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11, 2017

被邀與主共舞

常年期第二十八主日(甲年)


「天國」是耶穌宣講的主題。在公開傳教生活開始時,這樣宣布:「天主的國臨近了」(谷1:15);然後,他慢慢地用了很多比示天國的奧秘(瑪13)。僱工的比喻中最後一個時辰才僱用的工人竟與做了一整天的工人的工資一樣(瑪20:1-16),這是最令人感到困惑的。耶穌講述這個比喻,一方面為強調天主對每個人的召叫都是一份恩寵與禮物,另一方面也為強調對想進入天國的人所提出的要求。無可否認,為了保持對基督的忠信,會有很多的挑戰。如果作門徒意味著要付出很大努力,那就可以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在早上六時就開始工作的工人領到的工資,和在下午五時工作的工人所獲得的工資一樣,而被認為是合理呢?

如果與天主的關係如同僱工的比喻,是如此不平等;如果在天國獲得的賞報與在地上所積攢的功勞不相稱,那麼,那些一生都在享受生命而在最後時刻進入天國的人是有福的。他們有幸在「天主的恩寵中死去」,因為他們一生的生活都遠離天主的恩寵,只是在最後時刻才回歸天主。

這種思想使人「不關心或不在乎」(就是對信德的邀請不感興趣),使人成為延遲者(認為危險只在最後的時刻),難以馴服與倔強(因為害怕地獄才遵守法律和命令,是一種消極的行為),對信德不尊重(領洗後與外邦人一樣)。只有認為天國是節日和喜宴的人,才能毫不猶豫地決定進入天國,因為不願意失落為自己而準備的片刻喜悅時刻。

為了更好的理解這樣的信息,現在讓我們重複以下的話:在天國的門檻停留,遠勝於住在惡人的王宮裡。

讀經一:依25:6-10


6萬軍的上主在這座山上,要為萬民擺設肥甘的盛宴,美酒的盛宴;肥甘是精選的,美酒是醇清的。 7在這座山上,你要撤除那封在萬民上的封面,那蓋在各國上的帷幔。 8他要永遠取消死亡,吾主上主要從人人的臉上拭去淚痕,要由整個地面除去自己民族的恥辱:因為上主了。 9到那一天,人要:「看!這是我們所依賴拯救我們的天主;這是我們所依賴的上主,我們要因他的救援鼓舞喜樂,10因為上主的手停留在這山上。

古代宴席只是很重要的人物才能負擔得起。國王常是為了政治原因而設宴席:邀請與自己訂立盟約或者加強友誼關係的人,尤其是豪華與奢侈的宴席,為了慶祝周年日或戰勝敵人的紀念日(厄1:1-8;達5)。

今日的讀經一中,先知像一個駭人聽聞事件的傳播者。不是世上的國王,而是天主為自己的子民擺設宴席,列出菜單:美酒的盛宴、肥甘是精選的、美酒是醇清的(6節)。這是以色列窮人所夢想的食物,他們一般一天只有一次這樣的機會,而且不是每天都有這樣的機會。

那些猶太經師們也喜歡探究這樣的宴席。在聖經中記述了一件事,有一個海裡的怪獸,名叫里外雅堂,被天主所殺,打碎了牠的頭顱,且將牠作為海怪的食物(詠74:14 。他們總結義人的主要食物就是這個神話故事裡面的魚肉。正是為了這個原因,即使在今日以色列,在星期五的晚餐,即開始安息日時,他們仍然吃魚,目的是喚醒那些等待天國來臨的人對天上宴席的嚮往。

誰將是被邀請者?聆聽者也許很焦急地想知道。答案是世上所有的人,沒有例外,都被召叫共赴同一的宴席。之前互相仇恨,曾經有的暴力,曾經為了世俗財物而鬥爭的人,都將在天國裏共同歡樂。

但是宴席並不只是吃,並將參與很多從未聽的事情:「上主要拆除蓋在人民身上的帷幕,並將使他的眼睛看見」(7節)。所有的人都可以將目光放在宴席上,坐在宴席上,「上主要拭去每人臉上的淚痕,要由整個地面除去自己民族的恥辱」(8節)。

