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ugust 27, 2019

體驗天主的喜悅

丙年常年期第二十二主日
Commentary by Fr Fernando Armellini with Chinese Subtitle


在第三世界的一個大城市中,我們在一個上流社會人士的一間別墅內。這是在眾多城市中的一個仍是很貧窮的地方,但當中的人竟是極度浪費。

這別墅的主人正在為自己的女兒,一位很優秀的大學生慶祝二十歲生日。慶典結束後,主人請了兩位家僕來執拾。餐桌上仍有很多的食物:肉類、米飯、薯條、蛋糕及糕點等。

丈夫尷尬地說:我們怎樣處理這些食物呢﹖正準備將杯子帶到廚房去清洗的妻子停了下來,似乎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便說:「原來我們請錯了賓客,請來的人都不飢餓。」

我們害怕飢餓的人走近我們,怕他們也使自己變成貧窮。我們生命中的節日也可能如此在失望中結束。不過,我們可以重新找到上主所賜予我們的財富,用這些財富使飢餓的人得到飽飫。
羔羊呼喊說:蒙召來赴羔羊婚宴的人是有福的(默199)。但是這樣的婚宴,只有那些飢餓的人才能參與的,而且他們領受之後,可以與飢餓的人分享。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樣的信息,現在讓我們重複以下的話:上主,求你使飢餓的人體嘗你的喜悅!

Commentary with English Voice Over by Fr Alberto Rossa CMF

讀經一 德319213031
19 我兒,執行你的工作時,應當謙和;這樣你會比施惠的人更受人愛戴。20 你越偉大,在一切事上越當謙下;這樣你才能在上主面前,獲得恩寵。21 因為,只有上主的權能是偉大的,為謙遜人所尊崇。
30 驕傲人們的創傷,無法醫治,因為惡根在他們身上,已根深蒂固,而他們卻不自覺。31 明智人的心,領會寓言;智慧人的心願,是希求熱心的聽眾。


謙卑,是不是需要受到別人的輕視才可以有呢?如果這樣,當然不是明智之舉,而且毫無意義。正如《德訓篇》作者所說的,這樣的態度不會獲得人的尊重與天主的祝福。那麼,甚麼樣的舉止行為可以吸引他人的同情與天主的祝福呢?在甚麼方式下,謙卑使人獲得「光榮」呢(20節)?只要仔細反思,以單純的目光去看待一切,認為一切都是天主對我們的禮物就夠了。生命、美麗、力量、智慧、聰明等,我們所有的一切都來自天主。我們一無所有,沒有甚麼可自誇。
將天主所賜予我們的一切當成自己的擁有而炫耀,這雖不是邪惡,但是荒謬。那些認為自己擁有才能就可以壓迫別人或者支配別人,是愚蠢的人。天主賜給人禮物,是要領受者將他們成為兄弟姊妹的禮物。
謙卑的人,清楚自己擁有的才能、智慧、力量,將別人視為自己的兄弟;當他們有需要時,服務他們。
謙卑的人,如同時常準備好領受主人的命令一樣,自謙自下。他「光榮」天主,因為能光榮天主的,是使人喜樂之事。
謙卑有助於建立使人快樂的關係,而使自私主義、彼此競爭、仇視的態度轉變為彼此服務,使人體會到來自天主的恩賜與禮物。
正是在這種意義下,耶穌自稱為「良善心謙的」(瑪1129),祂毫無保留地將一切賜予人類。

讀經二 希1218192224
18 你們原來並不是走近了那可觸摸的山,那裡有烈火、濃雲、黑暗、暴風、19 號筒的響聲以及說話的聲音,當時那些聽見的人,都懇求天主不要再給他們說話,
  22 然而你們卻接近了熙雍山和永生天主的城,天上的耶路撒冷,接近了千萬天使的盛會,23 和那些已被登錄在天上的首生者的集會,接近了審判眾人的天主,接近了已獲得成全的義人的靈魂,24 接近了新約的中保耶穌,以及他所灑的血:這血比亞伯爾的血說話說得更好。


 皈依基督信仰的猶太人,仍舊懷念自已祖先的傳統宗教。 《希伯來書》的作者藉著以西乃山為代表的古代宗教,與以新耶路撒冷為預像的基督信仰相比較,以啟發他們。
 在西乃山上發生了甚麼?在那裡有火舌、雷聲、黑暗、烏雲密布。面對這一切,希伯來人感到害怕,要求梅瑟向他們講話而不是上主(18-19節)。我們如何渴望一位自己不可接近,而只通過中間人接近的神呢?

