上的事,不該思念地上的事,3 因為你們已經死了,你們的生命已與基督一同藏在天主內了;4 當基督,我們的生命顯現時,那時,你們也要與衪一同出現在光榮之中。5 為此,你們要致死屬於地上的肢體,致死淫亂、不潔、邪情、惡欲和無異於偶像崇拜的貪婪。
9 不要彼此說謊;你們原已脫去了舊人和他的作為,10 且穿上了新人,這新人既是照創造他者的肖像而更新,為獲得知識的;11 在這一點上,已沒有希臘人或猶太人,受割損的或未受割損的,野蠻人、叔提雅人、奴隸、自由人的分別,而只有是一切並在一切內的基督。
9 不要彼此說謊;你們原已脫去了舊人和他的作為,10 且穿上了新人,這新人既是照創造他者的肖像而更新,為獲得知識的;11 在這一點上,已沒有希臘人或猶太人,受割損的或未受割損的,野蠻人、叔提雅人、奴隸、自由人的分別,而只有是一切並在一切內的基督。
你們該思念天上的事,不該思念地上的事(2節)。似乎讓人引起輕視這世界的事物,對世界上的事物漠不關心,只關注天上的事。
為了明白它的意思,必須明白保祿所說的是「洗禮」。保祿說,通過洗禮這件聖事,基督徒已經死於自我,與舊我隔斷,與基督一起復活,並在基督內開始了一個完全新的生命(4節)。「不該思念地上的事」意思是說不要認為現世世物就是真實的世界,它只是世界的一部分:為此,你們要致死屬於地上的肢體,致死淫亂、不潔、邪情、惡欲和無異於偶像崇拜的貪婪(5節)。
接下來,保祿用「衣服」這個圖像來解釋這樣的意義:基督徒的「舊我」已經被埋葬了,就穿上了新衣服(10節)。為什麼在領受洗禮後,貧窮可憐與疾病還存在呢?保祿接著說:新人是照創造者的肖像而更新,是為獲得知識(10節)。這是奇妙的表達:新人在基督內得到更新。這是什麼意思呢?
在洗禮中,基督徒已經成為新人,穿上了基督,但是卻還沒有完全的圓滿。還仍然被很多的不潔所覆蓋,使在他們身上還不能完全的顯示父的面容。只有讓自己過去的生命,在自己身上外邦人的風俗徹底的消失時,才能夠完全成為一個新人。
這是一個邀請,邀請人不要失望。保祿是對那些意識到自己離天主的成全還很遠的人講這段話。他是新人,但「仍在更新自己。」
13 人群中有一個人向耶穌說:「師傅,請吩咐我的兄弟與我分家罷!」14 耶穌對他說:「人哪,誰立了我做你們的判官及為你們分家呢﹖」15 遂對他們說:「你們要謹慎,躲避一切貪婪,因為一個人縱然富裕,他的生命並不在於他的資產。」16 耶穌對他們設了一個比喻說:「有一個富人,他的田地出產豐富。17 他心裡想道:我可怎麼辦呢﹖因為我已沒有地方收藏我的物產。18 他遂說:我要這樣做:我要拆毀我的倉房,另建更大的,好在那裡收藏我的一切穀類及財物。19 以後,我要對我的靈魂說:靈魂哪!你存有大量的財物,足夠多年之用,你休息罷!吃喝宴樂罷! 20天主卻給他說:糊塗人哪!今夜就要索回你的靈魂,你所備置的,將歸誰呢﹖21 那為自己厚積財產而不在天主前致富的,也是如此。」
儘管兄弟之間有些爭吵,但總的來說,他們彼此相愛。 到什麼時候? 直到他們沒有被召來分享繼承的那一天。 在金錢和財產面前,即使是最好的人,基督徒也是,往往最終會失去理智,變得失明及失聰:他們只看到自己的利益,並且願意甚至超越最神聖的感情。 有時候,在一個聰明的朋友的幫助下,各方都能夠達成一致;但也在時候,仇恨會持續多年,兄弟們不再相互交談
有一天,耶穌被邀請去調解因分家產而引起的爭端(13節)。在一般情況下,一個好的建議應該是沒有問題的。而師傅的答覆卻令人感到意外:人哪,誰立了我做你們的判官及分家人呢(14節)﹖也許我們並不同意耶穌的觀點。為什麼衪坐視不管?是不是衪願意教導人不要注意這個世界的價值呢?是不是邀請我們迴避生活中的真正問題?他是否建議容忍對傲慢的壓迫?它不可能是。類似的選擇將與福音的其他部分相悖。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它。
現在面對的問題是有人想以不正義的手段為自己謀利,但同時也會使別人蒙受損失。面對這樣該怎麼辦?