先知並不是在,將有一天,人的身體如同生物學上的死亡一樣,不存在;而是將有一天,人的死亡與失敗將消失:生命無意義與沒有方向、痛苦與失敗的威脅、飢荒、疾病、人被邊緣化,這一切都將消失。這些威脅人的生命意義的事件將會被消滅。這是上主的(8節)。在舊約中沒有找到與此一樣奇妙且令人驚訝的許諾。

宴席期間會有音樂、歌曲與舞蹈。這個片段以所有人都參加宴席,並演奏令人喜悅的讚美詩歌而達到高峰:「到那一天,人要:看!這是我們所依賴拯救我們的天主;這是我們所依賴的上主,我們要因他的救援鼓舞喜樂,因為上主的手停留在這山上」」(9-10節)。


先知暗示這是在默西亞時期的宴席,但並不是以天主的名義這樣的許諾現在實現,也不幻想有一天上主會真的一次而永遠地消除死亡的影響。保祿這樣理解,他對格林多人:「幾時這可朽壞的,穿上了不可朽壞的;這可死的,穿上了不可死的,那時就要應驗經上所記載的這句話:在勝利中,死亡被吞滅了」(格前15:54)。 《默示錄》的長者這樣理解:「他要拭去他們眼上的一切淚痕;以後再也沒有死亡,再也沒有悲傷,沒有哀號,沒有苦楚,因為先前的都已過去了」(默21:4)。正如依撒意亞先知所宣布的一樣。

讀經二:斐4:12-1419-20


12我也知道受窮,也知道享受;在各樣事上和各種境遇中,或飽飫,或飢餓,或富裕,或貧乏,我都得了秘訣。 13我賴加強我力量的那位,能應付一切。 14但是,你們也實在做的好,因為你們分擔了我的困苦。

19我的天主必要以自己的財富,在基督耶穌,豐富滿足你們的一切需要。 20願光榮歸於天主,我們的父,至於世世。阿們。

《斐理伯人書》以今天讀經二的片段結束,只有少少幾行,卻令人感動。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出保祿與斐理伯的基督徒團體之間的濃厚友誼。保祿首先記得他為了福音所忍受及遭受的種種困難,挑戰與人對立的狀況:「我也知道受窮,也知道享受;在各樣事上和各種境遇中,或飽飫,或飢餓,或富裕,或貧乏,我都得了秘訣」(12節)。

保祿被困在厄弗所監獄,並不是因為違反法律,而是因著服務基督的緣故。在那裡保祿接受了斐理伯人為他提供的禮物。保祿是個簡樸的人,他習慣度著艱難的生活去面對迫害與飢餓。得知斐理伯人的慷慨大方後,他感動地:「你們也實在做得好,因為你們分擔了我的困苦」(14節)。

只有明白了福音為人帶來的價並有所體會後,才能在其中意識到作為人的真正意義是什麼,並為了福音所提倡的價值而奉獻自己。人往往因著對方的忘恩負義而受到傷害,也因為自己受到別人的尊重而感到喜悅。尤其是為了天國而放棄自己的一切,重新建立新的家庭的人,從心感覺到對這種友誼有需要。誰喜愛並欣賞救恩的信息,並傳報這種信息,就是從一定程度上認識到天國的財富和救恩。