基督徒並不是靠近西乃山,在恐懼中體驗天主(22節),他們是走近基督。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經驗:因為在基督內他們發現了愛人的天主的面容,是可慶祝的(2324節)。在《舊約》中,人民與天主之間有很多中保:大司祭、肋未人、公議會、長老們。今日的基督徒不再需要其他任何中間人,自己可以直接靠近天父,而唯一的中保耶穌不再將人當僕人,而是當朋友看待(若1515)。

福音 路141714


安息日,耶穌進了一個法利塞人首領的家中吃飯;他們就留心觀察他。
7耶穌注意到被邀請的人,如何爭選首席,便對他們講了一個比喻說:「幾時你被人請去赴婚筵,不要坐在首席上,怕有比你更尊貴的客也被他請來,那請你而又請他的人要來向你說:請讓座給這個人!那時,你就要含羞地去坐末席了。10 你幾時被請,應去坐末席,等那請你的人走來給你說:朋友,請上坐罷!那時,在你同席的眾人面前,你才有光彩。11 因為凡高舉自己的,必被貶抑;凡貶抑自己的,必被高舉。」12 耶穌也向請他的人說:「幾時你設午宴或晚宴,不要請你的朋友、兄弟、親戚及富有的鄰人,怕他們也要回請而還報你。13 但你幾時設宴,要請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人。14 如此,你有福了,因為他們沒有可報答你的;但在義人復活的時候,你必能得到賞報。」

在以色列星期六的午餐不是簡單的一餐,它是家庭成員與親戚團聚一起,彼此開懷交談的盛宴。他們談論政治、工作、經濟、社會與家庭問題等。當有猶太經師被邀請到一家作客時,神學問題、宗教問題就會是專門的討論話題;而這時猶太經師和老師們便可藉機會講解有關教義。耶穌也多次在飯桌上講解
(路 529736917103811371419122738)。

今日的福音就是討論這樣的問題。在一個法利塞人家裡,是聖殿聚會結束後,耶穌被邀到這個人的家裡作客(1節)。
入席時坐席並不是隨便的,是要按照禮節和等級次序。中間坐著的是尊貴人物,接著是家庭的主人,之後是客人;都是按照社會地位、宗教職務、經濟狀況與長幼次序排列入座。耶穌並不在意這些,對這樣的排位次序也不感興趣。祂注意到有些人因為坐錯位置而不得不改變坐座位的尷尬。耶穌看到了那些自認為尊貴的傲慢人士,在裝作謙讓中坐上了首席位置;祂也注意到那些態度尷尬與舉止笨拙的讓座人士。他講敘述了第一個比喻。

「幾時你被人請去赴婚筵,不要坐在首席上,怕有比你更尊貴的客也被他請來,那請你而又請他的人要來向你說:請讓座給這個人!那時,你就要含羞地去坐末席了。你幾時被請,應去坐末席,等那請你的人走來給你說:朋友,請上坐罷!那時,在你同席的眾人面前,你才有光彩。因為凡高舉自己的,必被貶抑;凡貶抑自己的,必被高舉。」(711節)

 