可以採取各種解決方案:找個藉口來逃避複雜的問題,或按照法律上的規定去執行。在耶穌時代,人們採用梅瑟法律申21:15-17與戶27:1-11。只有在必要時通過一些常識過濾它們後,才需要應用於特定情況。 這可能是我們採用的解決方案,似乎是最合乎邏輯和更明智的,但卻有一個嚴重的缺點:它並沒有消除導致所有不和諧,仇恨和不公正的原因。
耶穌並不是單獨解決這個問題,而是選擇了解問題的根源:你們要謹慎,躲避一切貪婪,因為一個人縱然富裕,他的生命並不在於他的資產(15節)。
這就是所有邪惡的根源:對財富的貪婪與想控制一切事物。分歧的原因常常是由於人們忘記了一些基本的真理:現世的財富不屬於人,而是天主為所有人而準備的。只為自己積攢財富,渴望擁有比實際需要的更多,不顧及他人利益,就此扭曲了造物主的計劃。人們不認為財富是天主的禮物,而只認為是人們的私有財產。他們將珍貴的禮物,轉化為偶像崇拜。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耶穌不是蔑視物質財富,而是不讓自己被它所羈絆,顯示自己的計畫與建議超越現世的財富。因為在衪的思想中,貧窮的人才能承受天國(瑪5:5)。正如伯多祿對新領洗者所說的一樣: 為獲得那為你們已存留在天上的不壞、無瑕、不朽的產業(伯前1:4)。
耶穌用一個比喻來闡明自己的思想(16-20節),就是這段敘述的中心部分。敘述的是一個獲得豐收的富農對自己所做的安排。
這個人所作的使人感到他很可愛:他努力工作,終於得到了最好的收成。他是幸運的,也是受到天主所祝福。這裡並沒有說他是通過不義與偷竊而致富,而假設這富人還很誠實。既然現在獲得了豐收,於是想無憂無慮的安度晚年,不是吃喝玩樂,也不是荒淫度日,只是想安安靜靜舒適的度過餘年。也許在人類歷史中,只有天主認為這樣的生活態度是不可接受的。這個富農的錯誤在哪裡呢?為什麼他被稱「愚蠢」呢?
比喻中的人物只有三個:天主,富人和….貨物。我們想知道這個男人—沒有家庭,妻子,孩子? 沒有鄰居? 沒有工人? 當然,他是有的。 他生活在人們中間,但沒有看到他們。 他沒有時間,沒有精力去使用;沒有思想,沒有言語,沒有對人們的感情。 他只對那些談論財產並建議如何增加財產的人感興趣。 他想到莊稼,商店和小麥。 在他看來,沒有任何其它的空間,當然沒有天主。圍繞著他周圍的只是財富,是他所朝拜的虛幻的偶像。使他輕視周圍的一切,並且使所有人都非人性化。甚至這個富農,在他心裡,他也不再是人; 而是一個東西:他是一台生產和計算的機器,是一個賬戶登記冊。
現在面對這個人,我們對他表示同情,正如耶穌所說的,其實他是個非常貧窮,不幸,愚蠢的人。在他內有些東西被打破,因為他失去了內心的平衡。他失去了生命的方向與找不到生命的意義。在只有差不多五十字的開場白中,我們可以看到其中提到「我」和「我的」一詞的就有十四次之多…..。.一切都是他的; 只有他和他的財產存在。他真是愚蠢。
第三個角色突然出現了:天主。就在同一天晚上,天主要向他算生命的帳。
不要問為什麼天主以這種方式行事,為什麼他如此「令人討厭」和「有報復性」......這是一個故事。天主 – 請注意!不要做這些事情。耶穌在比喻中向他的聽眾指出什麼是在生命中值得指出的真正價值觀,以及那些是短暫和欺騙性的價值觀。
基督徒的理想不是悲慘的生活。在這個比喻的最後,指出了這個富農的真正錯誤所在。他沒有受到譴責,因為它生產了許多產物,努力工作,承諾了,但因為「他只為自己積攢了財富」,「並沒有在天主前致富」(第21節)。
以下是因財富蒙蔽而產生的兩個問題。
首先,只為自己積攢財富,不考慮別人的益處。財富的增加必須是為所有人,不只是為一些人,它不是一些人的特權。「貪婪」和「對財富無止的渴望」不符合《福音》的精神。那些像這個富人一樣思想與考慮的人,只是為自己帶來詛咒的話語,重複著同樣的話「我的」。當人類所有的財富不再冠以「我的」或「你的」,不再只是為少數人的益處服務,而成為「我們的」時候,世界上的戰爭,混亂,無序就會消失。
第二個禍患,就是將天主排除在自己的生命之外,以偶像取代天主。這種選擇導致「瘋狂」,最明顯的症狀是消除死亡思想。
誰將財富視為偶像崇拜,就會成為狂妄者,不是生活在真實的世界中,而是生活在虛幻中,並認為這就是永恆。他忘記了「數算自己生命的年歲,而這種歲月又是何其短暫」。他這樣的人並不認為人的生命只是一陣微風,像是虛無一樣。他沒有考慮到「世人的生存,只是一口呵噓。人生實如泡影,只是白白操勞,他們所有積蓄不知誰來得到(詠39:5-7)。
是否如果沒有田地,或在銀行沒有帳號的就與這個比喻無關呢?耶穌並不是對那些擁有很多財富的人而說的,而是對那些「只為自己積攢財富的人」。人可以在物質上很貧窮,但是在精神上很富有。有很多人願意活出甘貧樂道的精神。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