在這封信的最後部分,保祿確信天主關愛並保護自己的特選者,在他們慷慨的付出後,天主將因著他們的付出,豐富地賞報他們(19節)。

福音:瑪22:1-14



 1耶穌又開口用比喻對他們說:2「天國好比一個國王,為自己的兒子辦婚宴。3他打發僕人去召被請的人來赴婚宴,他們卻不願意來。4又派其它的僕人去,說:你們對被請的人說:看,我已預備好了我的盛宴,我的公牛和肥畜都宰殺了,一切都齊備了,你們來赴婚宴吧!5他們卻不理:有的往自己的田裡去了,有的作自己的生意去了;6其餘的竟拿住他的僕人,凌辱後殺死了。7國王於是動了怒,派自已軍隊消滅了那些殺人的兇手,焚毀了他們的城市。8然後對僕人說:婚宴已經齊備了,但是被請的人都不配。9如今你們到各路口去,凡是你們所遇到的,都請來赴婚宴。10那些僕人就出去到大路上,凡遇到的,無論壞人好人,都召集了來,婚宴上就滿了坐席的人。11國王進來巡視坐席客人,看見在那裡有一個沒有穿婚宴禮服的人,12便對他說:朋友,你怎麼到這裡來,不穿婚宴禮服?那人默然無語。13國王遂對僕役說:你們捆起他的腳和手來,把他丟在外面的黑暗中;在那裡要有哀號和切齒。14因為被召的人多,被選的人少。」

耶穌時代,人們講很多關於「伊甸樂園」的故事,在那裡義人將享受永遠的幸福。在第一篇讀經中,依撒意亞先知想像將有盛大的宴席,在這個宴席上將有從創世六天以來就保存的美酒。這代表有一個地方,這個地方不再需要保存葡萄酒的香料與調味品。因為在宴席上有來自南方的風和日間的風,在伊甸樂園中一直吹拂,將美酒的香味傳到各處。

猶太人經師們繼續許諾,將會有更大的喜悅:一個客人為旅客準備了宴席後,能不與他們同坐共食嗎?一個新郎為客人準備了宴席,而能不同他們坐席嗎?他們的答覆是:在肉身生命後,所有的聖人們是受祝福的,義人將在伊甸樂園中舞蹈,新郎坐在他們中間,每位對坐在他旁邊的義人:看,這就是我們所希望與等待的天主,現在我們享受他的救恩。
今天的福音是出自這種文化背景。要注意的是,耶穌所宣講的天國與猶太經師們所宣講的天國不同。猶太經師們所宣布的伊甸樂園是指肉身生命後的未來;而耶穌所宣布的天國是從現在開始,在這裡:進入天國的條件就是毫不猶豫地接受天主賜予的聖神與其氣息,相信耶穌所宣布的尋找幸福的方法與建議,將自己的生命建立在「真福八端」之上。

整個比喻中充滿喜悅與歡慶的氣氛,而意想不到的是有兩處令人悲傷的:有一個城市被毀,在最後有一人被扔到外面的黑暗中。在尋求理解這兩個序幕的意義之前,現在讓我們證實這些人所代表的意義與他們的身份。

在聖經中,婚宴的比喻象徵上主對以色列的愛情。在這個比喻中,新郎是耶穌,是天主的兒子,而新娘卻是整個人類。雖然在人類社會的面目上很少有值得注意與吸引的地方(仇恨、戰爭、不義、無辜者的眼淚),但是天主卻無條件地愛人類。

宴席代表在默西亞時代的喜樂與幸福。誰接受福音的勸諭並進入天國,誰就體會到這種幸福的深度與廣度。在聖經中,「天主的國」不能簡單地比喻成在一個教堂或祈禱室,所有的人都在那裡向天主奉獻祈禱或者作熱心敬禮;也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在一個會院所有的人都在做默想,而沒有人發出一點點不和諧的聲音,不會打擾別人的這種默想氣氛,也不是每人都喜悅於別人的團體;而是一個宴席,在那裏人與天主的相遇,在那裡每人都從天主那裡得到飽飫,人與人,人與天主進行對話,並同歡同樂。

在第一篇讀經中,先知許諾天主將準備一個宴席,慶祝戰勝死亡。耶穌的逾越奧跡就是天主勝利的時刻,在這一天所慶祝的是基督與人類訂立了永恆而不可拆散的婚宴;在這一天,不再有憂傷、害怕、失去勇氣,死亡被復活所戰勝,所有的墳墓將會被打開。

那些被派遣去向人發出邀請的僕人可以分為三類:前兩類代表舊約的先知,到洗者若翰結束。他們的任務是準備以色列子民接受新郎耶穌,但是他們卻沒有成功。第三類僕人是指所有的宗徒們與我們領洗的人,從這些人身上所獲得的效果顯著不同於前兩類。