令人不解的是,耶穌似乎先讚賞這樣舉世不恭的態度,為使人在公眾場合獲得成功,而後點出祂的用意。祂引用的諺語在以色列的經典中早已提到:你在君王前不可炫耀,不可佔有權貴的座位;因為人對你說「請上座!」比在貴人前受抑更好(箴2567)。與宗徒們同時代的猶太經師西滿這樣叮囑自己的門徒們說:「當你入席時,盡量坐在比你的位置低兩到三位,這樣就會有人對你說:坐在上位去!而如果在開始時就坐在上位,那說不定會有人要求你坐下位。」

耶穌邀請所有人都這樣做。


耶穌的話語與猶太經師教導的話語一樣,但內容卻不同。耶穌並沒有想要求自己的門徒們變得機靈,也沒有教給他們獲得生命成功的方法,以實現他們個人的人生理想與抱負。當他們想坐首位,成為眾人注視的對象時,衪卻嚴厲地責斥他們(谷93337),禁止他們企圖通過各種手段獲得榮譽與地位(瑪23810),對團體中的分裂與彼此間的攻擊也不容忍。祂批評經師喜歡穿長袍遊行,喜愛在街市上受尊敬、會堂裡就高位、筵席上的坐首座。他們吞沒寡婦的家產,而又以長久的祈禱作掩飾:這些人必要遭受更重的處罰(路204647);然而,在以色列的民間智慧中,卻沒有如此的人生智慧與生活教導。現在我們看看,就會明白。

如果我們仔細閱讀這一片段,就會發現其中有個詞反復出現了五次,比其它的詞出現得頻密,就是「被邀請的人」。在希臘原文中,它的意義是「被召喚的人」。明顯的,耶穌是在對那些被邀請去赴宴想坐首席的人講話。這些人是誰?
請注意第二個細節:耶穌講話的方式也同樣令人驚訝。在別人家裡,耶穌從來沒有表現出這樣的態度。衪似乎不是以客人的角色,而是以主人的口吻在講話。
這兩個細節讓人知道,耶穌在巴勒斯坦的晚餐,就像是人故意刻畫出來的。將這樣的話語放在耶穌口中,使人明白這是耶穌對那些被選者,即基督徒團體成員所講的話。在這樣的團體中,面對前面所提到的問題,時常充滿著分歧與分裂。司祭、團體中的負責人與負有不同使命的人,時常渴望獲得「首席」地位;而教會中永恆不變的真理就是:所有人都必須為自己的團體服務。但在實際生活中卻時常有人渴望獲得榮譽、名銜、高位,渴望虛榮,甚至認為聖體聖事是屬於個人的。這就是毀滅我們團體的癌細胞。

耶穌知道,在自己的門徒中也有人有如此的渴望,希望獲得高位。為此,在最後晚餐中,祂再一次教導他們。衪願意所有人都記住自己的囑咐:「你們卻不要這樣:你們中最大的,要成為最小的;為首領的,要成為服事人的。是誰大呢﹖是坐席的,還是服事人的﹖不是坐席的嗎﹖可是我在你們中間卻像是服事人的」(路222627)。
耶穌並不像猶太經師西滿一樣,讓位只要向後退兩三步就可以了,而是徹底改變方向,改變事物的價值等級。只有那些像耶穌一樣,選擇為他們服務的人,就會在唯一的盛宴——天國內被高舉。那些在現世受到他人尊重、獲得外在榮譽和掌聲、渴望虛幻幸福的人,在那時將會很可悲:被置於象徵他們失敗的最末位置,顯示他們所追求的生命價值只是曇花一現。

耶穌講完這個比喻後,對邀請自己的法利塞人說:「幾時你設午宴或晚宴,不要請你的朋友、兄弟、親戚及富有的鄰人,怕他們也要回請而還報你」(12節)。在這裡要注意,並不是說飯桌上說所有的話都是適宜的。耶穌明白所有人都注意聆聽自己的話語。如果以色列的傳統是只允許邀請四類人,即朋友、兄弟、親屬與近人赴宴的話,這個可憐的法利塞人有可以指責的地方嗎?是不是將一位法學士與一位無知的牧人,或一位法利塞人與一位稅吏在一起要合適一點呢?
我們已經說過,這不是耶穌坐在一個巴勒斯坦人的餐桌上講話,而是復活的基督對路加團體中的法利塞人講話。這是基督對自己的那些類似法利塞人的門徒們在講話,因為在路加的團體中,他們待人有偏見,具有種族歧視。那麼,耶穌說了甚麼呢?