最先被邀請的並沒有參與宴席,因為他們不願放棄他們所擁有的一切而對邀請置之不理:有的往自己的田裡去了,有的作自己的生意去了(5節)。他們不需要這樣的宴席,因為他們覺得自我滿足,自認為所擁有的能解決所需要的,自己的生活沒有問題和太多別的需要。他們代表以色列的精神領袖們,滿足於能夠在天主與人前,為他們提供足夠安全感的宗教組織與架構。

那些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貧乏,對新的世界       天國並沒有感到飢渴的人,他們將永遠不能進入天國。他們只適應慣常的、吝嗇的生活。 只有神貧的人才能夠理解天主無條件的、白白施予的愛。
在路上和廣場上被邀請的人,就是整個世界的人類。其實在原文中並沒有像所翻譯的那樣,沒有「好」與「壞」之分;只是接著前文提到那些不配進入天國的人。這是再次提醒我們天主對我們白白的愛,並提醒我們記住一個事實:「當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基督就為我們死了」(羅5:6)。

《瑪竇福音》多次強調在教會,善與惡並存的事實。進入天國的人並不會立即變成完美聖善,而是帶著自己的苦痛、弱點、道德的軟弱一同進入天國。天主的子民由聖善與邪惡的子民所組成的,那裡麥子與莠子共同生長,在同一張網中所有的魚都被網上來。

這是邀請人去反思並理解在人身上的軟弱,並對所有的人敞開我們團體的大門,接納他們。窮人、邊緣人、被人拒的人,必須要在教會被接納,被理解與被尊重。

在進入福音的第二部分之前,讓我們先明白被毀滅的城市(7節)。瑪竇福音中敘述的這段好像使福音顯得不連貫。但是如果將它去掉,這個敘述將顯得不符合邏輯思維。很難想像,在開始喜宴的時候發生了一場戰爭,直到結束,那些被邀的人可以等待宴席,那些長途跋涉者還可坐在宴席上。

這裡作者是對耶路撒冷城被毀滅所做的神學反省。當作者寫福音時,耶路撒冷城已被毀滅。初期基督徒認為這是因為以色列民族拒天主派遣的默西亞而遭受的懲罰。

現在我們面對一個觸動我們理解與思維的解釋。我們知道,天主並不會為我們因無知決定所遭受的災難而負責。這是來自古代語言和舊約聖經中的思想,當人在遭受痛苦時,常常想到天主的懲罰,實際上那是人作惡犯罪後的結果。這就是為甚麼依撒意亞先知這樣解釋以色列子民所遭受的懲罰:「因此,他們必如捲入火舌中的禾稭,焚於烈焰中的枯草;他們的根必要糜爛,他們的嫩芽必要如塵埃般的飛揚,因為他們棄了萬軍上主的教導,藐視了以色列聖者的訓誨。為此,上主向自己的百姓大發雷霆,伸出自己的手來打擊他們;其時,山岳為之震撼,他們的屍體,有如街道上的糞土。然而他的震怒並未因此而息滅,他的手仍然伸著」(依5:24-25)。這樣的解釋也許並不是天主的意願,而是原判教旨主義的想法。在我們今日的社會與文化背景中,重複這樣的話語,有著另一層意義。為了使今日的人類更好地理解這樣的信息,無論如何,需要按照今日人們所能理解的解釋這樣的圖像意義。
為今日可以提供的信息:誰如果拒天主,進入天國宴席的急切邀請,誰就是走在自我毀滅的路上,使自己的生命變得無意義,使自己辛苦建立的一切化為塵埃。 「各人的工程將來總必顯露出來,因為主的日子要把它揭露出來;原來主的日子要在火中出現,這火要試驗各人的工程怎樣」(格前3:13)。
與此同時,天主卻永遠是一樣的,要在各種由罪惡所帶來的不幸中,帶出自己的愛,實現救恩的計劃。耶路撒冷聖殿被毀、以色列子民拒天主派遣的默西亞,而外邦人卻進入教會團體。「記得那時你們沒有默西亞,與以色列社團隔,對恩許的盟約是局外人,在這世界上沒有希望,沒有天主」(弗2:12)。現在卻可以成為天主的宴席上賓客。這樣的結論是既簡單又感人:整個宴席滿了(10節)。現在不缺少任何人,天父的所有子女都在這個盛宴上,宴席可以開始了。