衪說,現在必須開始一種不以人間價值觀與秩序為基礎的新盛宴。在這個新的盛宴中,以前被人認為重要的四類人物,應該讓位給人認為不重要的另外四類人物: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人(13節)。

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人本不能進入上主的聖殿內(肋2118,撒下58),他們存在的狀況注定了他們處在罪惡的環境中,是有罪的象徵;而以色列聚會團體中的成員必須是毫無指摘、完美純潔、沒有任何缺陷的。耶穌聲明自己的到來是要開始新的盛宴,在這個新盛宴中,那些被人拒絕與排斥的人,要成為首先被邀赴宴的人,要坐在光榮的席位上。
這是對團體中所有準備天國盛宴的人所講的,邀請他們勇敢跟隨新的,與民間社會相反的秩序和價值觀。當然,為基督徒團體來說,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教會存在開始,因為這個世界的不同的價值觀,而存在著各種種族歧視。在《雅各伯書》中就明確記載著這樣的衝突。『如果有一個人,戴著金戒指,穿著華美的衣服,進入你們的會堂,同時一個衣服骯髒的窮人也進來,你們就專看那穿華美衣服的人,且對他說:「請坐在這邊好位上!」而對那窮人說:「你站在那裡!」或說「坐在我的腳凳下邊」!這豈不是你們自己立定區別,而按偏邪的心思判斷(224)?』

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人,代表失去生命方向與迷失生命道路的人;象徵著在人生道路上缺少福音的光照而跌倒的人,使自己與他人成為各種罪惡的受害者;由一個錯誤進入另外一個錯誤中的人。耶穌叮囑自己的門徒們,節日與盛宴正是為這些人所準備的;而將這些人排斥在外的人是有禍的。耶穌用以下的話結束自己的規勸:「如此,你有福了,因為他們沒有可報答你的;但在義人復活的時候,你必能得到賞報」(14節)。

當人做一件事時,首先想到對自己的益處與可以得到的回報。計算自己所得到的益處,是人的本性。在公元前八世紀時,厄斯多(ESIODO)就曾經這樣叮囑說:當你請人赴宴時,你應該邀請自己的朋友,而將反對你的人留在外面。愛那些愛你的人,與愛你的人來往。與給予你報酬的人來往,而不要與不能報答你的人往來。
耶穌則要求自己的門徒們無條件地去愛,雖然在有所損失時仍然要愛別人;叮囑他們要接納那些無償還能力的人。這樣,他們將由天主那裡接受到報酬。

現在需要解釋清楚耶穌的話語。邀請並幫助那些貧窮的人,就是將自己現世的財富保存在天上,這也可能仍然是個充滿自私的行為。「為窮人服務」是將自己的財富積聚在天上,這種愛不值得人的讚賞,可以說是人的一種陰謀。

窮人被愛,是因為他們值得別人去愛,而不是因為自己的同情,或者認為愛窮人是一種比別人高尚的行為。當然,如果以人的眼光去看,在敵人身上,在那些反對我們的人身上不容易發現什麼值得去愛的地方。除非耶穌的話語可以潔淨人的目光、除去人眼中的渣滓、治療人眼裡的疾病,才能去愛那些反對我們的人。耶穌使人明白,如果天主愛人,意味著在人身上總是存在著一些令人感到驚訝的因素。
將會領受到什麼賞報呢?愛他人的人,將尋找他人益處為自己生活的唯一目標。這樣就相似在天之父,體會到天主愛人的喜樂。

這就是天主幸福的秘密:無條件地且白白地愛人。這樣就實踐了耶穌的叮囑:你們的賞報必定豐厚,且要成為至高者的子女(路635)。除此之外,不可再有別的奢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