這樣的序幕將人帶進甜蜜和迷人的氣氛中,但是這個比喻沒有結束,而它帶來的似乎是一切希望都落空了:「國王進來巡視坐席客人,看見在那裡有一個沒有穿婚宴禮服的人,便對他:朋友,你怎麼到這裡來,不穿婚宴禮服?那人默然無語。國王遂對僕役:你們捆起他的和手來,把他丟在外面的黑暗中;在那裡要有哀號和切齒」(11-13節)。那些被喜宴的氣氛所充滿的人,現在不得不感到驚恐與震驚。怎樣解釋這樣的情景?

這樣的序幕與前面的敘述有著不連貫性,不認同之前所的。為甚麼會驚訝在路上與廣場上被召的人群中有人沒穿婚宴禮服更感驚訝的是有人卻穿了華麗的禮服。這個場景中不協調的是,國王所邀請的人被分成兩組。這樣的態度令人感到似是精神分裂的症狀:在這之前對那些受歧視與不幸的人是充滿慷慨與仁慈,但現在突然間,他失望,卻變得可怕,甚至殘酷。

這種解釋非常簡單。這個比喻的第二部分並不是緊接著第一部分而來的。第二部分是一個單獨的敘述,並且不需要將它的解釋與前一部分聯在一起。這部分的主題是福音作者想聚焦於其可能性,是為聽了福音後想進入天國的人所提出的,對要求遠離與福音思想邏輯不符合的人所提出的,也為那些拒邀請進入天國,有失落天國危險的人提出的。

基督徒的新生命在新約中常常要求有新的禮服,就是在洗禮的那天穿上新的禮物。只接受洗禮遠遠不夠,還要有相稱的倫理生活與行為。與舊約所提出的要求劃清界限還不夠:不可姦淫,要誠實,不可欺詐,不可驕奢淫逸與荒淫無度。在舊衣服上補上一塊新布顯然不符合要求,需要完全換上新衣服,需要在新的價值觀上在生命中完全革新。

對於沒有禮服的人所施行的懲罰,需要從福音的角度去理解,這也是瑪竇常用的強硬的表達方式。只有他常用「扔到外面的黑暗中」(瑪18:122330),「在那裡將有哀號和切齒」(瑪13:42-5023:3024:51)。別的福音作者不會用這樣的語言來描述。

瑪竇這樣寫,是為習慣於被經師用強烈表達勸導與責斥的猶太人,這樣的圖像是連接以色列人的時間及文化。這樣的寫法是為了讓人不致於將天主視為荒謬甚至褻瀆者,認為天主沒有心及沒有慈悲。

福音的作者是為了喚醒自已的基督徒團體與今日的基督徒團體,就是要我們認真對待,並負起領洗時的責任與承諾。
最後一句「被召的多,被選的少」(14節),與前面兩個比喻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在這句話中所要表達的是,幾乎所有的人都被召,但是只有少數被拒(只有一個)。


現在我們面對的是耶穌在不同的背景下所宣講的容。瑪竇將它放在這裡,注入感情,為了令在自己團體中的一些麻木與不太熱心的基督徒生震憾。他們認為進入天國的人只是一部分人,好像有數字限制。這裏耶穌所的並不是天上的天國,而是天主的國,一個新的世界。所有被邀請進入裡面的人,都被邀請堅持自己具有挑戰性的生活方式。所有的人都被邀請進入天主的國,但是只有少數人有勇氣採取決定性的一步,回應天主的邀請。大部份被邀請者猶豫不決,搖擺不定,心裏躊躇,感覺自己所擁有的才對自己有安全感,捨不得放棄所擁有的一切。耶穌邀請並提醒人,不要丟失寶貴的時間:當所有的人都進入天國享受天上的宴席時,那時才做決定似乎太遲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